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景歌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 场景歌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20:1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场景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场景图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课文以歌谣的形式,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景、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课文分四个小节,每一个小节由四个描绘的景物组成一幅场景图。课文节奏感很强,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情境,发挥想象力。在叙述的同时,语言得到了训练,并提高了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花园”等6个词语;
2.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四个场景展示的美丽风景,了解不同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生能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
1.识记12个生字;正确、工整、规范书写生字、词语;
2.了解数量词。
教学难点
运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大海吗?那就让我们准备好必备的物品,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发吧。
2.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幅大海沙滩风景图,问:你们看到图上有什么?(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我看到图上有……)
3.交流场景,课件出示词语。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条帆船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从总体上对数量词有个总的印象。
二、美读感悟
1.配乐听读。
学生了解这次旅游的安排。(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朗读儿歌。读完后想一想这次旅游都要去哪些地方。(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3.感悟第一节。
(1)师出示词语卡片“沙滩”“一艘”“军舰”“帆船”。
(2)借助拼音、去掉拼音,多种形式读词。
(3)复习“一”的变调规律。
教师:在这么短的时间你记住了哪些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识记小窍门吧。
4.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出示课件:加、去、换偏旁;编字谜;组词(四字词语);日常用语;诗句;看字形识字……)
5.图文对照,初步建立起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认识。(出示相关图片)
(1)“艘”和“舰”:偏旁都是“舟”,“舟”字旁表义,带“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关。
(2)“沙”和“滩”: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
(3)“帆”: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巾”字旁表义。
6.指名读第一小节,自己请同学评一评。
提示:是否把句子说清楚,不读破。
学生交流的礼貌:×××,我想对你说……×××,谢谢你的帮助
7.学生用上述方法感悟第二小节。
(1)一方: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还可以这样运用:一方砚台、一方手帕、一方土地。
(2)垂柳: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咏柳》,感受“一行垂柳”的绿色和多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有层次性、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生的识字方法多样,在分析字型、理解字义的同时,认识和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进行归类识字。学生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图文对照,引入古诗,学生认识了两幅场景,欣赏了美丽的风光,丰富了感知。
三、读文识字
1.自由读歌谣,用波浪线画出场景中出现的数量词。
2.根据课文的内容,想一想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只)海鸥,一(群)海鸥……
3.仿写句子训练。(出示一些关于课文中提到的相关事物的图片。)
(1)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写一写。
(2)全班交流。
4.感受音韵美。
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注意不要破读。
5.指导背诵一、二小节。
(1)词语搭配我会连。
一面
花园
一条
小溪
一座
队旗
一只
海鸥
一排
大山
一座
绿树
一群
学生
(2)课间操。
拍手游戏《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
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
……
设计意图:学生跟着多媒体画面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悟情境,运用自己的积累,了解了数量词的不同用法,在生活情境中恰当地运用。把课文改编成拍手歌,既可以在新语境中巩固字词,又能以课间操的形式反复朗读,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轻松而有趣。
四、激发兴趣,用心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
园、孔、桥、群。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出示课件)
3.师生共同总结。
园:全包围结构,国字框上下同宽,左右两竖直挺平行,里面的“元”字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侧,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上,走后一笔是横,收笔搭在小钩尖上。
孔:左右宽窄相同,“子”的第三笔是提。
群:左边横要紧凑,右边横长短不一,羊的中横在横中线上,下横最长在竖中线上起笔。
4.师范写,指名学生做小教师带全班书空,生描红、练写。
5.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6.全班展示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生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起落笔点做具体指导,强调握笔姿势和坐姿,利于学生把字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宝宝,认识了两幅场景,欣赏了美丽的风光,丰富了感知,还和数量词交了朋友,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特点,初步学会了它的运用,表扬一下自己吧!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所学生字。
2.同位同学玩拍手歌(配乐)。
3.教师过渡:大自然的每一个场景都像一幅五彩的画卷,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
设计意图: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和游戏开场,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拍手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读文识字
1.感悟第三小节。
(1)师出示词语卡片“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2)借助拼音、去掉拼音,多种形式读词。
2.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出示课件:加、去、换偏旁;编字谜;组词(四字词语);日常用语;诗句;看字形识字……)
3.图文对照,识记“桥”和”“翠”。(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1)“桥”的右边不是“交”。
(2)观察图画,感知“翠竹”的绿,明白“翠”表示绿色。
(3)通过组词翠鸟,观察翠鸟的图片中羽毛的颜色,从而明白上边的“羽”字头的表义功能。
4.多种形式读。
5.根据课文的内容,想一想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为什么用量词“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现石桥弯弯的,桥洞圆圆的,就像一个大洞。)
6.感悟第四小节。(小组自学)
(1)“红领巾”指代的是什么?
(2)“队旗”和“一队”中的队有什么不同?
(3)认读“队旗”“铜号”“欢笑”。
7.感受音韵美: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注意不要破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根据插图、生字的特点、组词、形声字、数量词语搭配、想象等,在分析字型、理解字义的同时,认识和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进行归类识字,突出难点。
三、美读感悟
1.指导背诵三、四小节。
2.课间操。
拍手游戏《拍手歌》
你拍六,我拍六,一片稻田庆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
……
3.挑战自我。(课件出示第五幅场景图。)
要求:运用“数量词+事物名称”的形式说说画面。
先在组内练说,然后全班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仿照课本的形式,结合不同的场景进行练说,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量词语表达熟悉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课间操的形式反复朗读,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轻松而有趣。
四、规范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
旗、铜、领。
2.指名学生做小教师带读并组词,鼓励口头组词的多样化。
3.学生认真观察,交流笔顺和识记方法。
4.师范写讲解,生观察并书空。
旗:共14画,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右高,右边部分上下紧凑。
领:左边第二笔是点,页横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撇伸向“令”下方,最后一笔是点。
5.小教师带大家书空后练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起落笔点做具体指导,强调握笔姿势和坐姿,利于学生把字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几幅自己喜欢的照片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
1
场景歌
海边
乡村
公园
活动
……
场景经常有变化
数量词语要巧用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