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过关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018·山东济宁市·高一期中)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b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白天气温①地最低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现在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图甲中箭头方向和云状判断,甲图表示冷锋天气系统,右侧气团位于锋面之下,应为冷气团,即②、③为冷气团控制,①、④位于锋面之上的暖气团之中;根据图乙锋面符号判断,a位于为冷锋之后,受冷气团控制,b位于暖锋之前,受冷气团控制;d位于冷锋前,c位于暖锋后,均受暖气团控制。由此判断,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①④和cd,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位于暖气团一侧,且空中云量少,获得太阳辐射多,与图中其它地点相比,①地白天的气温应较高,A错误;图中锋面向右倾斜,右侧应为冷气团,而④地位于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左侧,应受暖气团控制,C正确;图乙中城市位于两个锋面交界处,应为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因此B错误;暖锋一般移动速度慢,一般图乙中位于暖锋前的b地容易形成连续性降水,冷锋后的a地一般不会形成连续性降水,冷锋前的d地和暖锋后的c地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因此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气旋中,由气压中心向偏西方向延伸出来的低压槽往往形成冷锋,由气压中心向偏东方向延伸出来的低压槽往往形成暖锋,南北半球锋面类型相同,但移动方向相反。锋面气旋中的雨区,在北半球一般出现在锋线北侧,在南半球一般出现在锋线南侧。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2019年2月2日08时(西五区)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日()
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丙地
B.丙地近地面气温低于甲地
C.丙地近地面风力大于甲地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丙地
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气温升高,阴雨天气
B.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C.气压降低,狂风暴雪
D.气温降低,风和日丽
【答案】3.D
4.A
【解析】3.由图可知,甲地被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丙地位于冷锋的锋后,可能有降水,A项错误;丙地位于湖泊沿岸,且纬度明显低于甲地,故近地面气温丙地高于甲地,B项错误;丙地等压线较甲地稀疏,故近地面风力小于甲地,C项错误;甲地为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于丙地(阴雨天气),D项正确。故选D项。
4.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前,因此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暖锋过境,可能出现连续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等天气变化,不会出现狂风暴雪,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当冷锋过境时,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准静止锋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中国天气网2019年3月19日讯:今天(19日)起至22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沙尘、雨雪、强对流、大风一个都不少。本次寒潮强度较强、影响范围广且降温猛烈,局地降温近20℃,三天跨三季,可称之为“换季式”寒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寒潮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可能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此次寒潮对东北地区的主要危害有()
①危害人及牲畜 ②不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 ③电信、电力中断 ④交通受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寒潮天气有利于()
①污染物的扩散 ②温室大棚的花卉生长 ③羽绒服销量增加 ④生活用电、用气量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5.A
6.D
7.A
【解析】5.寒潮主要是受冷锋影响形成,寒潮爆发时,冷气团到来,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①正确;春季,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少,华北地区空气干燥,加之大风天气,易产生沙尘天气,②正确;华北地区的暴雨主要发生在夏季,此时为春季,不会产生暴雨洪涝天气,③错误;干旱是由于降水少,需水量大造成的,与寒潮无关,④错误。A项的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及降雪天气,东北地区纬度高,危害人及牲畜,①正确;东北地区种植春小麦,②错误。此次寒潮带来降雪、降温等天气,会导致东北地区电信、电力中断,③正确;降温及降雪天气会导致道路封冻,使交通受阻,④正确。D项的①③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7.寒潮天气伴有大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①正确;降温不利于温室大棚的花卉生长,②错误;大幅降温,羽绒服销量增加,③正确。降温使生活用电、用气量增加,④错误。A项的①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的锋,冷锋过境会产生阴天、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北方夏季的暴雨,秋季的“一场秋雨一场寒”以及冬季的寒潮天气,都是受到冷锋的影响。
(2021·全国)2019年10月4日,新疆出现2019年秋季第一场降雪,风夹杂着雪,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9.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气压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8.B
9.C
【解析】8.据材料可知,新疆降雪为冷锋产生的。冷气团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位于锋面的上方,CD错;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产生的,在图中冷空气不会发生回旋,B正确,A错。故选B。
9.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气压升高,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注意无论是冷锋、暖锋或是准静止锋,锋面均倾斜,且下方为冷气团,上方为暖气团,如果冷气团占主导作用,则为冷锋;如果暖气团占主导作用,则为暖锋;如果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则为准静止锋。
(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开学考试)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某日局部降水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中雪,乙地中雨
③两地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两地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导致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貌
D.海陆位置
【答案】10.B
11.C
【解析】10.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甲乙两地的降水量为10—24.9mm,甲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南,为中雨天气,乙地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北,为中雪天气,①正确,②错误;根据图中等压线及数值分布可知,甲乙两地均为偏北风,其中乙地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③正确,④错误;B项的①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根据材料中雨雪分界线的分布情况,在甲乙两处发展弯曲,甲处向北凸,说明甲处温度较高,乙处向南凸出,说明乙处温度较低,甲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大气环流相差不大,AB错误;根据材料中的经纬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区附近为四川盆地,乙地区地形为山区,所以导致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弯曲,C正确;两地都为内陆地区,D错误。故选C。
【点睛】等压线(面)图中近地面风向的判定:第一步: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第二步:根据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020·荥阳市京城高中高一月考)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是暖热干燥
B.③是东南风,性质为寒冷干燥
C.③是西北风,性质为暖湿气流
D.②是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③风带风向的是()
A.
