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超声与次声基础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超声与次声基础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4 22: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超声与次声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与次声波有关的是(  )
A.使机器设备破裂
B.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C.进行杀菌消毒
D.检查治疗人体疾病
2.有一种电子牙刷,工作时能发出,能抵达普通牙刷刷不到的地方,使得刷牙既干净又舒服。该牙刷工作时,使用者听不见,原因是(  )
A.不能传递能量
B.的音量太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C.的频率太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D.的频率太高,所以人耳听不到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
A.发出声波探测鱼群的位置
B.发出声波探测冰山离船的距离
C.发出声波测量海底深度
D.发出声波将人体内的结石震碎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超检查身体是声与信息在医学中的应用
5.下列四幅图中,不是利用的是(  )
A.蝙蝠觅食
B.倒车雷达
C.大象间交流
D.肾结石碎石机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工作的
C.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时,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响度大
7.关于声音的特性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D.“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
8.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听不到人所发出的声音
B.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比大象的广
C.蝙蝠既能发出,也能听到
D.能传递信息,次声波不能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
B.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我们不能听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10.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下面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C.“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蝙蝠就是靠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二、填空题
11.超声与次声
超声:通常把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称为________.
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________.
人的听觉范围: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________Hz到20
000
Hz之间的声音不在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都听不到.
12.地震、海啸时都会产生次声波,人耳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波。蝙蝠觅食时发出的声波是_______
声波。
13.儿童声音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图(a)、(b)两波形图分别是儿童和成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由图可知,_______图是儿童发声的波。因为音调由声音振动的________决定。
14.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次声波”或“”),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
15.声音包括三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
_____蝴蝶翅膀1分钟振动240次,我们是____(听见、听不见),因为_____.
16.“声呐”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是利用了____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
这种方法_____(能/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____.可用激光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
17.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通过___________传入人耳。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属于___________(选填“”或“次声波”)。
18.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___(选填“”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声呐也是利用它来工作的,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却不用声呐来探测周围目标,原因是___________。
19.学校进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响起,立即有序疏散,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次声波//可听声);医生用的“B超”是______(次声波//可听声),声呐向海底发射。如果经2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声速1500m/s)。
20.如图所示,医院利用B超给未出生的宝宝制作影像。B超是利用________成像;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无法直接听到,因为这种声音的频率________Hz;人们通过监测________来监测地震和台风。
三、解答题
21.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人耳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
(1)快速播放时,相当于把声源振动的总时间____(填“缩短”或“延长”)了。
(2)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原来频率为300Hz的声波,将变成频率为___Hz的声波,此时声波传播速度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以2倍速度播放时才能被听到的声音在正常播放时属于___声波。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至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能在水中产生气泡,
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
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材料二:雪花落水也有声
相信大部分读者看到本文题目,都会认为,它看起来不讲科学而含诗意,要知道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有声波产生,在某年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颜率在Hz到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
材料三:人与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波。
(2)能够清洗物件说明声能传递______;还可以进行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这利用了声能传递______。
(3)下雪天海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雪花落水发出的直音。
答案
1.A
2.D
3.D
4.D
5.C
6.B
7.C
8.C
9.D
10.D
11.
次声波
20
12.不能

13.b
频率
14.次声波
振动
信息
15.音调
响度
音色
听不见
次声波
16.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7.空气
次声波
18.
真空不能传声
19.信息
次声波
1500
20.
高于20000
次声波
21.缩短
600
不变

22.超声
能量
信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