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语文教学资料】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件+测试):乡愁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 语文教学资料】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件+测试):乡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15 09:30:43

文档简介

14.乡愁
知识盘点
1.在下列括号中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邮票 一( )船票
一( )坟墓 一( )海峡
一( )明月 一( )枯井
一( )云霞 一( )乡愁
2.在下面词语后面加上一个词组成短语,每个词语最少组成五个。
小小的
②窄窄的
③矮矮的
④浅浅的
3.解释下列词语。
乡愁——
海峡——
4.诗中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物象,表达了诗人浓重的乡愁,试指出它们各自表示的感情。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5.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有浓郁的抒彩。在朴素、平淡的描写中处处流露出诗人寂寞而愤慨 的情怀。
B.这首诗富有韵律美。全诗四节,每节四句,节拍一致,句式整齐,长短相同,节奏匀称,反复回环又富于变化,读起来娓娓动听。
C.这首诗高度而又凝练地反映生活。全诗不到百字,就把诗人从小到大的思母、思妻、思乡之苦凝结于诗中。
D.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诗人这么多年梦牵魂萦的苦恋,竟然通过小小的物体得以具体生动地反映出来。
阅读在线
阅读《乡愁》,回答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在诗中的横线上选填上恰当的名词。(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7.给第一节诗划分朗读节奏。
8.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乡愁是……邮票”这句诗写了诗人少年外出求学,寄家书以解思乡之情的事。
B.“乡愁是……船票”诗人婚后赴美读书,惟有船票能送他回乡与妻子团聚,以解乡愁。
C.“乡愁是……坟墓”对母亲的思念是浓浓乡愁的一大组成部分,而今母亲已长眠地下,惟有对着坟墓哀思。
D.“乡愁是……海峡”由海岸线的曲折来比喻乡愁的折磨,由海水的深广来比喻乡愁的茫然。
9.选出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诗主题深刻,抒写了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漂泊到孤岛上的游子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情怀。
B.这首诗具有独创的意象,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并列起来,抒发了乡关之思、怀亲之念、爱国之情。
C.这首诗构思精巧,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来结构全篇,层层深入,层层铺垫,在最后一节,才将思念大陆的感情推向高潮。
D.这首诗形式完美,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具有整饬美;相同句式的反复使用,使诗的脉络清楚,具有旋律美;精选的数量词和叠词的使用,低回往复,抑扬顿挫,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阅读下面两首《乡愁》诗,回答问题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 (只、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 (种、点)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 李广田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吧,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吹。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荻。
10.横线上填人的正确的量词。
1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12.笛的形象在两首诗中都出现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中,笛的形象是虚的,作者用笛声的响起来表达月夜对故乡的思念。
B.第二首诗中,笛的形象是实的,作者确实在与故乡相隔千山万水的古城中听到了笛声。
C.两首诗中的笛的形象都是实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形象。
D.两首诗中的笛的形象都足作者思乡之情的象征,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的歌是……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经常被人们与思乡联系在一起,因而诗人的思乡之情总在月夜升起。
B.第一首诗的第一、第二节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是并列的。
C.“故乡的面貌却是……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意思是:故乡的面貌在诗人脑海中的模糊引起了她心中的怅惘,如同在雾中挥手别离,也是令人怅惘的。
D.“雾里的挥手别离”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是形容诗人想起故乡面貌时的心情;另一方面,由“别离”一词引出了下文的“乡愁”。
14.比较这两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表现的都是远离故乡后的思念、牵挂的感情。
B.第一首诗中的笛的声音是“清远”的,第二首诗中的笛的声音则是忧伤的,可见后者所表现的思乡之情更为炽烈。
C. 第一首诗作者赋予乡愁以具体的形象,以丰富的想像力取胜;第二首诗则以写实取胜,作者触景生情,被现实生活中的笛声勾起乡愁,因而联想起故乡的景色、笛声。
D.从抒发的感情上看,第一首诗显得特别细腻,表现出诗人缠绵的情思;第二首诗的感情较为含蓄深沉,乡愁久藏心底,不经意间才从心灵深处泛起,诗人抒发了带有些忧伤的情绪。
拓展创新
15.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
母爱融在乳液里,
吮着它,
香甜甜。
上学后,
母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长大后
母爱藏在枕头里,
枕着它,
爱绵绵。
