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6 15:4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抚摸(fū)
应和(hè)
酝酿(niànɡ)
B.清冽(liè)
嶙峋(xún)
嘹亮(liáo)
C.干涸(hé)
栖息(qī)
啜泣(zhuì)
D.喉咙(long)
薄雪(bó)
贮蓄(zh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老师宣讲考试规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D.学习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4.默写。(7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
,水
,太阳的脸

(2)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5.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
)(3分)
A.她穿的衣服真漂亮!
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
C.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
D.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
6.综合性学习。(5分)
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2分)
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
提示:豕(shǐ):猪。
(2)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家”是什么。(3分)
材料一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材料二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9题。(8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写一写。(2分)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联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分)
9.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的孤独愁苦。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二)阅读《春(节选)》,回答10~12题。(9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本段写春天的花美。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2分)
11.作者写花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1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着”改成“叫着”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三)阅读《片片蝶衣生》一文,完成13~16题。(10分)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3.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2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5.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B.
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C.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D.
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16.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19分)


(英)爱德华·托马斯
丘陵草原远处,白天与黑夜的空气浸透了忍冬(植物名)和新干草的清香。在这里散步好还是静静躺着也好,是雨好还是日头好,是刮风好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更好,我们还是让一个十二月的审判日来决定吧。
一天,雨下起来,无风,所有的运动都在黑黢黢的天空错综交叉地进行。天空混沌却使大地尽头显得格外美丽,比天空更显明亮。那是因为草地的绿色与丁香在生亮,因为假升麻花的黄色在添彩,因为正在成熟的玉米在随风轻轻地摇曳。然而,到了第二天,太阳早早地热起来。潮湿的干草蒸汽缭绕,散发着香甜。一团团气向南飘去,丝丝缕缕地落进一个山谷。叶繁枝茂的紫杉暖融融如果实墙壁,黏稠的芳香从墨角兰和百里香中释放出来,又被来来往往的蝴蝶扇向四方。在这鲜花和翅膀的金黄与艳紫的热烈映衬下,湿漉漉的云彩正在拥拥挤挤地飘行,穿过蓝蓝的天空,沿着起伏的山头,呈现着融化的冰雪特有的灰白颜色。云团的巨大阴影久久地笼罩在干草上方,在更加暗淡的丘谷里,风把中午前不停滴水的灌木丛吹得沙沙作响。夜过去的另一个早晨,蔚蓝的天空铺着高悬的白净的薄云。几阵强劲的晨风吹过,高空仿佛涟漪粼粼,云波起伏。千军万马似乎一下子停止了激战,而战斗留下的所有残痕一览无余,历历在目。将士们放下了武器,和平在天空是广阔的、雪白的,唯有大地色彩斑斓——瞧瞧风铃草的湛蓝,蕨丛和活跃的荆豆间杂的玫瑰的浓紫,沙地上的欧石椟和毛地黄粉色一片,薄荷花酷似古色古香的丁香,白花锈线菊简直如同泡沫。水边有柳兰的桃红色、飞蓬的淡黄色,丘陵草原有龙胆的浅紫色和岩蔷薇的嫩黄色。在那些小而密的伊甸园里是无边无际的青枝绿叶,这里的荨麻、白芷和悬钩子创造出了那些深深的小路两边斜坡上的每一个夏天。上千只雨燕上下翻飞,仿佛在群山最高处遇上了猛烈的风,掠过那个面向大海的大军营、军营的三座坟墓和苍老的荆棘,俯冲向耸立在下面玉米地、老式院落周围的栗树林。
山上的夜晚别有一番景象。榛树枝儿把低悬的满月破成了一团碎亮点。丘陵地带高高地隆向了明亮的夜空——它们一定是在自己的宁静中向上隆起的,一边还慢慢地吸着长气。月儿吊在半天空,正好悬在丘陵地带那条长长弯线的中央。丘陵上方,一条梯形白云平展开来,云脚下闪烁着一汪宽阔的塘水。丘谷的其他地方则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唯有几盏零散的灯历历在目。近处一块草地沐浴着月光,一眼望去像是一个湖。山上每片湿汲汲的叶子晶莹明亮,使悬在上面的星星黯然失色。
风息了,但是一英里长的树林从它们的叶子上下着雨。弄出了风声,每滴参差掉下的水珠从最近的枝杈坠落,清晰可闻,一种令人神往的声音,仿佛它们在一遍遍泄露阵雨的吻。空气自身沉甸甸的,如同蜂蜜酒多加了紫杉、红松和百里香的芬芳。
17.文章描绘的是何时何地的自然景色?(3分)
18.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文中画线句,做简要的点评。(提示:点评可谈语句的表达效果,可说自己喜欢的理由。)(4分)
19.最后一段中所写的“一种令人神往的声音”,具体指什么?(2分)
20.将选文第四自然段和冰心的《绿的歌》中的一段文字做比较,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①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概括选文和选段的内容。(4分)
②从描写的角度,比较两段文字写景的异同。(6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1.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美无处不有,美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事、景、物,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请以“我发现了
的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感情真挚,文通字顺;③不少于600字。
第一单元测试题
1.B
2.A
3.C
4.(1)朗润起来了
涨起来了
红起来了
(2)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A
6.(1)“宀”是房子,豕(猪)养在房子里,有房子又有猪,就像个“家”了。“家”字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向往。(2)家不等于房子,仅仅有亲人也是不够的,它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
7.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风顺且和,这时一艘小船在大江中平稳航行。
8.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D
10.春天的花美在热烈,美在色彩,美在香味。
11.比喻、排比,把红花比作火,粉花比作霞,白花比作雪,句式整齐和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颜色鲜艳,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2.不好。因为“闹”字不但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的场景,内容更丰富,而“叫”只是从声音方面来写。
13.
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14.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15.
BE
16.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17.夏天丘陵平原的自然景色。
18.作者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晨风吹过后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欣赏美景的愉快心情。
19.夏天树林里的露珠滴落声。
20.①月光普照绿意迎人②相同点:都从视觉(直接或正面)描写景色。不同点:选文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绿的歌》语言朴实,以静态描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