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过关测试卷(中图版2019)(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过关测试卷(中图版2019)(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24 18:01: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过关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021·安徽高二期末)巴音河,蒙古语意为“幸福的河”,源出祁连山南坡,经过青海省德令哈市,最终汇入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如图为巴音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巴音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域南北方向跨纬度大约2°
B.该流域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C.德令哈市河流交汇,水运条件便利
D.可鲁克湖能显著调节巴音河径流
2.巴音河中下游有季节性断流现象,推测可能的季节及原因是()
A.夏季蒸发强
B.夏季降水少
C.冬季下渗多
D.冬季气温低
【答案】1.A
2.D
【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据图,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巴音河流域南北大约长222km,因此跨纬度约2°,A正确;据材料可知,其源出祁连山南坡,经过青海省德令哈市,最终汇入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因此该流域跨地市一二级阶梯,B错误;据图可知,德令哈市附近河流多时令河,因此水运条件较差,C错误;巴音河汇入可鲁克湖,该湖不能调节巴音河径流,D错误。故选A。
2.巴音河流域远离海洋,降水少,其主要补给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高山冰雪融水量也最大,河流流量较大,夏季不可能出现断流,A、B错误;巴音河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气温更低,地表出现冻土层,不会有地表水下渗,高山冰雪不会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因此断流,D正确,C错误。故选D。
【点睛】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沼水五种类型。
(2021·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下图为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阿姆河()
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C.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
D.从甲到乙河流含沙量增大
4.图中季节性河流,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3.C
4.A
【解析】3.从图中看,阿姆河地处中亚,发源于高山,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A错;从甲到乙河段有季节性河流汇入,流量季节变化变大,B错;阿姆河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C正确;从等高线来看从甲到乙河段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河流流速比较慢,含沙量减少,D错。故选C。
4.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图中季节性河流源头海拔低于3000米,冰川较少,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春季。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影响因素是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雨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如我国的东北地区,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冰雪融水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高山区,影响因素是气温,气温最高的夏季是汛期;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对河流经常起着调节作用。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贝加尔湖(下图)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每年1~5月结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城市所在河谷,海拔最低的是()
A.伊尔库茨克
B.乌兰乌德
C.北贝加尔斯克
D.巴尔古津
6.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A.结冰早,化冰早
B.结冰早,化冰晚
C.结冰晚,化冰早
D.结冰晚,化冰晚
【答案】5.A
6.D
【解析】5.材料信息表明,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表明有大量河水注入贝加尔湖,同时也有大量湖水从河流排出,观察图中水系特征可知,伊尔库茨克位于排泄湖水的河流沿岸,所在河谷海拔应低于贝加尔湖湖面,北贝加尔斯克位于贝加尔湖湖畔,所在河谷海拔应略高于贝加尔湖湖面,乌兰乌德和巴尔古津位于注入贝加尔湖的河流河谷,海拔应高于贝加尔湖湖面,因此图中城市所在河谷,海拔最低的是伊尔库茨克,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6.材料信息表明,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与周边水域相比,贝加尔湖的巨大水体热容量更大,降温慢、升温慢,冬季贝加尔湖表层水温降至冰点时间较迟,春季贝加尔湖表层水温升至冰点以上较迟,因此结冰晚、化冰晚,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在冬季,贝加尔湖周边气温平均为-38℃,每年1月开始结冰,到5月之后才解冻,冰层大致在70~115厘米之间,贝加尔湖巨大的水体使其湖滨夏季气温比周围地区约低6℃,冬季约高11℃,具有海洋性效应,位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冬季仍然十分寒冷,1月平均低温在-38℃,但是冰层下的水温仍然保持3.5℃~4.5℃之间。
(2022·全国)下图为黄河源头年径流量月平均值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972~2013年间,黄河源头两次汛期的主要补给类型依次是()
A.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湖泊水
C.大气降水、地下水
D.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8.导致1972~2013年与1919~1971年黄河源头径流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蒸发增强
D.含沙量增大
9.针对黄河源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应()
A.恢复源头植被
B.增加人工降水
C.减少灌溉农业面积
D.修建水库
【答案】7.D
8.C
9.A
【解析】7.据图分析,黄河源头第1个汛期出现在3月,此时是春季,去年的积雪在次年春季融化补给河流,因此第1个汛期应为积雪融水补给;第2个汛期出现在8~9月,此时是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化补给河流水,因此第2个汛期应为冰川融水补给。D正确。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大气降水少,湖泊水补给比较稳定,季节变化小,ABC错误。故选D。
8.整体而言,1972~2013年黄河源头径流量小于1919~1971年,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增加均会造成径流量增加,与图示趋势不相符;含沙量变化不会影响河流径流量。ABD错误。1919~1971年和1972~2013年相比,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气温升高导致水体蒸发增强,河流径流量减少,C正确。故选C。
