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兼爱》课件(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兼爱》课件(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4 15: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创立了墨家学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被誉为“科圣“。
墨子其人
《墨子》其书
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该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
墨子思想
政治:主张“尚贤”与“尚同”。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
经济: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
伦理: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
墨子思想
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
军事: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
外交:主张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非命:针对儒家"天命"思想和贵贱等差观念而提出的,提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的生存态度,鼓励人们强力从事、改变现世中的不平等状态。
【研读文本】
主旨归纳
本文认为“乱”起于人们的“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
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
研读探究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研读探究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文章开篇提出要圣人治理好天下的祸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研读探究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文章开篇提出要圣人治理好天下的祸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以实例论证,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
研读探究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文章开篇提出要圣人治理好天下的祸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以实例论证,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
然后,运用假设论证,阐述若天下“兼相爱”就不会出现不孝、不慈、盗贼横行、卿大夫相互袭扰、诸侯相互攻伐的现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
最后得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总结全文。




①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墨子要阐述的是天下人只要“兼爱”就可以天下大治。也就是文中“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①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墨子要阐述的是天下人只要“兼爱”就可以天下大治。也就是文中“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文中列举了大量君臣父子、盗贼、大夫等事例。就近取譬,语言浅近,通俗易懂。




①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墨子要阐述的是天下人只要“兼爱”就可以天下大治。也就是文中“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文中列举了大量君臣父子、盗贼、大夫等事例。就近取譬,语言浅近,通俗易懂。
③多用设问句和反问句,使得问题醒目地提出,让读者思考,加强了作者观点的阐述,让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鲜明。




①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墨子要阐述的是天下人只要“兼爱”就可以天下大治。也就是文中“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文中列举了大量君臣父子、盗贼、大夫等事例。就近取譬,语言浅近,通俗易懂。
③多用设问句和反问句,使得问题醒目地提出,让读者思考,加强了作者观点的阐述,让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鲜明。
④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手法和铺排手法,说理清楚明白。举例论证使说理形象生动,大量举例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排比句式的使用,使句式整齐,论述有力而富有气势。
研读探究
如何理解墨子所说的“兼爱”的思想?
研读探究
如何理解墨子所说的“兼爱”的思想?
“兼”就是“广泛地、全部地”;所谓“兼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广泛地、全部地爱,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研读探究
如何理解墨子所说的“兼爱”的思想?
“兼”就是“广泛地、全部地”;所谓“兼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广泛地、全部地爱,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墨子所说的“兼相爱”指的是一种不分尊卑贵贱、平等无差别的爱,是全体的、无差等的爱,与孔子所谓“爱人”的主张有所不同。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不同?
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
——孔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墨子
儒家“仁爱”
墨子“兼爱”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儒家“仁爱”
墨子“兼爱”
内涵
爱的倾向性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儒家“仁爱”
墨子“兼爱”
无差等之爱
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
内涵
爱的倾向性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儒家“仁爱”
有差等之爱
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
最爱:双亲>民众>万物
墨子“兼爱”
无差等之爱
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
内涵
爱的倾向性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儒家“仁爱”
有差等之爱
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
最爱:双亲>民众>万物
功利性
对等互报
墨子“兼爱”
无差等之爱
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
内涵
爱的倾向性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儒家“仁爱”
有差等之爱
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
最爱:双亲>民众>万物
功利性
对等互报
道德化
不言回报
墨子“兼爱”
无差等之爱
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
内涵
爱的倾向性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儒家“仁爱”
有差等之爱
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
最爱:双亲>民众>万物
功利性
对等互报
道德化
不言回报
相同:爱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人人相爱,关爱民众
墨子“兼爱”
无差等之爱
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
内涵
爱的倾向性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儒家“仁爱”
有差等之爱
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
最爱:双亲>民众>万物
功利性
对等互报
道德化
不言回报
相同:爱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人人相爱,关爱民众
墨子“兼爱”
无差等之爱
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
内涵
爱的倾向性
(孔子“泛爱众”
墨子“兼相爱”)
研读探究
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异同?
研读探究
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
研读探究
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
这是使用了繁复论证的方法。墨子为了把意思说清楚,除了语言浅显外,还不避絮叨。
研读探究
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
这是使用了繁复论证的方法。墨子为了把意思说清楚,除了语言浅显外,还不避絮叨。
钱振鍠在《名山小言》中说:“文章有为我与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
今人评墨子
墨子是中国的良心和灵魂。
——张知寒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
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
——余秋雨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他说“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
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杀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目标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世界
中国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世界
中国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世界
中国
疫情期间,总共有71个国家向中国提供过物资或现金支持,这其中又有老挝、柬埔寨、缅甸三个东南亚的邻国既提供防控物资支持,又提供其他物资支持。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世界
中国
中国
世界
疫情期间,总共有71个国家向中国提供过物资或现金支持,这其中又有老挝、柬埔寨、缅甸三个东南亚的邻国既提供防控物资支持,又提供其他物资支持。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世界
中国
中国
世界
疫情期间,总共有71个国家向中国提供过物资或现金支持,这其中又有老挝、柬埔寨、缅甸三个东南亚的邻国既提供防控物资支持,又提供其他物资支持。
拓展延伸
——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现实意义子
斯人已逝,思想和精神永存。
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弹出一支支悦耳动听的妙曲;
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兼相爱,交相利,奏响生命的最美和弦。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第三次演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