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月
月考测评卷
(命题范围:第1、2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wān
dòu
kuān
kuò
zhú
jiàn
zhuānɡ
jiɑ
(
)
(
)
(
)
(
)
jiānɡ
yìnɡ
kǒnɡ
pà
shān
bēnɡ
dì
liè
(
)
(
)
(
)
我cénɡ
jīnɡ(
)在窗前种过一粒大蒜,我每天都坐在窗前的小椅子上nài
xīn(
)地等待它发芽长大。
kē
xué(
)jì
shù(
)与我们的生活lián
xì(
)越来越紧密,它在很大chénɡ
dù(
)上ɡǎi
biàn(
)了我们的生活。
二、按要求填空。(5分)
“毫”字的音序是
,音节是
,用部首查字法查这个字时,先查部首
,再查
画。“毫”字的解释有以下几种:①细长而尖的毛;②指毛笔;③一点儿;④计量单位。给下面词语中的“毫”选择合适的解释:
毫不可惜(
)
毫米(
)
毫发(
)
三、词语乐园。(17分)
1.与“霎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用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3分)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2分)
(
)(
)声息
风(
)浪(
)
震(
)欲(
)
鸦雀(
)(
)
3.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水天相(
)
若(
)若现
山(
)地裂
齐头(
)进
人声鼎(
)
(
)无声息
响(
)云霄
窃窃(
)语
(1)仿照画“____”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
.
(2)写一个与画“ ”结构一样的词语:
.
(3)
与画“ ”词语的词义相近。
4.
在下面句子中,填写含有“观”字的词语。(4分)
(1)今晚大家要去(
)学校的歌舞演出。
(2)钱塘江大潮真是伟大的(
)。
(3)星期天,我们要去(
)三峡大坝。
(4)要想写好文章,必须留心(
)我们周围的事物。
四、照样子,写一写。(3分)
例:一(
块
)(
月光镀亮
)的银毯 一(
)(
)的传说
一(
)(
)的水墙
一(
)(
)的薄雾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补充句子。(3分)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
)我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
)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2)(
)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你(
)会有很多发现。
(3)(
)蟋蟀付出辛勤的劳动,(
)它能挖掘舒适的住所。
六、句子练习。(9分)
1.《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巨著。(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桃花开了,是粉红色的。(改为拟人句)
.
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铺得那么均匀。(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
4.美丽的彩虹高挂在雨后的天空。(改为比喻句)
.
5.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缩句)
.
6.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
7.是谁使鲜花开满大地?是谁送走了白天?又是谁使月亮放出光华?
◆这是一个
句。我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
七、给下列句子排序。(4分)
(
)他让一束阳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
(
)于是他断定,明亮的太阳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
)1665年的一天,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
(
)牛顿又做了许多次试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景。
(
)当光束从一块玻璃制的三棱镜上通过时,这束光折射在墙上,映出了一条漂亮的七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同天上的彩虹完全一样。
上文属于叙事类的短文。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我们可以找出短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人物是
,以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理清作者的思路,再给句子排序就容易多了。
八、按所学课文内容填一填。(6分)
(1)智能之士,
,
。
(2)
,孰能无惑?
(3)好问则裕,
。
3.本单元我们去了海宁的盐官镇,观看了被称为
的
大潮;我们跟随作家
与悠闲的花牛一起散步,一起做梦;我们还跟着作家
三次看
,领略了夜空不一样的美。
4.根据提示积累诗句。
(1)形容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诗句:
,
。
(2)描写傍晚深林景色的诗句:
,
。
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6分)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用“____”画出语段中的排比句。(1分)
2.语段中的哪句话是作者在走月亮时想象到的画面?找一找,画上“ ”。(1分)
3.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
)(2分)
①我和阿妈走过田野的情景。 ②我和阿妈走过小溪的情景。
4.我和妈妈走月亮体现了(
)(多选)(2分)
①我们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②我们生活非常无聊。
③我和妈妈没事可做。
④我们之间浓浓的亲情和爱。
十、课外阅读。(9分)
海底的灯光
广阔无边的海洋,像人们住的楼房一样,也可以分为好几层呢。从海洋表面到二百米深的水面,是上层。这里阳光透过海水,水里比较明亮。从二百米到一千米的水层,是中层,因为阳光不能全部透过海水,光线十分微弱。从一千米到四千米的水层,是深海层,这里是一个黑暗的世界。
