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
九年级
语文
赵爽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诵读体会音韵美
2、品读、体会意境美
3、体会心理变化、理解作者情感
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
识记字音字形
感悟诗歌,体味诗歌的音韵美并背诵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词引领豪放一派,豪壮雄浑,其诗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新”。
主要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即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文学体裁
词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汉族民间的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截然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格式是一个词牌。但是,由于同一个格式有时有若干个变体,所以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因为各首词的词题不同,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有词题。曲调。
诵读诗歌
诗歌音韵之美(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并背诵)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二课时
品析古诗的意境美
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
诗歌意境之美
1、先自己根据注释翻译古诗
2、十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选出最优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熙宁九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宫阙:宫殿
夕:晚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窗户。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何事:为什么。
长向:偏偏在。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只。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
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根据翻译的内容,齐读上片思考
(1)中秋的月亮是什么的象征?人们赋予它什么感情?
(2)作者是否正面描写了明月?诗人由美好的月色想到了什么?
(3)作者喜欢人间还是喜欢天上?哪句词表现出来的?
(1)月亮是团圆的象征。人们喜爱、歌颂中秋月圆,祝愿一家人团聚、人人幸福。
(2)没有写皎洁的明月,没有写皓月当空,想到了天上的宫阙。
(3)喜欢人间,“何似在人间”表达对人间的赞美。
上片讲了什么内容?表现出了什么?
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表现出作者想摆脱现实,忘掉一切,“天上”暗指朝廷,但是他不愿忍受朝廷的勾心斗角,最后诗人想通了,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了消极的态度。
阅读下片,思考问题
“转、低”表示月亮的运动,实则表示什么?
表示作者赏月的时间很长,月已西斜,表现作者对弟弟的思念
怎样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响别时圆”?
道是无情却有情,恨人生不得志,恨月圆人不圆,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下片讲了什么内容?
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合作探究
通过分析整首诗思考作者是否一直陷入深深的痛苦?
人生的聚散离合就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悲伤,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以及对于家人美好的祝愿。
“高处不胜寒”这句话的表层和深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这句词表层指: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
深层次的含义指: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经受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表层含义和深层
含义分别是什么?
这句话的表面含义:个人的悲欢离合变化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
深层次的含义是:月亮的阴晴圆缺,犹如人的
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叹息和悲伤了,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洒脱旷达的一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只要人能平安幸福,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这是词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自我宽解。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这首词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烦,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主题思想
学后感悟
感悟:一个人,无论面临怎样的逆境和挫折,都要以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来对待生活,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明白:逆境过后是顺境,冬天过后是春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板书
望月问天(写景)
上阕
想象:明月→宫阙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水
热爱祖国
乐观旷达的生活
调
下阙
怀人问月(抒情)
歌
联想:月圆→人合
头
议论升华
富有哲理歌
古词新唱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还表达出了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请同学们回家学习这首词曲,唱给你的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