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4 23:0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C.老师讲课时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D.声不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2.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目的是验证(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停止振动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声的回音
4.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  )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
5.钓鱼的人都知道,在河边不能高声讲话,否则会把水中的鱼惊跑,鱼能听到声音是由于
A.空气传递了声音
B.水传递了声音
C.空气和水传递了声音
D.鱼竿传递了声音
6.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弦柱
C.空气
D.琴弦
7.如图所示,老师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说明(  )
A.声音可以从空气向水中传播
B.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
C.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D.声音在水面发生了反射
8.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上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水→鱼
B.空气→水→鱼
C.水→鱼缸→鱼
D.水→鱼
9.运动会上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小华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结果将运动员的成绩记录为12.29秒,那么,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应该为(  )
A.12.29秒
B.12.00秒
C.12.58秒
D.13秒
10.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二、填空题
1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正在发声的小铃铛,当用手把它握紧时,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_____。
12.声音是以_____的形式传播,声音要靠_____传播,平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我们耳朵里。
13.在发生地震或者矿难事故时,埋在废墟或矿井中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水管发出求救信号比直接呼救的效果好,其原因是_____.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_,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在____中则不传声。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____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15.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观察到溅起了水花,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而产生的。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了到人的耳朵。如果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16.用桌子做个小实验.用手轻敲桌子,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能听到敲击声(如图),这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到耳朵的;耳朵离开桌面,也能听到敲击声,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比较两次听到敲击声的大小,可发现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时能量损失比较小。
17.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能听到______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18.如图所示为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由表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选填“大”或“小”)。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_______有关,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物质状态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19.我们做过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②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③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④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⑤用手指轻敲桌面,将耳朵贴在桌面上,比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
实验①呈现的现象表明,发出声音的物体在______;实验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支持这一判断;根据实验④的现象,我们可以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就不能听到钟罩内闹钟发出的声音,从而得到结论:______不能传声。实验______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提供水可以传声的证据。
20.小宇对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过了4s听到山崖反射的回来的回声,则山崖到小宇的距离为______m(当时的气温为15°C)
三、解答题
21.如图,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的传声效果更好;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棉的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2.某同学猜想声音的传播速度可能与温度、介质和振动的频率有关,为了探究影响声速的因素,现将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一、表二、表三中。
表一:
在空气中
温度/℃
声速/米每秒
0
330
15
340
30
349
100
386
表二:
在气、固、液体中(0℃)
介质
声速/米每秒
氧气
316

1500

3160

4900
-5000
表三:
在15℃空气中
频率/Hz
声速/米每秒
2000
340
1000
340
500
340
256
340
(1)分析比较______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声音在温度相同的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2)分析比较表一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______;
(3)分析比较表三中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可得:______。
答案
1.A
2.A
3.C
4.C
5.C
6.D
7.C
8.B
9.C
10.B
11.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2.声波介质空气
13.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4.


340
真空
0.1
15.振动
空气
不能
16.桌子/固体
空气
桌子/固体
17.两
钢管
空气
18.小
温度

19.振动

真空

20.680
21.固体
用金属丝
振动
22.表二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声音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传播,声速与振动频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