B.
C.D.
【答案】12.B
13.C
14.A
【解析】12.纬度30度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移动,表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处于夏季。故选B。
13.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暖热湿润,A错误。③表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性质温暖湿润,B错误,C正确。②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D错误。故选C。
14.③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且风由纬度30度附近吹向纬度60度附近,CD错。南半球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发生偏转,A选项风向向左发生偏转,B选项风向向右发生偏转,A正确,B错。故选A。
【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九中高三月考)读北美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受太平洋高气压位置南北移动影响,温哥华的冬季、夏季风向有所不同。冬、夏季风主导风向分别为()
A.西南风西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北风东南风
16.温哥华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主要原因为()
A.中纬西风南移
B.极地大陆气团影响
C.中纬西风冬季强于夏季
D.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至此
【答案】15.A
16.C
【解析】15.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是高压,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西南风;夏季时海洋是高压,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越往北光照时间越短,副极地地区得到的光热较少,南北温差大,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的气压梯度力较大,西风较强,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大量暖湿气流,降水增多,C正确;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影响,因此西风带冬季南移不是冬季降水多的主要原因,且受极地大陆气团与副高影响降水应该较少,ABD均错误。故选C。
【点睛】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影响,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较强,降水增多。
(2021·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二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18.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C.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答案】17.C
18.A
【解析】17.从图中看,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②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正确、D错误;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B错误。故选C。
18.从图中看,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北半球,A正确;②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回归线附近,C错误;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B错误;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D错误。故选A。
【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1、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为热带;全年最低气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为温带;全年最高气温在0℃左右,为寒带。2、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021·重庆市清华中学校高一月考)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0.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冬季气温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B.冬季风影响大,寒潮频发
C.云雨天气多,大气辐射作用强
D.地形闭塞,利于冷空气集聚
21.该地区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19.C
20.B
21.B
【解析】19.根据等温线可看出,1月气温在0度以下,属于温带气候,降水主要在夏季,可判断出图示奇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正确选项为C。
20.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由于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受冬季风偏北风的影响大,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西岸要低。因此正确选项为B。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主要决定降水少,而不是气温低,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较少,C错误;亚州东部季风区地形只会影响一小部分地区,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2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的植被,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林带,因此B正确;亚寒带针叶林为亚寒带针叶林的植被,C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点睛】判断气候类型主要方法是:“以温定带”(看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以水定型”(根据降水的多少和出现的季节判断)。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22.B
23.B
【解析】22.根据图示可以判断①表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②表示北半球中纬西风带,③表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④表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故选B。
23.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其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全年受上升气流的控制,又由于位于赤道附近,因此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B正确;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气候,A错误;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是全球性的大气运动,主要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
(2020·吕叔湘中学)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4.a地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5.abc三种气候类型理论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B.cba
C.cab
D.bca
【答案】24.A
25.B
【解析】24.图示a地1月平均温度低于0度、降水量少,冬季寒冷干燥,7月平均气温高、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判断是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选A正确。
25.由上题知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温带;由图示可判断b地是南半球,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地区;c地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三地纬度分布从低到高应是cba。选B正确。
【点睛】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分布在大陆东岸,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都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不同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读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新奥尔良与上海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该气候在北美洲的分布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2)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成因是_______。