9.恢复源头植被可以涵养水源,A正确;增加人工降水不宜长期进行,B错误;黄河源头灌溉农业面积较少,对径流量影响不大,C错误;水库只能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不能影响年径流量,D错误。故选A。
【点睛】积雪融水补给一般出现在春季,高山冰川融水出现在夏季,地下水、湖泊水补给比较稳定。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时段最可能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1月~次年2月
11.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其原因是()
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答案】10.D
11.A
【解析】10.北印度洋海域盛行季风洋流,5~9月,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0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图示盛行风为东北风,最可能是11月~次年2月,故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流向叠加,海水流速较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流速较慢,A正确。此地位于北半球,和南赤道暖流无关,C错误。而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流向相反;BD错误。故选A。
【点睛】冬季风吹拂下北印度洋海水向西流动,流向和北赤道暖流一致。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13.甲、乙两处海域等温线凸出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不同
B.洋流的影响
C.盐度的影响
D.降水不同
14.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①有暖流经过②寒暖流交汇③温差大④温差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2.D
13.B
14.D
【解析】12.根据图中经纬网可以判断该大洋为大西洋,①地为纽芬兰岛,该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世界性的大渔场,纽芬兰渔场,D正确。北海道渔、秘鲁渔场位于太平洋,北海渔场位于欧洲西部沿海、靠近英国,ABC错误。故选D。
13.甲乙两处等温线并非按同一方向凸出,故该不同不是纬度差异造成的,A错误;同一海区,纬度差距不太大,降水、盐度不会导致水温的大变化,CD错误;图中甲处,纬度较高,但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甲处较周边海域水温高,这是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乙处纬度较甲地低,但乙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意味着乙处水温低于同纬度海域,这是因为受到了加那利寒流的影响。B正确。故选B。
14.等温线稠密则温差大,是由于寒暖流交汇气温变化剧烈造成的,②③正确。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温差较小,不会导致等温线密集,①④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
(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期末)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表层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该海域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A.②的洋流性质为暖流
B.沿①洋流向南航行节省燃料
C.每天发生两次风暴潮
D.①②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
16.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与①附近海域分布基本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15.D
16.A
【解析】15.由图中信息可判定,图示海域位于北大西洋。②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性质为寒流,A错误。①洋流自南向北流动,因此向南航行为逆流,需耗用更多的燃料,B错误。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是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不可能“每天发生两次”,C错误。①为暖流,②为寒流,二者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物质被带到海水表层,饵料丰富,形成渔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纽芬兰渔场,D正确。故选D。
16.根据海洋表层水温的南北变化规律判断,A、B两幅图越向北水温越低,应表示北半球洋流,①地在50°N附近,为北半球暖流。A处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表明当地洋流向北流,且由高水温区流向低水温区,为暖流,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之间的关系是:受暖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暖流的流向一般是由低纬度方向流向高纬度方向;受寒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寒流的流向一般是由高纬度方向流向低纬度方向。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小明和同学在地理学习中,做了一个风海流模拟实验。下表为“实验用品与实验操作流程”下图为“模拟风力作用而形成的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用品
实验操作
自来水、圆形水盆、电吹风、橡胶管、纸屑
①在圆形水盆中盛满水,再在水面上撒上纸屑。②用电吹风通过橡胶管在水盆的不同部位稳定地吹拂水面。③观察纸屑的漂移方向及其轨迹,记录现象并分析。
17.纸屑飘移轨迹代表的洋流中,属寒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电吹风1-4产生的气流及其作用下水流的运动分别代表()
A.电吹风1:副热带高压带西风漂流
B.电吹风2:东北信风带赤道逆流
C.电吹风3:赤道低压带南赤道暖流
D.电吹风4:盛行西风带西风漂流
【答案】17.D
18.D
【解析】17.本题考查寒暖流的判断,暖流是指海水由水温高的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一般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寒流海水有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一般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据此判断图中甲乙丙为暖流,丁洋流为寒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本题考查风带分布与洋流的分布,电吹风1、4分别处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和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形成的洋流是西风漂流(北半球是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南半球是西风漂流),A错误,D正确;电吹风2、3位于赤道附近,分别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BC错误。故选D。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某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影响I、Ⅱ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0.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A.I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B.Ⅱ地西北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C.Ⅲ地气候类型为高山气候
