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19:50:08

文档简介

物质及其变化模拟卷
一、选择题
1.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Ca(OH)2、NaCl
B.H2SO4、NaCl、Ca(OH)2
C.NaCl、Ca(OH)2、H2SO4
D.Ca(OH)2、H2SO4、NaCl
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泥水
B.测溶液pH
C.加药品
D.检查气密性
3.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C
NaOH与Na2CO3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pH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5.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OH-、SO42-。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那一组?(

A.BaCl2、HCl
B.H2SO4、Ba(NO3)2
C.MgSO4、NaCl
D.H2SO4、MgCl2
6.根据下列各组提供的试剂,判断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Na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
B.NaOH溶液和稀硫酸
C.KNO3溶液和CaCl2溶液
D.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
NaOH、Ca(OH)2、HCl、K2CO3
B.
NaCl、BaCl2、CuSO4、NaOH
C.
Ba(OH)2、NaCl、Na2SO4、Na2CO3
D.
AgNO3、HCl、Na2CO3、CaCl2
8.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二氧化锰
B.硫酸铜
C.盐酸
D.氯化钠
9.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10.在国庆阅兵中,受阅飞机编队在空中留下彩色的烟带。尾烟是由军事专用的拉烟罐喷射出来的,拉烟罐内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六氯乙烷和氧化锌等,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ZnCl2气溶胶。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ZnCl2是由氯化锌分子构成的
B.六氯乙烷和氧化锌都属于有机材料
C.若不小心吸入这种烟,会损伤身体,可用小苏打溶液治疗
D.六氯乙烷的化学式为CCl3CCl3,
则相对分子质量为237克
11.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
B.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
C.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
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
12.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是MgCl2
B.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
C.b-c段是MgSO4与Ba(OH)2反应
D.0-a段产生的沉淀是BaSO4与Mg(OH)2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取上述无色
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
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
.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
.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
.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14.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5.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像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甲图: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反应
B.乙图: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丙图: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盐酸
D.丁图: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他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①小苏打②熟石灰③二氧化碳④食盐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1)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盐 
 .(2)可用于灭火的物质 
 .
(3)可作为建筑材料的碱 
 .(4)制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17.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⑴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
   

⑵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⑶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
(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②CuSO4溶液③醋酸溶液④KCl溶液
18.某白色固体由CuSO4、MgCl2、CaCl2、NaOH、Na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其相关实验及现象如图所示(MgCO3等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原白色固体组成中还有一种物质有待确定,请写出还需补充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19.室温时,向滴加了无色酚酞的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2)ob段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20.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K2SO4、K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此可推断混合物中一定没有_____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
三、探究题
21.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碳粉、Na2CO3、NaCl、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2)写出用pH试纸测定滤液pH的方法:________。
(3)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2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取9.3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1)9.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4.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克石灰石矿样品粉末放入锥形瓶中,将8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用电子天平称量,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已知:CaCO3+2HCl=CaCl2+H2O+CO2↑)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1)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大的是 
 。
A.实验开始时锥形瓶内含有少量空气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残留物质及其变化模拟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A
6.C
7.C
8.D
9.B
10.C
11.D
12.B
13.D
14.C
15.C
二、填空题
16.【答案】(1)④;(2)③;(3)②;(4)①
17.(1)稀盐酸(2)出现白色沉淀(3)②
18.【答案】(1)NaCl、NaOH(2)取白色沉淀甲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白色固体中有CaCl2;若无产生气泡,则原白色固体中有MgCl2。
19.【答案】(1)稀硫酸(2)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无色
20.(1)CuSO4
(2)CaCO3;BaCl2和KOH
三、探究题
21.【答案】(1)漏斗、烧杯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稀盐酸或稀硫酸
22.(1)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3)白色沉淀
(4)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合理即可)
四、解答题
23.【答案】(1)9.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5.3g(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6%。
24.【答案】解: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g+12.5g﹣88.1g=4.4g;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12.5gx4.4g

x=80%
所以答案为:
(1)80%;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