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2021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新文化运动后期,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
A.毛泽东
B.李鸿章
C.康广仁
D.李大钊
2.(2021山东潍坊中考)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
(
)
A.辛亥革命发生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十月革命影响
D.学生爱国运动高涨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2021甘肃天水中考改编)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是
(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中共一大的召开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21湖南邵阳中考)如果你想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前往
(
)
A.南京
B.长沙
C.广州
D.上海
5.(2021独家原创试题)红船静静泊在湖心岛的堤岸旁。烟云雨雾中,代表们围在船舱中央的一张八仙桌旁,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两个文件。下列关于这次会议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
A.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D.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
6.(2021辽宁营口中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7.(2021北京中考节选)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材料二
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国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
-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2)以下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示意图。依据材料二,说出促成以下各阶段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
①1920年,《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
②1920年,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
③1921年,北京共产党小组的邓中夏等人在长辛店给工人开办劳动补习学校。
④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重视工人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提出用革命手段实现奋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8.(2021吉林白城大安期末改编)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武昌工人罢工
C.五四运动
D.上海工人罢工
9.(2021山东济南济微教育集团月考改编)中共成立后,集中领导了全国的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使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
A.必须搞武装斗争
B.要坚持党的领导
C.必须建立根据地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史料拓展全练
拓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史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3)根据史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年模拟全练
11.(2021广东深圳盐田外国语学校期末,15,★★☆)新闻事业的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下列图片,是中国近代进步的报刊,它们在当时着重宣传
(
)
A.“自强”“求富”的主张
B.维新变法的主张
C.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12.(2021山西大同阳高二中第二次月考,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3.(2021湖南永州宁远期中,19,★☆☆)“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年中考全练
14.(2021广东中考,14,★★☆)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至“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15.(2021河北中考,13,★★★)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
)
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黄兴
D.陈独秀李大钊
16.(2021四川雅安中考改编,3,★★☆)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
)
A.蔡元培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核心素养全练
17.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栏目,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时空观念时代召唤】
(1)图片所示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史料实证—开天辟地】
材料一
本党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共一大决议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的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决议
(2)中共一大决议和中共二大决议在革命对象上有何不同?
(3)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对象的认识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
【唯物史观—焕然一新】
工友们!无产阶级呀!为争自由而战呀,为争人格而战呀,为争我们切身的利益而战呀!弟兄们!无产阶级呀!努力呀,奋斗呀,冲锋呀,前进呀!
-《京汉铁路总工会全体工人罢工宣言》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局势起了怎样的影响?这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能力全练
1.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C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1918年12月,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故选C。
3.B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标志,③排除。①②④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故选B
4.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B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故选B。
6.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据材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可知,这是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7.[答案]
(2)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
(3)③;④
[解析]
(2)作答时应明确材料二中的“俄国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1919年的反帝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
(3)③体现了重视工人教育,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用革命手段实现奋斗目标。
8.A
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9.D
根据所学可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故选D。
史料拓展全练
10.[答案]
(1)民族危机、社会危机严重;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2)1921年。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
(1)从史料一中“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可以获取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民族危机、社会危机严重;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2)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据史料二归纳即可。
三年模拟全练
11.D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劳动界《劳动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故D正确。
12.C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题干中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故选C。
1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五年中考全练
14.B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资本家一词使用的频率增多,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选B
15.D
本题考查学生从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活动及作用的能力。从题干中可知,“这些人”的主要活动是“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故选D项。曾国藩、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排除A、B、C三项。
16.D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核心素养全练
17.[答案]
(1)图1: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图2: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将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将军阀和帝国主义作为革命对象。
(3)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
(4)影响: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解析]
(1)图1中的《劳动界》《劳动音》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图2说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将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将军阀和帝国主义作为革命对象。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