202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1光的直线传播考点
考点一.光源判断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月亮
C.萤火虫
D.发光的霓虹灯
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课桌
C.太阳
D.物理课本
3.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正月十五明亮的月亮
C.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4.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
B.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C.发光的电灯不是光源
D.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5.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闪闪发光的钻石
B.皎洁的月亮
C.波光粼粼的湖面
D.璀璨的霓虹灯
考点二.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6.阳光明媚的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而形成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
(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7.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罕见日环食现象,在我国多地都可以看到。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
现象;下图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8.2020年6月21日出现了日偏食现象(如图甲),同时在树荫下看到了许多月牙形的光斑(如图乙)。日食形成的原因是
;月牙形光斑是
的像,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9.如图为电视播放的我国首批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10.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乘凉的范围实际上是大树的
,其原理是
,我们在树下还可以看到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太阳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11.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若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A/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彩色钟面时,所成的像是
(彩色/黑白)的。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变大/变小/不变)。钟面上的秒针是沿顺时针旋转的,则它在薄纸上所成的像中的秒针是
(顺/逆)时针旋转的(看物与像时人眼都在圆筒右侧向左看)。
13.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填“正立”或“倒立”)。
14.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时,小华把圆通插入底部中央开有小孔的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上应使用
(透明/不透明/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把“照相机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光屏上会看到烛焰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若发现烛焰的像偏向光屏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
(上/下)移动。
15.小孔成像的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小孔成的像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大小是
(选填“确定”或“不确定”)的:若将小孔的形状改成三角形,光屏上像的形状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考点三.光速与光年
16.运动会上100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
时(填“听到枪声”或“看到烟雾”)开始计时,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把时间计
(填“多”、“少”或“正好”)了。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太阳光在透过窗玻璃射进屋内的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将
(选填:“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18.真空中的光速为
m/s,光在
介质中才会沿直线传播。
19.学习物理已经一个学期,你一定记得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填写符号)
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2016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这引力波
(选填“是”或“不是”)声波。天文学中的“光年”是
单位。
202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1光的直线传播考点
参考答案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月亮
C.萤火虫
D.发光的霓虹灯
【解答】解:A、水母能够发光,属于光源,故A不符题意。
B、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它是反射的太阳光;故月亮不是光源,故B符合题意。
C、萤火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C不符题意。
D、发光的霓虹灯属于光源,故D不符题意。
故选:B。
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课桌
C.太阳
D.物理课本
【解答】解:
A、月亮自己本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课桌自己本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不是光源,故B错误;
C、太阳自己本身可以发光,所以是光源,故C正确;
D、物理课本本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正月十五明亮的月亮
C.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解答】解:黑板、月亮、放电影用的幕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电视自身能够发光,所以电视是光源。
故选:C。
4.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
B.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C.发光的电灯不是光源
D.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解答】解:A、我们能看到的物体有的是光源,有的不是;故A错误;
B、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叫恒星,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属于恒星。有的跟月亮一样,是反射别的恒星的光;故B错误;
C、发光的电灯是光源;故C错误;
D、点燃的蜡烛能发光,故是光源,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闪闪发光的钻石
B.皎洁的月亮
C.波光粼粼的湖面
D.璀璨的霓虹灯
【解答】解:月亮、闪闪发光的宝石、波光粼粼的湖面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光,因此不是光源;璀璨的霓虹灯能够自身发光,属于光源。
故选:D。
6.阳光明媚的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光在空气中沿
直线 传播而形成的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
圆形 (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解答】解: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太阳通过“△”形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像。
故答案为:直线;倒立;实;圆形。
7.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罕见日环食现象,在我国多地都可以看到。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下图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甲 (选填“甲”或“乙”)图。
【解答】解: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所以图甲是日食的成因图。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甲。
8.2020年6月21日出现了日偏食现象(如图甲),同时在树荫下看到了许多月牙形的光斑(如图乙)。日食形成的原因是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月牙形光斑是 太阳 的像,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解答】解:因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向地球上的光,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日偏食”是日食的一种。
在树荫下发现了一地“小月亮”,如图所示,此现象是小孔成像,它的形成原因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月牙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形状是月牙形的,是由日偏食的形状决定,形成原因也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因与日偏食形成的原因相同。
故答案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相同。
9.如图为电视播放的我国首批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 直线传播 原理。
【解答】解: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
10.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乘凉的范围实际上是大树的 影子 ,其原理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我们在树下还可以看到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太阳的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影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像。
11.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来解释;若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由图可见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小孔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缩小,所以成的像变小了。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变小。
12.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A (A/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彩色钟面时,所成的像是 彩色 (彩色/黑白)的。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钟面上的秒针是沿顺时针旋转的,则它在薄纸上所成的像中的秒针是 顺 (顺/逆)时针旋转的(看物与像时人眼都在圆筒右侧向左看)。
【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像的颜色由射入小孔的色光的颜色决定,观察仪观察的是彩色钟面,所以所成的像是彩色的;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光沿直线传播,钟面上的秒针顺时针旋转时,形成的像也顺时针旋转。
故答案为:A;彩色;变大;顺。
13.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 的。(填“正立”或“倒立”)。
【解答】解: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
蜡烛发出的光线通过A纸片上的小孔在B纸片上形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立。
14.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时,小华把圆通插入底部中央开有小孔的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上应使用
半透明 (透明/不透明/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把“照相机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光屏上会看到烛焰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若发现烛焰的像偏向光屏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
下 (上/下)移动。
【解答】解:(1)为了便于观察像,圆筒上应使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
(2)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属于小孔成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3)由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若发现烛焰的像偏向光屏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半透明;直线传播;下。
15.小孔成像的现象可以用
光的直线传播 来解释:小孔成的像是
实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大小是
不确定 (选填“确定”或“不确定”)的:若将小孔的形状改成三角形,光屏上像的形状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所成的像是实像,由于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所以像的大小是不确定的,由于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若将小孔的形状改成三角形,光屏上像的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实像;不确定;不会。
16.运动会上100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
看到烟雾 时(填“听到枪声”或“看到烟雾”)开始计时,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把时间计
少 (填“多”、“少”或“正好”)了。
【解答】解:(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烟雾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
(2)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
故答案为:看到烟雾;少。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 m/s,太阳光在透过窗玻璃射进屋内的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将 先变小后变大 (选填:“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在空气中比这个速度略小,在玻璃中是这个速度的,因此当光从窗外穿过玻璃射进屋内时,光速将先变小后变大。
故答案为:3×108;先变小后变大。
18.真空中的光速为 3×108 m/s,光在 同种均匀 介质中才会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会沿直线传播。
故答案为:3×108m/s,同种均匀。
19.学习物理已经一个学期,你一定记得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5 km/s,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填写符号)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
故答案为:3×105;s。
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0×105 km/s。2016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这引力波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声波。天文学中的“光年”是 长度 单位。
【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3.0×105km/s;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引力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引力波不是声波;
(3)光年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3.0×105;不是;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