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蒙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选择题,每空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chì)造 翠幄(wò) 宸(chén)翰 笑靥(yàn)
B.炮烙(lào) 商贾(gǔ) 歆(xīn)享 栈(zhàn)道
C.扪参(shēn) 猿猱(náo) 跬(kuǐ)步 迁谪(zhé)
D.藩(pān)篱 蜕(tuì)皮 曳(yè)兵 鸡豚(tú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寒暄 残羹冷炙 走头无路 天有不测风云
B. 烟霭 针砭时弊 唉声叹气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 崔嵬 礼上往来 百无聊赖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 潦倒 迫不急待 破釜沉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尽管各套班子誓词各异,但他们都一致 要“忠于宪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②阿盟首脑会议的推迟或许能使人 ,认识到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分歧和弥合这些分歧的迫切性。
③这句话一出口,乱糟糟的会场立刻沉寂下来,人们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报以热烈的掌声。
A.许诺 惊醒 首先/继而 B.承诺 警醒 先是/继而
C.许诺 警醒 首先/继而 D.承诺 惊醒 先是/继而
5、下列各句中带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
的呢?
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
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
会成为明日黄花。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
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
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
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
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7.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二、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丛菊两开他日泪, 。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5、沧海月明珠有泪, 。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
如是而已。
三、文言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4每小题2分,第5题6分。共14分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密网)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树木)
C.七十者衣帛食肉(衣:yì,穿)
D.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 彘:大猪)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下列各组织中最能反映孟子“王道”之成观点的事
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①②⑤ B. ③④⑥ C.①②⑦ D.③④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提出的措施,比上一段提出的措施更前进了一步。
B. 最后一段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暴政,摆出事实,揭穿谎言,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了比喻进行驳斥。
C.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一句可知当时年成确实不好,到了饿死人的地步。
D.结尾一句与开篇的“民不加多”照应,而且回应了梁惠王的疑问。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诗歌赏析(5分)
孤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 。
四、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20分)
我 的 老 师
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娇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 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搧搧的。阿姨问:“你不要 ”他说:“花疼不疼 ”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上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 ”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 ”说:“字。”又问:“什么字 ”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服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敢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雄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1、作者认孙涵泊为老师的理由是什么 请总结四条,每条不超过6个字。(6分)
①
②
③
④
2、文章说“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其中的“卑劣”“羞耻”指什么
(4分)
3、最后一句“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说明了什么 (4分)
4、你读了这篇文章,对“老师”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吗 请把你的“新的认识”写出来。(6分)
语言运用
仿照下面例句,补写两句,使之组成一段意思相关的文字。(4分)
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 。
六、作文(30分)
“美”其实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让我们感到雄浑美;婀娜的杨柳让我们感到纤柔美;傲雪的青松让我们想到挺拔美。美,无处不在;美,丰富多彩。
美,不仅是景、是物,还可以是人,是事,是心灵,是行为。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高一答案
5.翻译句子
(1)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2)老百姓饿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而是兵器”,又有什么不同呢?
6、 诗眼是“孤”字。首先大雁因“孤”而“飞鸣”“念群”,颔联“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 孤”,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还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所以说“孤”是诗眼。
四、现代文阅读
1、【解析】总结各段事例所表现的人物的思想性格。
【答案】①他慈悲,尊重美 ②他无所畏惧 ③他不奉承恭维 ④他大义凛然(意思对即可)
2、【解析】与所赞美的孙涵泊的思想性格相反的人的缺点和劣行。
【答案】①对美不爱惜,并嫉恨;②忍字第一,私心为首;③察言观色,阿谀逢迎;④明哲保身,怕牵是非。
3、【解析】意在说明有我这样缺点劣行的人是很多的,都应该向孙涵泊学习。
【答案】说明世间有不少人心存虚伪、行为卑劣,不实事求是,不正直、不善良。应当以孙涵泊为老师。
4、【解析】认识理解作者所说的更广泛意义上的老师的含义。
【答案】(参考)老师不仅仅指给我们授课的知识上的老师,而且还包括在行为道德上给我们启迪的人,甚至可以是几岁的孩子
语言运用
分析解答:
拟题者把佳肴、书籍、胃口、知识这些各不相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意在告诉人们能买到物质性的物品,却买不到精神性的东西。弄清了题意,并由此思路来仿写,就可以写出好的句子来。如:
能买到补药,不能买到健康;能买到礼品,不能买到友谊;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
六、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