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海那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海那边》是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生动,语言优美。课文中三只小螃蟹又看到的“又大又圆的太阳”、“一艘白轮船”和“升起的月亮”,联想到大海那便是“太阳的家”、“美国”和“月亮的故乡”。
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快乐的学习,主动识字。
3.课堂要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有选择性的学习。
4.课后拓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玫、瑰、钳、滩、粉、赛、备、漆”8个生字,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运用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能带着问题,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媒体出示:配有波涛声的美丽的大海)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了大海边,大家高兴吗?那,面对大海,你想说什么?
生:大海上的海鸥呀,你快飞下来和我一起玩吧!
生:沙滩上的贝壳可真多呀!我要把它们带回教师给同学们一起看看。
师:你真是个有心的好孩子!
……
2.师:(出示:三只小螃蟹)瞧,来了三只小螃蟹,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生:嗨,你们好!
师:他们正张着嘴讨论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课文动画)
3.生:他们正在讨论大海那边是什么。
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52大海那边)齐读课题。
[创设大海的情境,播放课文动画,缩短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期待,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师: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故事,打开书自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
3.师:字宝宝可等不及要和你们见面了,请小组合作,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合作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找找朋友)
5.交流:
生:我知道“寒冷”的“寒”去掉两点加上“贝”就是“比赛”的“赛”。
生:我还知道“出塞”的“塞”去“土”加“贝”也是“比赛”的“赛”。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滩”,“氵+难=滩”;生:“海洋、波涛”都有“氵”。
生:我用写一写的方法记“漆”
……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的好孩子!
[在教学中学生字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后,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出学习难点,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难点,并能想出独特的记忆字形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往花去整堂课的大半时间来一字一字地教,一字一字地学,学生学得无精打采,老师更是讲得口干舌燥的识字教学旧模式,为我的识字教学带来了活力;还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
三、自由选读,理解内容
1.师:和字词宝宝打完招呼,让我们回到课文,轻轻的读读。
2.生:自由轻轻朗读课文。
3.师:现在就请你选最喜欢的小节大声的读一读。
3.生:自己选读。
4.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随机出示:课文3、4小节及练习(早晨,小螃蟹看到________,认为海的那边是________。)
随机出示:课文5、6小节及练习(中午,小螃蟹看到________,认为海的那边是________。)
随机出示:第7、8小节及练习(傍晚,小螃蟹看到________,认为海的那边是________。)
5.让我们一起再把课文读一读。
[文章生动形象,语句优美,因此采用“自由选择——加强朗读——指导朗读”的学习法,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大大提高。本环节中的小螃蟹对大海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后拓展,合理想象
1.师:媒体出示有波涛声和海鸟叫声的大海画面,我们就站在大海边,比上眼睛,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师:现在,你也是一只小螃蟹,爬到你好朋友那边讨论讨论。抽生交流。
3.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螃蟹,你们眼中的大海那边多神奇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这句话道出了想象力在获取知识中的重要作用。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创设情境,巧设疑问,以“大海那边到底是什么”为题,引发学生展开想象,既活跃了写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