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18:3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2021.9.24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愚公移山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列子》,今本8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道家重要典籍。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七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宿
(一
宿
宿
营)




国)


(边
塞)

chú

dǎo
xiù
xiǔ

zhòng
zhōng

sài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①忧:担忧。
②崩坠:崩塌坠落。
③亡:无,没有。
④所:……的地方。
⑤寄:依托,依附。
⑥废:废弃,丢下。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一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①彼:他。
②之:助词,的。
③因:于是。
④往:前往。
⑤晓:开导。
⑥之:代词,他。
⑦耳:罢了。
⑧处:地方。
⑨若:你。
⑩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什么。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①其:那。
②果:果真。
③当:应当。
④者:……的人。
⑤宿:星群。
⑥只使:即使。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聚集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①奈……何:拿……怎么办。
②坏:崩坏。
③充塞:充满,塞满。
④四虚:四方。
⑤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⑥终日:整天。
⑦行止:行动,活动。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地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①舍:同“释”,解除、消除。
②大:非常。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2.连词成句
1.字字落实
3.文通句顺
1.我们如何看待杞人的忧?




杞人无端地担心天崩地陷,自己无处可居,于是寝食难安。杞人当然是可笑的,那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可笑的想法呢?
主要是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他把天空看作一块大石板一样的物质,因而担心它碎裂崩塌;他又忽视了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为了一件未发生的事而操心。而经过他人的开导之后,才“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2.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忧?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新唐书·陆象先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杞人忧天”本来确实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是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




本文是一篇寓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现代汉语词典》
我们学习寓言时,必须要关注的有:
(一)故事本身
(二)教训与劝导的意旨




1.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
2.推荐阅读:
(1)《杞人忧天》(完整版)
(2)周国平《杞人是一个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