在海洋中层,光线很暗,鱼怎么看得见呢?它们游来游去不是要乱撞乱碰吗?那是不会的。生活在这一层的鱼,眼睛长得特别大,能够在微弱的光线中看清周围的东西。更有趣的是,这些鱼的眼睛不但长得特别大,而且向外突起,就像望远镜那样能看得很远。有些鱼两只眼睛不是长在头上的两旁,而是一起朝前或朝上,这样看同一个东西就看得更清楚了。还有些鱼身体两旁有发光器,闪烁着绿幽幽的光。它们借着身上发出的光寻找食物,招呼同伴。这种鱼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像是群星闪烁,又像是万家灯火。
在海底漆黑的世界里,鱼的眼睛已没有什么用处了,奇怪的是生活在这里的鱼都会发光。在漆黑的海底,竟有明亮的“灯光”,这是多么奇怪啊!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
)的光
(
)的海洋
(
)的光线
(
)的世界
短文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三种鱼眼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
、
。(3分)
3.读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2分)
(1)生活在海洋( )的鱼身体两旁有发光器,闪烁着绿幽幽的光。
A.上层 B.中层 C.深海层
(2)在( ),阳光不能透过海水。
A.海洋上层和中层
B.深海层
C.海洋中层和深海层
4.“在漆黑的海底,竟有明亮的‘灯光’,这是多么奇怪呀!”这句话中的“灯光”指
。(2分)
十一、习作。(30分)
最近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请你以“我发现了________的秘密
”为题进行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参考答案
一、豌豆
宽阔
逐渐
庄稼
僵硬 恐怕
山崩地裂
1.曾经
耐心
2.科学
技术
联系
程度
改变
二、
H
háo
毛
七
③ ④ ①
三、1.与“霎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顿时
、
刹那
。用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霎时,耳边响起了“轰”的一声炸雷,好像要把房子震蹋似的。(3分)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2分)
(
悄
)(
无
)声息
风(
平
)浪(
静
)
震(
耳
)欲(
聋
)
鸦雀(
无
)(
声
)
3.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水天相( 接
)
若(
隐
)若现
山(
崩
)地裂
齐头(
并
)进
人声鼎(
沸
)
(
悄
)无声息
响(
彻
)云霄
窃窃(
私
)语
(1)仿照画“____”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一心一意 全心全意
(2)写一个与画“ ”结构一样的词语:
默默无闻
(3)
地动山摇
与画“ ”词语的词义相近。
4.(1)观看 (2)奇观 (3)参观 (4)观察
四、例:一(
块
)(
月光镀亮
)的银毯 一(
个
)(
古老
)的传说
一(
堵
)(
两丈多高
)的水墙
一(
层
)(
蒙蒙
)的薄雾
五、(1) 虽然 但是 (2) 如果 就 (3) 因为 所以
六、
2.桃花张开了粉红色的笑脸。
3.示例:夏天的夜晚是那么宁静,那么美丽。
4.美丽的彩虹像弯弯的小桥挂在雨后的天空。
5.科学家揭开了秘密。
6.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这句话运用了
设问
的修辞手法。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是谁送来了光明和温暖呢?当然是太阳。
7.是谁使鲜花开满大地?是谁送走了白天?又是谁使月亮放出光华?
◆这是一个
排比
句。我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温暖的,春天是令人着迷的。
七、24153
1665年的一天
一间暗室里
牛顿
八、(1)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
不问不知
。
(2)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3)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
3.本单元我们去了海宁的盐官镇,观看了被称为
天下奇观
的
钱塘江大潮;我们跟随作家
徐志摩
与悠闲的花牛一起散步,一起做梦;我们还跟着作家
巴金
三次看
繁星
,领略了夜空不一样的美。
4.根据提示积累诗句。
(1)形容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诗句:
八月涛声吼地来
,
头高数丈触山回
。
(2)描写傍晚深林景色的诗句: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6分)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用“____”画出语段中的排比句。(1分)
2.语段中的哪句话是作者在走月亮时想象到的画面?找一找,画上“ ”。(1分)
3.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
②
)(2分)
①我和阿妈走过田野的情景。 ②我和阿妈走过小溪的情景。
4.我和妈妈走月亮体现了(
①④
)(多选)(2分)
①我们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②我们生活非常无聊。
③我和妈妈没事可做。
④我们之间浓浓的亲情和爱。
十、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 绿幽幽 )的光 ( 广阔无边 )的海洋
( 微弱 )的光线
( 黑暗 )的世界
2.短文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三种鱼眼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眼睛特别大,向外突起、眼睛不是长在头上的两旁而是一起朝前或朝上、身体两旁有发光器。(3分)
3.读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2分)
(1)生活在海洋( B )的鱼身体两旁有发光器,闪烁着绿幽幽的光。
A.上层 B.中层 C.深海层
(2)在( B ),阳光不能透过海水。
A.海洋上层和中层
B.深海层
C.海洋中层和深海层
4.“在漆黑的海底,竟有明亮的‘灯光’,这是多么奇怪呀!”这句话中的“灯光”指
海底生活的鱼发出的光
。(2分)
十一、习作略。
5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