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动荡的春秋时期
国人暴动
西周的衰亡
想象图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想象图
镐京
洛邑
鲁史《春秋》
《战国策》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
春秋时期
铁制农具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河姆渡人使用的耒耜(骨耜)
商周时期青铜铲
变化1:春秋时期使用铁制农具
变化2:春秋时期使用牛耕
山西浑源出土的春秋晚期牛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述了孔子七十七位著名弟子的名字,其中就有“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
变化3: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冶铁、纺织、煮盐、漆器等有所发展
冶铁
漆木有柄鼓
河南侯古堆一号墓
莲鹤方壶
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
变化4: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
春秋“三川釿”空首布
(河南三门峡市博物馆藏)
春秋时期,由于农具的进步,各诸侯国国都都开始了垦荒的高潮。垦荒的结果使黄河流域凡是当时具备条件的土地全部开垦。
——《简明春秋史》
想一想:铁器牛耕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促进了荒地的开发,耕地的增加。
按照分封制的规定,诸侯需要将土地继续向下分封,然而春秋时期出现的情况是一些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是直接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这样会带来什么问题?
诸侯的实力和控制力大为增强,
以土地为纽带的分封制逐渐瓦解
西周
春秋
朝聘制度
诸侯需要每5年朝聘周天子
据《春秋》一书242年的记载,鲁国仅向周天子朝贡7次,鲁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政治地位下降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
西周
春秋
土地情况
千里王畿
春秋中期以后,周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方圆不超过二百里,只相当于一个中小诸侯国地盘
王室收入
土地财富
诸侯缴纳贡赋
平王死,桓王派人到鲁国乞求丧葬费。三年后发生灾荒,又去鲁国“告饥”。以后又向鲁国乞求贡车
经济实力下滑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
西周
春秋
军队情况
周天子至少拥有十四师(军)
;诸侯只能有一、二军,最多不超过三军
桓王即位,与郑国关系交恶,公元前707年,桓王统帅周、陈、蔡、卫四国的军队讨伐郑国,惨遭失败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
军事战斗力减弱
军事战斗力减弱
经济实力下滑
政治地位下降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
王室衰微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王室衰微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二、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
齐桓公:首霸春秋
一箭之仇
管仲相齐
想象图
想象图
改革内政,发展经济,训练军队。
奉行“尊王攘夷”的政策。
齐桓公:首霸春秋
三、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消极: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材料二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积极: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三、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材料三
诸侯国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辖地,吞灭了周围的戎狄部族。这些地区的戎夷部族,迅速与华夏文化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员,对华夏文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简明春秋史》
积极:促进了民族交融
三、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