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在操作、观察、归纳、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意识,培养研究问题的规划能力和反思意识。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积累研究分数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1.出示情境:王芳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围巾米。
提问:根据这条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2.追问:如果要算王芳3小时织多少米,怎么列算式?(板书:×3)
要算小时织多少米?又该怎样列算式?(板书:
×)小时呢?(板书算式:
×)
3.提问:×3,是我们刚刚学过的分数乘整数,得多少?。下面两个算式与它有什么不同?
4.引出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理解意义,初步体会算法。
1.用画图的方法研究×。
(1)规划研究方法和步骤
1.谈话:对于分数乘分数这样一个新的有关分数的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进行研
究呢?(生回答:画图)
2.
追问:怎么想到画图这个方法的?
过渡:真会思考,从以前的学习经验中想到了研究新问题的方法。我们就从画图开始今天的研究。
2.提问:用画图的方法研究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⑵同位合作画图。
⑶展示交流。
学生反馈: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了1份,就表示出了。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再取1份,就是的。
⑷对比分析画法。
不管怎么分,分的过程是一样的,现在把分的过程再细化些,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图的过程。
⑸演示课件,规范过程,明晰意义,初步感知算法。
⑹板书得数。×=
2.自主用画图的方法研究
×
。
⑴谈话:画之前,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自己动手画出来。
⑵自主画图。
⑶展示交流。
提问:这是谁的,怎样看出?
⑷板书得数。×
=
。
3.共同研究×
。
课件出示:李丽每小时能织米,小时织多少米?
列式:×
。
(1):提问:要画图表示×
,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生说师课件演示画图过程。
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课件显示)
(1)提问:×表示求的是多少?×表示求的是多少?×表示求的是多少?
(2)总结:一个数乘分数,实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猜想算法,理解算理。
1.猜想算法。×
(1)过渡:画图的方法好,但也有局限性。其实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老是停留在画图上,还得要探索一种更有效、更通用的方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生: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
(2)提问:如果按照这个猜想,那×应该怎么算呢?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还得需要验证。
2.初步理解算理。
(1)出示: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初步理解算理。
(2)提问:总共分了几份?你是怎么知道的?
3.巩固算理。
课件演示:先表示出5/8,再表示5/8的3/7
4.明晰算理。
(1)提问:回想我们的验证过程,想一想,分母相乘实际是算的什么呢?分子相乘又是算的什么呢?
(2)总结:分母相乘→一共分了多少份
分子相乘→最终取了多少份
5.得出结论。
板书: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相乘作分子。
四、巩固练习。
1.练习:×,×。
2.初步理解约分的算理。
五、回顾学习过程,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1.回顾学习过程。随着学生的交流过程,将每个环节的关键词
—
—“举例→猜想→验证→结论”板书于相应位置。
2.
提升数学方法。数形结合
(1)
(2)
(3)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