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
连减
教学内容
连加
连减。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试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计算卡片。
二、新授
(一)教学连加
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老师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5+2=7
7+1=8
(2)5+2+1=8
3.老师想知道5+2+1=8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4.比较两种算法:
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算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5+2的结果7,再加上1,得出8的。
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第(2)种,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并建议学生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5.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
(二)教学连减
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8-2=6
6-2=4
(2)8-2-2=4
(3)8-4=4
对每一种算法都作出分析,重点分析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补充课题。
3.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三、游戏
请同学表演,同学们要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
1.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最后剩下多少个?(生列式计算,老师订正。)
2.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0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列式计算,老师订正。)
四、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评比。
2.教科书第66页第1题。(请同学口答出算式,再填书);教科书第66页第3题。(观摩题意,列出算式)
五、小测
同桌间互换小测本,互相各出两道连加、两道连减考同桌,再收小测本批改。
六、总结
如果回到家,家长问你今天数学学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