(3)比较新奧尔良(30.0°N,90.2°W,海拔1米)和上海(31.2°N,121.4°E,海拔4米)气温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上海7、8月份降水较少的原因是_____。上海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形
(2)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差异:上海气温季节变化大于新奥尔良。
原因:上海季风气候更典型;上海的冬季风势力强,冬季更加寒冷。
(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伏旱天气影响)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解析】(1)图中A地因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在北美洲的分布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是受东部高大的南北走向落基山脉的限制,其影响因素是地形。
(2)图中B地位于30°-40°N之间,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3)新奥尔良年内平均气温为10℃~30℃,上海为4℃~30℃。上海气温季节变化大于新奥尔良。上海位于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比新奥尔良显著,季风气候更典型;上海的冬季风势力强,冬季更加寒冷。
(4)上海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出现伏旱天气。上海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分别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故其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27.(14分)(2010·山东济宁市·高一期中)2010年10月21日,挟带着惊人雨量的“鲇鱼”台风,造成台湾宜兰及台湾东北部地区暴雨成灾、公路塌方,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其中赴台湾旅游的19名大陆珠海游客,也不幸遇难。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响台湾、福建的天气系统是____,这种天气系统经常在____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2)下列天气系统中,与“鲇鱼”台风有关的是(_______)
(3)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A地时,B点的风向可能是____。
(4)下图是珠海游客在台湾出事地点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图中19时风速突然降低,这是因为()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5)若该天气系统经过台北并继续向西北移动,台北地区的气压变化特点是:过境前____,过境时____,过境后____。
(6)该天气系统带来的天气现象有____、____等。
【答案】(1)气旋(或低压、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台风均可)夏秋
(2)A
(3)西北风
(4)B
(5)高低高
(6)狂风暴雨(特大暴雨)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和台风等相关知识,考查知识应用能力,主要结合天气系统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从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气压系统越往中心数值越低,因此为低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形成气旋,亦可称为热带气旋或热带风暴等。在夏秋季节由于洋面温度高,常常形成热带气旋,最终形成台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2)“鲇鱼”台风是位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因此气压中心为低压,C、D错误;又由于该低压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因此正确选项为A。
(3)风向的判断一般要看该区域的等压线分布状况,当低压系统位于A处时,B点西侧为高压区,东侧为低压去,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又由于地转偏向力右偏,因此B点的风向为西北风。
(4)台风的结构和天气状况是:外螺旋云带:由层积云或浓积云组成,以较小的角度旋向台风部;内螺旋云带:一般由数条积雨云或浓积云组成的云带直接卷入台风内部;云墙:是由高耸的积雨云组成的围绕台风中心的同心圆状云带台风眼区:因气流下沉,晴空无云。由于19时风速突然降低,有可能是台风中心经过,B正确。
(5)台风是低压中心,因此过境前该地区由高压控制,过境时由低压控制,台风过境后又变为高压控制。
(6)
台风由于是上升气流,所以会带来大量的降水,特大暴雨等天气。又由于台风经过时气压变化大,会出现狂风。
28.(12分)(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寒潮侵入我国路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图中天气的主要气压中心为________(填名称),图中天气对农作物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
(2)结合下图,判断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3)描述寒潮灾害影响我国的主要地区。
(4)该天气现象如果发生在冬末和春季天气干燥时,可能与之伴随产生的灾害性天气是什么?简述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1)西伯利亚高压(或蒙古高压、亚洲高压)低温冻害,尤其是春秋季节,农作物生长初期和成熟期危害最大
(2)大致呈负相关(地表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原因: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3)西北、华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沙尘暴。自然原因: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表土疏松;快行冷锋形成大风天气。
【解析】本题以我国寒潮入侵路径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及寒潮原因及影响地区,难度一般,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即可,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根据材料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读图能力。
(1)据材料读寒潮侵入我国路径图,可知,图中天气为寒潮,寒潮多发源于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潮过境多时会发生强烈降温天气,引发低温冻害,对农作物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农作物在播种期及成熟期,低温冻害会导致农作物幼苗冻死,农作物减产。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地表温度距平低时,寒潮频次多。主要是因为地表温度距平越低时,说明温度越低,亚洲高压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冷高压,温度低,从而使得冷空气势力越强,越容易发生寒潮。
(3)通过材料中寒潮侵入我国路径图,可看出寒潮对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较大,西南地区及青藏地区影响小。
(4)寒潮过境为冷锋过境形成,冷锋过境时会产生大风、阴天降温等天气,特别是多大风天气,若发生在冬末和春季天气干燥时,空气干燥,表土疏松,地表沙源较多;加上冬春季节时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容易起沙,所以容易诱发沙尘暴天气。
29.(12分)(2019·广东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气压带或____风带(填序号)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北②⑤
(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
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不利于作物生长。
【解析】该题提供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候资料统计图,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几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根据三圈环流形成可知,图中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⑤低纬信风带,⑥为中纬西风带,⑦为极地东风带。判断半球可以根据极地风向,由极地高气压吹向低纬度,风向向右偏,应为北半球;D地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其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即②、⑤。