D.IV地时鲜业和乳畜业发达
21.图中洋流与下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9.B
20.C
21.A
【解析】19.读图分析可知,该地大部分位于30°N-40°N大陆西岸,若为120°E,则为亚欧大陆东岸,与图示不符,即图中经线为120°W,故该地位于北美洲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I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II地位于30°N~40°N之间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大气环流是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B正确。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地形起伏差异不大,A错误。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C错误。两地都是位于沿海地区,D错误。故选B。
20.I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A错误。II地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阿拉斯加暖流反向流动的海域,不会形成大渔场,B错误。Ⅲ地为高山气候,C正确。IV为热带沙漠气候,农业应为灌溉农业或畜牧业,D错误。故选C。
21.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陆的西岸为寒流,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A选项中,等温线南高北低,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经过,故符合题意,A正确。B选项中,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经过,故不符合题意,B错误。C选项中,等温线南高北低,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经过,故不符合题意,C错误。D选项中,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经过,故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点睛】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从图中可以看出()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
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23.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答案】22.C
23.C
【解析】22.正常年份大量温暖海水向西流,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低,西部海区气温较高,A错误。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高,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C正确。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海区异常增温,气流上升,D错误。故选C。
23.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A错误。信风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南美西部干旱区降水增加,出现绿洲,C正确。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显示出了海洋热量存储的释放,由于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已经上升,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冰川储存量减少,D错误。故选C。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成因及影响: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水域温度异常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赤道附近的西太平洋(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东侧海域)则相反,温度相对降低,近地面气压升高。这样,亚洲与赤道附近的西太平洋之间气压梯度力就会减小,亚洲东部的冬季风减弱,所以,我们出现暖冬现象。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大洋表面蒸发(E)与降水(P)差值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甲、乙、丙、丁海区中,乙海区表层海水()
A.盐度最低
B.盐度最高
C.密度最小
D.密度最大
25.甲、乙、丙、丁各海区,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4.B
25.A
【解析】本题以“大洋表面蒸发与降水差值随纬度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不同海区的表层海水性质差异、海洋区域大气的运动。
24.读“大洋表面蒸发(E)与降水(P)差值随纬度变化”图可知,乙海区位于20°N-30°N的副热带海区,蒸发(E)与降水(P)差值为正值,说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结合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趋势,故乙海区盐度最高,A错误;B正确;赤道附近温度高,海水密度小,随纬度升高密度减小,故乙海区的密度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C错误;D错误;故选B。
25.甲海区位于赤道海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且蒸发(E)与降水(P)差值为负值,说明降水量大,而降水量大是大气对流运动旺盛的结果,故甲海区大气对流运动最强,A正确;乙丙丁海区纬度较甲高,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甲少,故大气对流运动不如甲旺盛,BCD错误,故选A。
【点睛】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密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盐度从南北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赤道地区纬度低,温度高,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2012·山东高三期中)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①河流与图2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________;②河流________。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
(2)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
(3)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4)请在图3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2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答案】(1)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
(2)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3)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4)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图为载体,涉及等温线的判读、水循环的环节、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1)根据图1的地理位置可得出①河流地处我国东北部,属于季风气候区,故补给形式为雨水补给为主;图2②河流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故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干旱半干旱区由于降水稀少,故在气候上发展农业具有光照强和昼夜温差大的优势。
