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课时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分子热运动课时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4 23: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分子热运动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对于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静置后酒精和水的总质量变小
B.静置后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小
C.静置后液面下降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D.液体都变红表明只有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装修房屋使用的人造木板黏结剂中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甲醛,所以新装修的房间不宜马上入住。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这是由于甲醛(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决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都要有自我防控意识.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照片.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分子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温度越高,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6.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一根细棉线一拉就断,而一根细铁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不是由分子组成的
B.棉线的分子之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C.棉线的分子之间的引力远小于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D.棉线的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
8.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自然景观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春天,护城河畔柳枝摇曳
B.夏天,大明湖面波光粼粼
C.秋天,植物园内金桂飘香
D.冬天,千佛山上大雪纷飞
9.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空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运动。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乙、丙两图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10.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1.在抗击新冠状肺炎的战斗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用的措施或用到的器械,许多都利用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利用连通器原理
B.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是分子的扩散现象
C.测量体温的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D.用电蒸锅蒸煮医疗器械,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二、填空题。
13.物质中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情况跟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
14.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少了,表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
 
 ;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力。
15.为防止疫情反弹,进入学校大门必须进行测量体温。目前使用的一种测温枪可以快速对进出人员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测量,这种测温枪利用 
 进行工作,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刚进入教室会闻到消毒酒精的味道,这是因为: 
 ,25毫升的水和75毫升的酒精配制酒精消毒液时发现消毒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是因为 
 。
16.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选填“大”或“小”)。装有弹簧的签字笔,笔尾向下竖直放置,下压弹簧,突然松手,签字笔会被弹起,说明压缩后的弹簧具有
 
 势能。
17.一滴红墨水滴在水中散开,这个现象叫做
 
 现象。说明分子
 
 。
18.为了减少新装修的房子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可以采取在 
 (填“夏”或“冬”)季来临前装修完,因为夏季气温升高, 
 加快;装修完后再搁置一段时间,并注意加强通风措施。
19.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至今,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需要佩戴N95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品,因为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
 
 (选填“相同”或“不同”)。
20.古人有许多咏梅的佳句,其中宋代?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广为流传。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其中远远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是因为: 
 。
21.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0表示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时,F表现为吸引力,当两个分子非常接近时,F表现为排斥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与
 
 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间的F斥和F引随都r的增大而
 
 。
②有关分子之间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排斥力或吸引力
B.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排斥力
C.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吸引力
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22.2019年6月23日,我省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兰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标志着我省正式进人“地铁时代”。如图所示,小丽乘坐新地铁,她发现地铁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这是因为“异味”物品的分子发生了 
 现象,充满了整个密闭空间,影响其他乘客;地铁启动时,她看见墙上的广告牌快速向后飞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
三、实验探究题。
23.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
 
 。
(2)如图乙所示,小宇先后将50mL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 
 。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选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3)如图丙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 
 。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
 
 (选填“拉伸”或“压缩”)。
24.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选填“热水”或“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得出的结论是: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实验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4)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那么,除了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物质的 
 相同。
四、解答题。
25.小明跟爸爸去长江游玩,看到江水流的很快。小明说:“看,水分子运动得真快。”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26.如图所示是在武汉市疫情防控期间,消毒车为街道喷洒消毒液的情景。请结合你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消毒车匀速行驶时,动能如何变化?
(2)喷出的消毒液为什么继续向上运动?
(3)空气中会长时间弥漫消毒液的气味是一种什么现象?
13.1
分子热运动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D;
5.B;
6.D;
7.C;
8.C;
9.B;
10.D;
11.A;
12.A;
二、填空题。
13.温度;剧烈;
14.间隙;引;
15.红外线;3.0×108;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空隙;
16.大;弹性;
17.扩散;在不停地运动着;
18.夏;扩散;
19.不同;
20.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1.分子的距离;斥力;减小;D;
22.扩散;地铁;
三、实验探究题。
2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水;细;分子间有引力;拉伸;
24.热水;温度;控制变量法;不能;温度;
四、解答题。
25.答:小明说法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分子的运动看不见,只能通过扩散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江水流的很快说明有位置的变化,是江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小明说法错误。
26.答:(1)在速度一定时,质量减小动能减小。消毒车匀速行驶时,速度不变,但随着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和消毒液的总质量减小,所以消毒车的动能减小;
(2)喷出的消毒液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上运动;
(3)街道喷洒消毒液后,空气中会长时间弥漫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消毒液分子无规则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