《乡愁》1.如:枚 张 方 湾 轮 眼 片 段2.(略)3.诗中指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诗中指台湾海峡。4.对家和母亲的思念;对妻子的思念;对母亲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5.A 6.(略)7.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8.D 9.B 10.支 种11.比喻 将看不见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12.C 13.B 14.B 15.(略)(共32张PPT)
欢迎光临指导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四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 《石泊船瓜州》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 愁
〖台湾〗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至今驰骋(chěng)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他也因写乡愁诗而闻名,被称为“乡愁诗人”。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学习目标:
一、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二、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的美。
三、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注意:感情基调、语速、节奏、重音。
读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   
我 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朗读应该注意
感情基调
 语速
节奏(多停顿,不宜读长句)
(忧郁深沉 )
(舒缓 )
/
/
/
/
/
· ·
· ·
· ·
· ·
· ·
★读诗的温馨提示:
一、二节,语速要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啊”读作轻声,相当于“呵”,读出生死离别的伤感;
第四节,音调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一字一顿。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朗读要求:蓄满感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乡 愁 余光中
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   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1、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乡愁萦绕了诗人的一生?
品乡愁
意象就是生动的客观事物,融入作者的情感,加入丰富的联想,就组合成了诗的意境。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乡愁萦绕了诗人的一生?
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
—-
—-
—-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少年清愁
夫妻离愁
丧母哀愁
思归浓愁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新婚离别,思念妻子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国土分裂,为国忧思
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   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托物寄情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意象
绘乡愁
请同学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这几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什么地方?
什么人?
做什么?
想什么?
什么季节?
示例:春意料峭,月冷如霜,疏星静默。少年在一豆灯光下密密麻麻的写着对母亲的思念。烛光摇曳,红色的烛泪坠落在信笺上。“母亲,是你想我而落的泪吗?”千里之外的游子又何尝不想你!李白是“我寄愁心于明月”,少年只能“唯寄愁心于邮票”,让它捎去对母亲的牵挂和祝福!
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一个云淡风轻的夏日里,青年诗人手持一张窄窄的船票挤在船中。岸边的妻子挥手的身影已越来越模糊,诗人的眼睛也模糊了!刚刚分手,诗人的心中已充满了牵挂。虽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如能长相厮守又该多么幸福啊!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诗人终于可以见到母亲时,母亲已经长眠于矮矮的坟墓中了!凄风苦雨中,诗人直挺挺地跪在母亲的坟前,泪水和着雨水流下。冰冷的墓碑上,是母亲慈祥的笑容,可是,他永远无法握住母亲温暖的手,跟她说:“母亲,儿子好想你!”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老人 站在海岸边上,向大陆眺望,大陆的影子隔着海峡似乎隐约可见,却无法到达!
这时候,波浪滔天,正像老人此时不平静的心情!耳边仿佛传来亲人的呼唤,却又被这无情的海浪吞噬!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望大陆
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
余光中 在南京咏《乡愁》
余光中在南昌 腾王阁咏《乡愁》
余光中 在南宁
阔别43年 终回大陆
久别70年 终回故乡
诗人也曾在一次演讲中为自己的《乡愁》非正式地续加了一个第五段。
“未来,
乡愁是一座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例: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久久伫望的身影。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__________。
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拓展迁移
小结
内容小结:
这首叙事诗,通过四个事物,描绘人生四个场景,抒发了诗人无限的乡愁以及更为崇高的爱国深情。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