(2)气温分布特征主要从温度绝对值特征、递变方向及变化幅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看出,130°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呈西南东北方向延伸,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等温线沿海地区密集,内陆地区较稀疏,所以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3)从图中可看出,等温线凸向低温方向,说明等温线弯曲率最大的部分比同纬度两侧温度高。而从位置看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故从大气运动特征看应该为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从而增温。
(4)海洋水汽通过水汽输送至陆地然后形成降水,箭头向下,而在陆地以水体的蒸发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方式形成地面水分进入大气,箭头向上。(如下图所示)
27.(12分)(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河流所在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
(3)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较大;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较少,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径流量较小。
(3)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解析】该题考察河流的补给方式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据题干及图示可知,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但图中显示该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大,且径流量与气温大致呈正相关,而甲、丙两个汛期分别位于3月和8月。由此可知,甲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丙为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其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2)河流径流量较小可以从来源(变少)和支出(增加)的思路进行分析。径流量主要与补给水源较少、蒸发量大和人类用水多有关。乙时段为4、5月份,此时气温回升,蒸发加剧;且季节性积雪融水的补给已经较少;加之此时为农耕时期,用水需求增加。故乙时段的河流径流量较小。
(3)根据题干,要结合近几十年的大背景——全球气候变暖分析。该河径流量最大为夏季,说明是以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其年径流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减少和人类过度用水等导致。
【点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区别在于发生的时间不同。
28.(14分)(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与1月相比,说明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数量的多少。
(3)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分析索马里洋流对该沙漠带形成的作用。
【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海水向北运动。
(2)较多。依据:因为该月这里盛行西南季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3)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加剧沿岸的干旱程度。
【解析】本题以索马里半岛为载体,考查西南风的成因、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受西南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海水大致向北运动,形成索马里洋流。
(2)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因为7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上升流,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1月该区域盛行东北风,为向岸风。故7月的鱼群数量多于1月。
(3)夏季,索马里洋流为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使得沿海形成了沙漠带。
29.(12分)(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正常年份,在赤道及其以南的太平洋低纬度海区,受洋流的影响,西太平洋水温较高,东太平洋水温较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东南信风)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大洋尺度的热力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
材料二Nio3.4地区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点水域,它位于热带太平洋的中东部。下图为根据2002年4月后监测该地区的水温变化,做出的预报模型。
(1)描述2020年6月以来Nio3.4地区水温的变化,并判断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还是拉尼娜现象。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发生时常给我国带来“寒冬”的原因。
【答案】(1)水温先下降后上升,发生了拉尼娜现象。
(2)发生拉尼娜现象时,沃克环流增强,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气流上升剧烈,气压降低,与亚欧大陆的高压之间的气压差增多,导致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解析】(1)据图可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Nio3.4地区的水温距平值为负值,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异常偏低,发生了拉尼娜现象。水温距平值为负且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该海域水温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2)我国冬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欧大陆为高压,太平洋为低压。当发生拉尼娜现象时,沃克环流增强,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气流上升剧烈,气压降低,与亚欧大陆的高压之间的气压差增多,导致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冬季风的势力增强。
【点睛】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过关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021·安徽高二期末)巴音河,蒙古语意为“幸福的河”,源出祁连山南坡,经过青海省德令哈市,最终汇入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如图为巴音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巴音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域南北方向跨纬度大约2°
B.该流域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C.德令哈市河流交汇,水运条件便利
D.可鲁克湖能显著调节巴音河径流
2.巴音河中下游有季节性断流现象,推测可能的季节及原因是()
A.夏季蒸发强
B.夏季降水少
C.冬季下渗多
D.冬季气温低
(2021·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下图为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阿姆河()
