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师课时备课
学科:
地理
年级:八
学期教时总编号:13
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共1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3.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教法学法
1.启发诱导法、读图分析法、分组教学法。2.读图分析、讨论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的含义2、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2)地质灾害:二、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其原因三、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的措施及其方法
教学过程
估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播放视频看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并提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1.
学生根据经验回答知道的灾害,说出了解地震
灾害带来的危害2.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5
自
主
学习合作交流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2.提示: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加上灾情才是自然灾害二、我国自然灾害频繁3.提示:看图2.48-49分析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地区完成58页活动题。(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4.画表格,补充总结完一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后,补充说明这种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在这个地区的原因.三、防灾减灾5.我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需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阅读课本58页到59页,找出来。6.遇到地震泥石流该怎么办?强调要了解一些有效避灾的方法,增强灾害自救能力。
学生看书回答,找到自然灾害的内涵,满足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学生完成55页活动题,并回答。前后桌讨论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讨论后四个组选出代表发言,阐述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背诵记忆学生看书回答我国在防灾减灾中取得的成就。从四幅图总结出防灾减灾的环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非常开心快乐)。
23
展示共建自我提升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内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相互点评和矫正指导学生自主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
以小组推荐的方法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交流、辩疑自己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9
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同步》上的有关题,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核对答案投放能力提升题,指导学生拓展延伸提高
完成有关的题,并在班内进行展示,纠正答案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解答能力提升题
8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