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4 21: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二、根据语境写词语。(8分)
yuàn
qiánɡ(
)外的shuǐ
ní(
)路上pū
mǎn(
)了一片片金黄的梧桐树叶,像是yìn
zhe(
)luò
yè(
)图案的地毯,这些叶子pínɡ
zhǎn(
)地粘在路面上,pái?liè(
)得很不ɡuī
zé(
),但显得特别美。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3分)
钥匙(shǐ
shi)
振动(zhèn
zhènɡ)
抖抖手臂(dǒu
dě)
一枚(méi
měi)
蟋蟀(shuài
shài)
五彩缤纷(bīn
bīnɡ)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2.《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


3.《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题中的“金色巴掌”实际是梧桐树落下来的叶子。


5.《听听,秋的声音》的作者是张秋生。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多音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挑水(tiāo)
挑灯(tiǎo)
挑选(tiāo)
挑拨(tiāo)
B.床铺(pù)
铺着(pū)
店铺(pū)
铺满(pū)
C.尽快(jǐn)
尽管(jǐn)
尽情(jìn)
尽力(jìn)
D.
别人(bié)
道别(bié)
别扭(biè)
别嘴(bié)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寒山
石径
舒舒服服
五彩宾分
B.倾斜
瓶盖
四通八达
眼疾手快
C.增送
霜叶
满载而归
争先恐后
D.菊花
调残
层林尽染
口干舌澡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远上寒山石径斜(山中寒气逼人)
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C.白云生处有人家(同“深”,深远)
D.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4.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诗句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增刘景文》一诗描写的是初秋季节的景物。
B.《山行》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
C.《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
D.《秋天的雨》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秋天的雨。
六、填空题。(31分)
1.照样子,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
例:经——

(石径)
观——


刮——


综——


抖——


仙——


梨——


2.填上合适的词语。(8分)
一(
)歌谣
一(
)大雁
一(
)秋雨
一(
)叮咛

)的海洋

)的菊花?

)的气味

)的枫叶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
(3)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改为把字句)
.
4.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题中的“书”的意思是
,其中诗句“
”写出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2)《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


.
的情景,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一个


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
之情。
七、阅读理解。(16分)
(一)课内阅读。(8分)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选段第3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引出下文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下列对句中“躲”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躲”字极其传神,水果的气味仿佛是顽皮的孩子,在与小朋友捉迷藏。
“躲”字流露出作者看到丰收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躲”字生动地写出了一派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
“躲”字形象地写出了雨中水果的香味若有若无,需要我们仔细地去感受。
3.秋雨吹起了小喇叭后,下列事物都做了什么,用线连起来。(5分)
小喜鹊
找粮食
小松鼠
挖洞
小青蛙
造房子
松柏
叶子飘到树下
杨柳
穿厚厚的衣裳
(二)课外阅读。(8分)
秋天

秋天到了。瞧,那些挺拔翠绿的树木,如今也脱下了绿色的衣裳,换上了黄色的时装。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金黄。

秋风,凉丝丝的,吹拂着花草树木,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正轻声哼着催(cuī)眠曲,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甜蜜的梦乡。

秋雨淅沥淅沥地下个不停,好像巧手的姑娘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绸缎。

秋天,意味着成熟。一场绵绵秋雨过后,风里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气里飘荡,让人觉得格外的舒畅。熟透了的稻谷,像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像喝醉了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红灯笼似的苹果、金灿灿的桔子令人垂涎(xián)三尺……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秋高气爽,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去。空中飘舞着成千上万只“花蝴蝶”。你也许会奇怪地问:秋天来了,哪来的蝴蝶?不错,秋天没有蝴蝶,可那一片片飘舞的金黄树叶?,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树木都换上了秋装,只有青松仍是那么苍翠,那么挺拔!