(2)材料二图中气温最冷月在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形成,结合西风带的分布位置可知,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3)对比欧洲和北美洲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差异的成因,主要因为两地地形的差异,即A处附近山脉东西走向,对西风没有阻挡作用,而B处有高大的南北走向的海岸山脉,使西风无法深入而分布于狭窄的沿海平原。同时欧洲还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利于西风深入,扩大了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
(4)评价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该从利弊两个方面,涉及到热量、光照、降水等因素。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有利条件是夏季光热充足。不利条件是夏半年高温少雨,作物生长水资源不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过关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018·山东济宁市·高一期中)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b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白天气温①地最低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现在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2019年2月2日08时(西五区)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日()
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丙地
B.丙地近地面气温低于甲地
C.丙地近地面风力大于甲地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丙地
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气温升高,阴雨天气
B.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C.气压降低,狂风暴雪
D.气温降低,风和日丽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中国天气网2019年3月19日讯:今天(19日)起至22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沙尘、雨雪、强对流、大风一个都不少。本次寒潮强度较强、影响范围广且降温猛烈,局地降温近20℃,三天跨三季,可称之为“换季式”寒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寒潮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可能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此次寒潮对东北地区的主要危害有()
①危害人及牲畜 ②不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 ③电信、电力中断 ④交通受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寒潮天气有利于()
①污染物的扩散 ②温室大棚的花卉生长 ③羽绒服销量增加 ④生活用电、用气量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1·全国)2019年10月4日,新疆出现2019年秋季第一场降雪,风夹杂着雪,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9.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气压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开学考试)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某日局部降水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中雪,乙地中雨
③两地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两地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导致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貌
D.海陆位置
(2020·荥阳市京城高中高一月考)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是暖热干燥
B.③是东南风,性质为寒冷干燥
C.③是西北风,性质为暖湿气流
D.②是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③风带风向的是()
A.
B.
C.D.
(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九中高三月考)读北美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受太平洋高气压位置南北移动影响,温哥华的冬季、夏季风向有所不同。冬、夏季风主导风向分别为()
A.西南风西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北风东南风
16.温哥华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主要原因为()
A.中纬西风南移
B.极地大陆气团影响
C.中纬西风冬季强于夏季
D.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至此
(2021·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二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18.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C.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2021·重庆市清华中学校高一月考)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0.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冬季气温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B.冬季风影响大,寒潮频发
C.云雨天气多,大气辐射作用强
D.地形闭塞,利于冷空气集聚
21.该地区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020·吕叔湘中学)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4.a地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5.abc三种气候类型理论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B.cba
C.cab
D.bca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读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新奥尔良与上海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该气候在北美洲的分布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2)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成因是_______。
(3)比较新奧尔良(30.0°N,90.2°W,海拔1米)和上海(31.2°N,121.4°E,海拔4米)气温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上海7、8月份降水较少的原因是_____。上海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27.(14分)(2010·山东济宁市·高一期中)2010年10月21日,挟带着惊人雨量的“鲇鱼”台风,造成台湾宜兰及台湾东北部地区暴雨成灾、公路塌方,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其中赴台湾旅游的19名大陆珠海游客,也不幸遇难。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响台湾、福建的天气系统是____,这种天气系统经常在____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2)下列天气系统中,与“鲇鱼”台风有关的是(_______)
(3)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A地时,B点的风向可能是____。
(4)下图是珠海游客在台湾出事地点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图中19时风速突然降低,这是因为()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5)若该天气系统经过台北并继续向西北移动,台北地区的气压变化特点是:过境前____,过境时____,过境后____。
(6)该天气系统带来的天气现象有____、____等。
28.(12分)(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寒潮侵入我国路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图中天气的主要气压中心为________(填名称),图中天气对农作物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
(2)结合下图,判断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3)描述寒潮灾害影响我国的主要地区。
(4)该天气现象如果发生在冬末和春季天气干燥时,可能与之伴随产生的灾害性天气是什么?简述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9.(12分)(2019·广东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气压带或____风带(填序号)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