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C.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
D.从甲到乙河流含沙量增大
4.图中季节性河流,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贝加尔湖(下图)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每年1~5月结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城市所在河谷,海拔最低的是()
A.伊尔库茨克
B.乌兰乌德
C.北贝加尔斯克
D.巴尔古津
6.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A.结冰早,化冰早
B.结冰早,化冰晚
C.结冰晚,化冰早
D.结冰晚,化冰晚
(2022·全国)下图为黄河源头年径流量月平均值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972~2013年间,黄河源头两次汛期的主要补给类型依次是()
A.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湖泊水
C.大气降水、地下水
D.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8.导致1972~2013年与1919~1971年黄河源头径流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蒸发增强
D.含沙量增大
9.针对黄河源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应()
A.恢复源头植被
B.增加人工降水
C.减少灌溉农业面积
D.修建水库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时段最可能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1月~次年2月
11.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其原因是()
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13.甲、乙两处海域等温线凸出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不同
B.洋流的影响
C.盐度的影响
D.降水不同
14.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①有暖流经过②寒暖流交汇③温差大④温差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期末)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表层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该海域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A.②的洋流性质为暖流
B.沿①洋流向南航行节省燃料
C.每天发生两次风暴潮
D.①②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
16.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与①附近海域分布基本一致的是()
A.
B.
C.
D.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小明和同学在地理学习中,做了一个风海流模拟实验。下表为“实验用品与实验操作流程”下图为“模拟风力作用而形成的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用品
实验操作
自来水、圆形水盆、电吹风、橡胶管、纸屑
①在圆形水盆中盛满水,再在水面上撒上纸屑。②用电吹风通过橡胶管在水盆的不同部位稳定地吹拂水面。③观察纸屑的漂移方向及其轨迹,记录现象并分析。
17.纸屑飘移轨迹代表的洋流中,属寒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电吹风1-4产生的气流及其作用下水流的运动分别代表()
A.电吹风1:副热带高压带西风漂流
B.电吹风2:东北信风带赤道逆流
C.电吹风3:赤道低压带南赤道暖流
D.电吹风4:盛行西风带西风漂流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某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影响I、Ⅱ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0.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A.I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B.Ⅱ地西北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C.Ⅲ地气候类型为高山气候
D.IV地时鲜业和乳畜业发达
21.图中洋流与下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从图中可以看出()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
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23.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大洋表面蒸发(E)与降水(P)差值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甲、乙、丙、丁海区中,乙海区表层海水()
A.盐度最低
B.盐度最高
C.密度最小
D.密度最大
25.甲、乙、丙、丁各海区,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2012·山东高三期中)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①河流与图2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________;②河流________。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
(2)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
(3)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4)请在图3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2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27.(12分)(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河流所在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
(3)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28.(14分)(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与1月相比,说明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数量的多少。
(3)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分析索马里洋流对该沙漠带形成的作用。
29.(12分)(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正常年份,在赤道及其以南的太平洋低纬度海区,受洋流的影响,西太平洋水温较高,东太平洋水温较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东南信风)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大洋尺度的热力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
材料二Nio3.4地区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点水域,它位于热带太平洋的中东部。下图为根据2002年4月后监测该地区的水温变化,做出的预报模型。
(1)描述2020年6月以来Nio3.4地区水温的变化,并判断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还是拉尼娜现象。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发生时常给我国带来“寒冬”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