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这样的晨曦,适合读你。
一湾秀水,一黛青山,
在那藕花深处,我读到了你的笑意。
柳眼梅腮,诗情酒意,
在那缱绻的话语中,我读到了你的娇嗔。
红藕香残,轻解罗裳,
在那月满西楼时,我读到了你的希冀。
······
读
你
【
】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准确把握“愁”的内涵。
——李清照
走近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语言清丽婉转,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
汴京成婚。婚后两人情投意合,共赏文物。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
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
世。此时李清照46岁。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孤苦飘零。
1132年: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要求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
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概括李清照一生的遭遇
结婚
亡国
颠沛流离
夫死
再嫁
离异
入狱两年
凄凉的死去
【
词人生平
】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
词风——凄婉哀怨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①听准字音,想象画面。
②用心聆听,感受情。
一、初读·感知“愁”情
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鉴赏探讨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一)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味:叠字的妙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失望
难过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悲凉
感情
悲伤
忧愁
开头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
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2.
强调词人的情感
(二)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意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
诗歌鉴赏方法之二:(高考链接)意境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营造了什么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一
般
表
达
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
,表达了……的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鉴赏探讨
词人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淡酒
秋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合作探究
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哪些诗句中接触过?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
结论:
酒是“愁”的象征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风渲染愁情。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结论:过雁象征怀乡和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结论:梧桐——悲凉、孤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无边丝雨细如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淡酒——借酒消愁
过雁——离愁、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
梧桐——孤独、寂寞
秋风——渲染愁情
细雨——哀伤﹑愁丝
丧夫之痛?
颠沛之苦??
亡国之恨
为
何
生
愁
?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添愁、助愁
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诗歌鉴赏的方法
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
2、通过意象来营造氛围表现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课堂小结
效果检测: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醉花阴》
《声声慢》
闺怨之愁
寂寞
孤独
家国之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流离之苦
考点链接
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
,
。”句子,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赏读·体味“愁”
境
聆听音乐
布置作业
按照今天课堂上鉴赏诗歌的步骤,品读李清照的《武陵春》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