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期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2.2
汽化和液化》同步强化训练(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60
℃的水,正在沸腾中
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冬天户外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2.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下面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提高了水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3.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逐渐升高
B.迅速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4.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5、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B.蒸发放热,沸腾吸热
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D.蒸发有致冷作用
6、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
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
7、下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答案:C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8、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沸点升高了
?B.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的气压降低了
?C.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了
?D.这两次水的沸点相同
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煮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
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温度
C.稍后沸腾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10.加快液体蒸发的措施有: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洗手间装的热风干手器(如图),利用了几种方法加快了水的蒸发(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1.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
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
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
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12.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
100℃时,水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13.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
D.等于26℃
14.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降低水温,减慢馒头的变熟,使馒头更美味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是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5.已知氧的沸点是-183
℃,氮的沸点是-196
℃,氦的沸点是-268.9
℃.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逐渐降低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无法确定
16.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B.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
D.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17.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18.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19.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20.星期天,小芳在家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她觉得锅里的水放少了点,于是又往锅里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的少)。将水再次烧开。如图中能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0分)
21.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发烧病人的额头为他降温,这利用了酒精在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_(填“吸”或“放”)热.
2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23、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24、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是:水蒸发的快慢与 ?
是否有关。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5.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对应图线
(a/b/c/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甲/乙)所示。
26.在夏天,狗常常把舌头伸出来散热,这是因为 ;刚从泳池上岸时较冷,一阵风吹过甚至会冷得发抖,这是因为 ;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如图5)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 的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27.“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_
(填“会”或“不会”)沸腾。
28.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如图是气泡在水中上升的两种情况,则图____(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9.如图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两幅漫画,“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她是通过____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他是通过阻止给水继续____的方式止沸的.
30.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只有当__________________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三.解答题(共40分)
31.(6分)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速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方案如图D所示,控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同,改变液面附近空气流速,观察液体蒸发快慢,得出结论.
32.(8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第3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___.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
33.(8分)如图所示,是某验小组在做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中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3)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该实验小组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4)实验小组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得出水沸腾条件:________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4.(6分)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的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如图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器材除B中有未剖开的胡萝卜,其余的均已剖开)
(1)这四次实验中,实验________可验证猜想①是正确的,D的验证猜想是________。
(2)小军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使我们认识到,生活中要使蔬菜保鲜,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35.(12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中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图乙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丙则表示水沸腾前的是________图。
(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丁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__。
(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知道了水沸腾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60
℃的水,正在沸腾中
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冬天户外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答案:D
2.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下面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提高了水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答案:D
解析: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因此提高了水的温度,吹出的风又加快了空气流动,人在干手时,都是把手张开的,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3.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逐渐升高
B.迅速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C
4.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答案:B
5、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B.蒸发放热,沸腾吸热
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D.蒸发有致冷作用
答案:B
6、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
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
答案:A
7、下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 C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答案:C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8、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沸点升高了
?B.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的气压降低了
?C.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了
?D.这两次水的沸点相同
答案:B
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煮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D )
A.同时沸腾
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温度
C.稍后沸腾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答案:D
10.加快液体蒸发的措施有: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洗手间装的热风干手器(如图),利用了几种方法加快了水的蒸发(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解: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把手伸开,吹出的风也会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故选:A。
11.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
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
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
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答案:D
解:A、从图中看出,b液体的沸点高于c液体的沸点。如果b、c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时,在沸腾前b液体的温度升高得快,说明b液体的比热容小,即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故A正确;B、从图中看出,b液体的沸点高于c液体的沸点,故B正确;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从图中看出,a液体和b液体的沸点相同,故C正确;D、从图中看出,a液体最先沸腾,b液体后沸腾,如果它们是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后沸腾的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长),根据吸热公式可知,b液体的质量要大,故D错误。故选:D。
12.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
100℃时,水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答案:B
解:A、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时100℃,持续吸热,才会沸腾,故C错误;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
13.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
D.等于26℃
答案:B
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低于26℃;随着酒精迅速蒸发完毕,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实验室内的温度相同,即等于26℃。故选:B。
14.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降低水温,减慢馒头的变熟,使馒头更美味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是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答案:C
解:水沸腾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妈妈蒸馒头开锅时,达到沸点;为了使馒头蒸熟,需要继续加热,但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故选:C。
15.已知氧的沸点是-183
℃,氮的沸点是-196
℃,氦的沸点是-268.9
℃.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逐渐降低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无法确定
答案:A
16.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B.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
D.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答案:D
17.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答案:D
18.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答案:B
19.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答案:D
20.星期天,小芳在家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她觉得锅里的水放少了点,于是又往锅里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的少)。将水再次烧开。如图中能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原来水吸热升温,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她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结合图象可知A正确;在BCD图象中,第二次水的沸点与原来水的沸点不同,故BCD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31分)
21.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发烧病人的额头为他降温,这利用了酒精在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吸__(填“吸”或“放”)热.
【答案】汽化_
吸
2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答案】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而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加快了酒精的蒸发,而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小;而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只是加快温度计周围的空气流动而已,不能起到改变玻璃泡温度的作用,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不变。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而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23、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答案】小红?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4、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是:水蒸发的快慢与 ?
是否有关。
【答案】温度
解析: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另一块不加热,说改变了水的温度,而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的空气流速一定,因此是探究的是水蒸发快慢和液体温度的关系;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5.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对应图线
(a/b/c/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甲/乙)所示。
【答案】c;甲
解(1)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则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变长,但水的沸点不变,所以对应图线是c;(2)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到水面破裂,如图甲所示。故答案为:c;甲。
26.在夏天,狗常常把舌头伸出来散热,这是因为 ;刚从泳池上岸时较冷,一阵风吹过甚至会冷得发抖,这是因为 ;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如图5)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 的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答案】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通风
27.“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
6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_
(填“会”或“不会”)沸腾。
28.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如图是气泡在水中上升的两种情况,则图____(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答案】甲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9.如图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两幅漫画,“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她是通过____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他是通过阻止给水继续____的方式止沸的.
【答案】降低
加热
30.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只有当__________________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答案】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
三.解答题(共29分)
31.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速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方案如图D所示,控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同,改变液面附近空气流速,观察液体蒸发快慢,得出结论.
【答案】表面积
A
C
液体的温度
液体表面积
3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第3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___.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
【答案】(1)自下而上
(2)96.(3)98;小.(4)98
.
33.如图所示,是某验小组在做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中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3)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该实验小组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4)实验小组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得出水沸腾条件:________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自下而上(2)A;小水滴(3)98(4)达到沸点;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34.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的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如图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器材除B中有未剖开的胡萝卜,其余的均已剖开)
(1)这四次实验中,实验________可验证猜想①是正确的,D的验证猜想是________。
(2)小军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使我们认识到,生活中要使蔬菜保鲜,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答案】(1)A;③(2)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的快慢与它们所处的温度、表面积大小以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3)将蔬菜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冰箱
3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中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图乙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丙则表示水沸腾前的是________图。
(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丁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__。
(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知道了水沸腾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2)减小加热水的质量;用热水加热(3)b
(4)B(5)(6)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解析】【解答】(1)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2)适当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都可以减少水的加热时间。
(3)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c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液体中。故答案为:b.(4)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A是沸腾时的情景.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B是沸腾前的情景.故答案为:B.(5)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故答案为:
(6)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要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2)减小加热水的质量;用热水加热;(3)b;(4)B;(5)见上图;(6)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图6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