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 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 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5 08: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模型、面积模型和数线模型,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多元表征的操作活动,建立几分之一的分数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实现数概念的扩展。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
引发冲突:
1、
谈话:同学们,平时分过东西吗?这分东西中也有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两位小朋友去郊游带了好多东西,瞧瞧!都有什么?(4个果冻、2包巧克力、1个蛋糕)
2、分一分
4个果冻怎么分?(每人两个);
2包巧克力怎么分?(每人1包)
仔细观察,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就叫什么?(板书:平均分)
3、质疑: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吗?每人分得多少?(一半)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创设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以小华和小丽分一分果冻、巧克力体会平均分,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通过分蛋糕,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一学习过程既自然又流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
活动二、主动建构
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交流:刚才我们把蛋糕怎样分?(平均分 相应出示分数线)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这其中的一份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出示)谁会读?(带读、齐读)
(2)想一想,谁能说说刚才是怎样得到蛋糕的二分之一的?
(3)汇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2、
动手折一折二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蛋糕的,现在你能折出一张纸的吗?
(出示操作要求: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并用斜线把它的涂上颜色。)
(2)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
竖着对折、横着对折、斜着对折,涂色的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
(3)讨论交流:这三张长方形的纸它们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呢?
(4)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3、强化巩固二分之一
认一认:老师还带来一些图形,涂色部分都是图形的吗?
〖借助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学生逐步积累了的基本表象,接着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操作,尝试建构的意义,最后用几个图形及时巩固,说说不能用表示的原因,进一步明析“平均分”的重要。使学生对这一分数的认识逐渐完整。〗
4、过渡认识其它几分之一
(1)(幻灯片出示把一圆平均分成三份的图)这个图形的涂色部分还能用来表示吗?你觉得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2)刚才我们认识了、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5、动手做分数
折一折:拿出桌子上的另一张纸,你想认识几分之一就用你的纸把它折起来,并用画斜线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学生进行操作)
说一说:你用纸折出了几分之一?是怎样折的?(在交流中认识、…)
6、写分数
(1)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分数,这些分数怎么写呢?比如,谁看到老师怎么写的吗?
(2)示范:先写表示平均分的这一横线叫分数线,接着写表示分成的份数叫分母,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子。拿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由研究入手,初步建构起分数学习的模式,过渡到其它分数,然后通过折纸创造分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体会,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活动三、联系实际
应用拓展
1、你们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其实生活中就藏着很多分数,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3、想一想,说一说:由巧克力的图片你想到了几分之一?你还能想到几分之一?)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紧扣新知,既使学生在应用中提升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又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通过富有生活味,情趣性的练习促使了学生人人参与,使学生感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四、全课总结
升华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活中再仔细找一找,想一想,你会发现更多。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