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8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5 17:4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楚庄王曾率兵到达东周的都城外,进行操练,周天子派人进行慰问,然后楚庄王问使者,这王宫里的鼎有多大,多重?那时候,九鼎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九鼎的重量和大小,就表明了他有取代周天子,一统天下的野心.周天子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从楚庄王问鼎可以看出什么?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了解诸侯争霸斗争及影响。
2.
理解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认识综合国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
 
《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出现
 
《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有一大力士,名字就叫牛子耕。
使用耒耜骨耜耕地

(人力)
牛耕
(畜力)
铁制农具与牛耕的意义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载齐国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材料二:《管子·地数》载齐国“聚庸而煮盐”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收入之一
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哪些行业的迅速发展?
纺织业
煮盐业
春秋珍品莲鹤方壶
  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
青铜业
冶铁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冶铁业
楚国的漆器水平很高。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漆器
漆木棺
漆木车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3.商业发展:
西周、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圆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约600里,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立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国。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王室衰微
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王室衰微
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们怎样的倾向?这使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诸侯崛起,竞相称霸;诸侯各自为政,
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的状态。
归纳总结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势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
1、归纳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诸侯争霸为什么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
2、春秋时期先后争霸中原的诸侯有哪些?结合P31《相关史事》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原因。
3、结合教材内容机P32《相关事实》谈谈你对春秋无义战的看法。
4、谈谈关于春秋霸业兴替的探究,对我国当代的国家生存和崛起有何启示?
目的:借尊崇周天子的名义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2.尊:尊崇;攘,排斥、抵御。即尊崇周天子,抵御北方少数民族。
争霸原因: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诸侯登场】
齐桓公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1、靠海,盛产鱼盐(经济)
2、管仲改革: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政治)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军事)
4、“尊王攘夷”,扩充疆界。(外交)
齐桓公首霸的原因
争霸战争的影响:
弊:1.“春秋无义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利:1.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2.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民族交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
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
发展生产力,
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
【课后小结】
【拓展延伸】
春秋时期近300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故事,请将你熟悉的春秋成语典故讲给大家听,并分享你自己的心得体会。
春秋故事知多少
老马识途
齐桓公: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退避三舍
晋文公: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以求避免冲突。
秦晋之好
秦穆公:
秦晋之好:秦穆公为求将来做霸主,巴结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为讨好年轻的妃子,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为了活命,分别逃往他国避难。
再后来,夷吾的运气比较好,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他忘掉了秦国的恩情,反倒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不得已割地求饶,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联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就扔下妻子,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跟秦国不相往来。没想到公子圉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夷吾,秦穆公当然很生气,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
现在秦穆公与晋国的关系可就很微妙了他是夷吾和重耳两人的姐夫,又是夷吾的儿子公子圉的旧老丈人,还是自己的舅子重耳的新泰山。放到现在,他们的关系不被人的唾沫淹翻才怪!但是这件事情,在当时的社会,又有几个人敢说三道四?最后来,秦穆公的舅子兼女婿——糟老头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赶走公子圉,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秦穆公也在重耳死后不久,借机打败已经成为中原的霸主的晋国,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秦晋之好: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现泛指两家联姻。
一鸣惊人
楚庄王: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一鸣惊人: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老马识途
齐桓公: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