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7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正确认识这些生字。书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节。
3.学习掌握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积累课文的语句。
2.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积累词语,引入课题
1.借助画面,回忆积累,随机理解“初冬”。
2.了解初冬常见的自然现象,随机复习“雾”的书写。
3.看图说话、读句,随机理解“白茫茫”。
(出示句子)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1)指导朗读“白茫茫”。
(2)齐读句子。
4.继续看图说话,激发阅读兴趣,并揭示课题。
(1)看图(郊外的雾景)说话: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样?
(2)交代学习任务并揭示课题。
二、阅读描写“雾中景色”段落,学习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
1.读课文,借助插图理清脉络。
2.交流出示2、3节,指名朗读。
3.再读2、3节,圈划词语,了解写作顺序,随机理解“不耀眼”。
(交流板书)
远处 望不见
近处 看不清
高处 (天空中)不耀眼
点拨顺序:如果说这里是远处、近处,那太阳是——?
随机理解词语:“耀眼”的意思就是光线强烈、刺眼的意思,一点也不耀眼就是一点也不——(刺眼)。
4.师生配合读2、3节,再次体会写作顺序。
板书:雾中
5.引导辨析“望不见、看不清”,体会作者用词恰当。
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小结。
6.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按顺序看图说话。
(1)同桌背诵积累。
(2)按顺序看图说话。
(媒体)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三、阅读描写“雾后景色”的段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具体
1.出示“雾散了”的句子,辨析同音字“芒、茫”。
(媒体插图:渐亮)出示:雾慢慢地散了,太阳才射出光芒来。
(媒体词语)光芒、白茫茫
(板书)耀眼
(板书)望得见 看得清
(1)现在谁能用“望得见”和“看得清”来说一句话。
(2)课文第5节就是这样写的。齐读第5节。
3.引导学生按顺序看图。(由近到远)
4.自读第6-8节,整体感知内容。
5.生交流,随机学习生字“柏”。
板书:
收白菜
柿子像……
黄叶厚(“厚”这个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师范写)
松树、柏树绿(“柏”的读音)
6.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说具体。
(1)(出示图)抓住动作把收白菜说具体。
(2)朗读积累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把柿子的美说具体。
(3)模仿课文,运用比喻,把树林里的景色说具体。
(出示:)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_________。只有松树和柏树不怕冷,像_________,它们还是那么绿。
7.小组合作,把雾散后的画面内容说具体。
小组练习,指名说。(说的时候要注意按顺序交流)
四、引导质疑,激发拓展阅读的兴趣
课堂总结
在学了课文描写雾中的景色,我们学会了看图按顺序把内容说清楚。在学习描写雾后的景色时,我们更是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画面内容说具体了。
作业设计
今天回家,你就可以选择雾中或雾后的景色,说给家长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