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元素(课件25页)

文档属性

名称 3.3.1元素(课件25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17: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元素
学习目标-新知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重点】认识元素的存在。
【难点】形成元素的概念。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及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这些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吗?
是的,一些广告常宣传”含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这里的“元素”是指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新知导入
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元素
都含有氧原子
O2
氧气
CO2
二氧化碳
H2O

新知探究
从下面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质子数
中子数
碳原子A
6
6
碳原子B
6
7
碳原子C
6
8
质子数
中子数
氧原子A
8
8
氧原子B
8
9
氧原子C
8
10
氧元素:质子数都为8的一类原子
碳元素:质子数都为6的一类原子
新知探究
元素的定义
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1的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新知探究
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如氢的质子数是1,氧的质子数是8。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对“一类原子”的理解: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有0、1、2)。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
1
3
2
新知探究
元素的性质
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即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新知探究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适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即最小单位),元素则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即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
新知探究
元素的存在
从19世纪末开始,科学家们对地壳的岩石、天然水、矿物、土壤等进行了普遍分析,他们总结了五千多个样品分析数据,历尽千辛万苦得出了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这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氧O
硅Si
铝Al
铁Fe

Ca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元素
养闺女贴盖
新知探究
元素的分布
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
生物细胞中:
空气中:
海水中:
氮(N)、氧(O)
氧(O)、碳(C)、氢(H)、氮(N)
氧(O)、硅(Si)、铝(Al)、铁(Fe)
氧(O)、氢(H)、氯(Cl)、钠(Na)
新知探究
元素的分类
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钅”字旁(汞、金除外)如:铁、铜等
气态非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气”字头
如:氢、氧等
液态非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氵”字旁
如:溴
固态非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石”字旁
如:碳、硅等
元素的分类
稀有气体元素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典例1
新知探究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D
(北京中考)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概念。含氟牙膏中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的,这里的“氟”是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方法点拨: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典例2
新知探究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A
(兰州中考)
新知探究
知识点二、物质的组成、构成
物质的组成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物质的组成,即“宏观对宏观”;原子、分子是从微观上描述物质的构成,即“微观对微观”。
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1
2
新知探究
元素与物质、微粒间的关系
构成
分解
得失电子
失得电子
物质的组成用元素描述,物质的构成用分子、原子或离子描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描述。
元素
组成
氧气、氢气、水等
铁、汞、金刚石等
硫酸铜、氯化钠等
构成
构成
构成
分子
原子
离子
新知探究
物质
分子
原子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失得电子
得失电子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离子


典例1
新知探究
二氧化碳(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C.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元素只能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不能用于描述分子的构成。
C
典例2
新知探究
1.氧气、氢气、氨等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铁、汞、金刚石等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氯化钠、硫酸铜等是由________构成的。
分子
原子
离子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划线处。
课堂小结
元素
分类
分子、原子、元素、离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概念
含量
地壳中:氧、硅、铝、铁等
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等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C.氧分子由氧元素组成
D.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包头中考)
D
课堂达标
1
方法点拨:
①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描述为“某物质是由某元素组成的”;②从微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可描述为“某物质是由某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③分子的构成用原子来描述。
课堂达标
2
过氧化氢(H2O2)         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过氧化氢分子          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个过氧化氢分子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根据下列所给要求进行连线。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课堂达标
3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方法点拨: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来决定的,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下列物质中含金属元素的是(  )
课堂达标
4
解析:铝(Al)属于金属元素,其他的氢(H)、硫(S)、氧(O)、氮(N)、磷(P)均为非金属元素。
A.硫酸
(H2SO4)
B.氧化铝
(Al2O3)
C.二氧化氮
(NO2)
D.五氧化二磷
(P2O5)
(北京中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