秋天是美好的,我爱秋天!
1.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作者把“熟透了的稻谷”比作?
;把“高粱”比作?
;把“棉花堆”比作?
?;把“苹果”比作?
?,让人回味无穷。(4分)
2.“秋天没有蝴蝶,可那一片片飘舞的金黄树叶?,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这句话是反问句,请把它改成陈述句。(2分)
.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一句话。(2分)
.
八、习作展示。(25分)
暑假你和你的家人去了哪儿?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拿起笔记下来吧!注意用日记的格式来写,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略。
二、根据语境写词语。(8分)
yuàn
qiánɡ(院墙)外的shuǐ
ní(水泥)路上pū
mǎn(铺满)了一片片金黄的梧桐树叶,像是yìn
zhe(印着)luò
yè(落叶)图案的地毯,这些叶子pínɡ
zhǎn(平展)地粘在路面上,pái?liè(排列)得很不ɡuī
zé(规则),但显得特别美。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3分)
钥匙(shǐ
shi√)
振动(zhèn√
zhènɡ)
抖抖手臂(dǒu√
dě)
一枚(méi√
měi)
蟋蟀(shuài√
shài)
五彩缤纷(bīn
√bīnɡ)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
2.《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
(√)
3.《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
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题中的“金色巴掌”实际是梧桐树落下来的叶子。
(√)
5.《听听,秋的声音》的作者是张秋生。
(×)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多音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挑水(tiāo)
挑灯(tiǎo)
挑选(tiāo)
挑拨(tiāo)
B.床铺(pù)
铺着(pū)
店铺(pū)
铺满(pū)
C.尽快(jǐn)
尽管(jǐn)
尽情(jìn)
尽力(jìn)
D.
别人(bié)
道别(bié)
别扭(biè)
别嘴(bié)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B

A.寒山
石径
舒舒服服
五彩宾分
B.倾斜
瓶盖
四通八达
眼疾手快
C.增送
霜叶
满载而归
争先恐后
D.菊花
调残
层林尽染
口干舌澡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远上寒山石径斜(山中寒气逼人)
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C.白云生处有人家(同“深”,深远)
D.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4.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诗句的一项是(
C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增刘景文》一诗描写的是初秋季节的景物。
B.《山行》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
C.《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
D.《秋天的雨》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秋天的雨。
六、填空题。(31分)
1.照样子,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
例:经——

(石径)
观——

(规则)
刮——

(乱走)
综——

(棕色)
抖——

(材料)
仙——

(灿烂)
梨——

(茉莉)
2.填上合适的词语。(8分)
一(首)歌谣
一(群)大雁
一(场)秋雨
一(声)叮咛
(金色)的海洋
(美丽)的菊花?
(好闻)的气味
(红红)的枫叶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稻谷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3)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改为把字句)
那香味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
4.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诗题中的“书”的意思是写,其中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写出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2)《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阅读理解。(16分)
(一)课内阅读。(8分)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选段第3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C
)。(1分)
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引出下文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下列对句中“躲”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躲”字极其传神,水果的气味仿佛是顽皮的孩子,在与小朋友捉迷藏。
“躲”字流露出作者看到丰收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躲”字生动地写出了一派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
“躲”字形象地写出了雨中水果的香味若有若无,需要我们仔细地去感受。
3.秋雨吹起了小喇叭后,下列事物都做了什么,用线连起来。(5分)
小喜鹊
找粮食
小松鼠
挖洞
小青蛙
造房子
松柏
叶子飘到树下
杨柳
穿厚厚的衣裳
(二)课外阅读。
秋天

秋天到了。瞧,那些挺拔翠绿的树木,如今也脱下了绿色的衣裳,换上了黄色的时装。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金黄。

秋风,凉丝丝的,吹拂着花草树木,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正轻声哼着催(cuī)眠曲,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甜蜜的梦乡。

秋雨淅沥淅沥地下个不停,好像巧手的姑娘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绸缎。

秋天,意味着成熟。一场绵绵秋雨过后,风里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气里飘荡,让人觉得格外的舒畅。熟透了的稻谷,像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像喝醉了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红灯笼似的苹果、金灿灿的桔子令人垂涎(xián)三尺……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秋高气爽,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去。空中飘舞着成千上万只“花蝴蝶”。你也许会奇怪地问:秋天来了,哪来的蝴蝶?不错,秋天没有蝴蝶,可那一片片飘舞的金黄树叶?,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树木都换上了秋装,只有青松仍是那么苍翠,那么挺拔!

秋天是美好的,我爱秋天!
1.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作者把“熟透了的稻谷”比作?害羞的小姑娘;把“高粱”比作?喝醉酒的大汉?;把“棉花堆”比作?小山?;把“苹果”比作?红灯笼??,让人回味无穷。(4分)
2.“秋天没有蝴蝶,可那一片片飘舞的金黄树叶?,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这句话是反问句,请把它改成陈述句。(2分)
秋天没有蝴蝶,可那一片片飘舞的金黄树叶,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一句话。(2分)
十五的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
八、习作展示。(25分)
暑假你和你的家人去了哪儿?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拿起笔记下来吧!注意用日记的格式来写,不少于3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