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5 10:4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古代印度___
设计者:_
__
单位:
_
审核者: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文明历程;掌握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2.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办法。
学习重点
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学习难点
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备注
教学导入大河流域产生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除了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以外,还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印度是中国的邻国,中国很早对印度就有了解和接触,我国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叫做印度。印度的文明是从何时开始,又有哪些文明成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印度来探索吧。
教学探究第一学程:学习任务: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主问题1.
自然环境对古代印度有什么影响?古印度文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结合问题要求,自学课本第一目。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小小组讨论交流,并提问相关知识点。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本学程比较简单,不用展学环节。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识记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问题1预设答案:答案提示:古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充沛的河水为文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答案提示:①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出现于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这些文明一度繁荣,但后来因不明原因衰落。②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并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些小国家。③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第二学程:学习任务:
森严的种姓制度主问题2.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几个等级?各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种姓制度有哪些特征?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印度的种姓制度。写到笔记本上。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1、组长主持。做好角色分工,组内互学。2、组长汇总意见。分配汇报任务,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基于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主问题2预设答案:答案提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最高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答案提示: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教师总结:种姓制度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第三学程:学习任务: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问题3.佛教的创立及传播。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将答案写到导学单上。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学生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同桌讨论统一一下答案。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不用小组展学,直接让学生说出答案。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掌握基础知识,拓展能力和核心素养。主问题3预设答案: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四学程:学习任务:巩固练习主任务4.当堂练习(当堂检测)学习任务:当堂练习主任务4.当堂练习(当堂检测)1.“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B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2.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D )A.神化种姓制度
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C.麻痹人们的斗志
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下列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A )①在雅利安人入侵后逐渐形成 ②共分四个等级 ③只有相同等级的人才可通婚 ④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佛教创立后,最初传播于恒河流域,后传遍南亚次大陆,又传往东亚、东南亚。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上述材料中没有涉及( A )A.佛教产生的背景
B.佛教传播的过程
C.佛教的教义
D.佛教的地位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讲答案写到导学单上。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没有互学环节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按照开火车的形式,看一看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如果出现错误,由其他同学积极补充,并进行评价。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问题4预设答案:1.B
2.D
3.
A
4.A
教学总结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
板书设计古代印度古印度文化印度种姓制度印度佛教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