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 课件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 课件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5 10: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学习目标:








、原




,一























,并






























系。












力。
学习重点:
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扩散现象。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如何了解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一、物质的构成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看到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实验观察1
气体之间
二、分子运动
上面是空气,下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放在下面是为了排除重力对实验影响。
现象:几分钟后两瓶都变成了一样的颜色。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造成的,而不是物体运动。分子运动肉眼是看不到的。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实验观察2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液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一个月(30天)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书上材料
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常温下5年时间,它们互相渗入1mm深。
分析这三个例子


状态


1
空气和二氧化氮
气体
几分钟
2
水和硫酸铜溶液
液体
30天
3
金和铅
固体
5年(1mm)
结论:
1、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都能进行扩散现象;
2、气体之间扩散速度最快,液体之间扩散速度慢点,固体之间扩散速度最慢。
二、分子热运动
解释现象:为什么刚炒的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到香味?
  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实验观察3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拓展延伸
当r=r0,引力
=
斥力。
当r>r0,引力
>
斥力。
当r<
斥力。
当r>10r0,无作用力。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物理方法小结
四、分子运动理论
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课后作业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课后作业
C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课后作业
D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课后作业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4.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课后作业
C
5.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课后作业
D
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课后作业
C
7.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拄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课后作业
A
8.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这是
现象,该现象说明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 
 
,说明
 .
课后作业
引力
斥力
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减小
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9
.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 
 ;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 
 .(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课后作业
蒸发
沸腾
10.寒冷的冬季用潮湿的手摸放在户外的金属管,手会“粘”在上面,这是由于手上的水份遇冷后结成冰,使分子间
增大.
课后作业
作用力
11.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列现象相对应的是:②______
、③
_______、④
_______(以上三空选填如图中的字母代号即可).
课后作业
C
A
B
12.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
 
 .
课后作业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13.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课后作业
30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14.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
课后作业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大于
精英题库
15.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2)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ad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be
分子间存在引力
16.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一侧的有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说明
 .其中棉线的作用是 
 .
课后作业
分子间存在引力
证明引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