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教学目标】
1.学习说明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抓住事物的特点。
2.学习在观察中敏锐地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什么是针鼹?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如果有图片可以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明确的一点是:珍奇,稀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正音,注意字音、字形。
褐色( ) 蜥蜴( ) 蜷曲( ) 针鼹( ) 掘洞( )
喙尖( ) 蛰伏( ) 黏液( )
2.组织学生给全文分段。
明确:课文共10段,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 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了它的“珍贵”“稀有”。
第二部分:(2——5) 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6——9) 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第四部分:( 10 ) 主要写针鼹的繁殖。这一段最能体现针鼹的珍奇之处: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独特的哺育方式,等等。
(三)学习第1段
提问:我们为什么说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明确:可由“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五分硬币上刻有它的形象”、“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等词句中知道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
(四)学习其余部分,明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针鼹的特征的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抓住针鼹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的?(提示学生:“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征象、标志。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句,概括。)
2.讨论
(1)明确:从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三方面具体说明。
(2)明确: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10段, 写针鼹的繁殖特点。
(3)明确: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加以比较,以揭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比较法。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精确具体。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地观察调研,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中的比喻,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五)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我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希望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希望我们都能够增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2.练习册中的配套练习题。
3.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动物 特点 特征具体表现 说明方法
形态特点(2——5) 作比较
针鼹 珍奇 生活习性(6——9) 列数字
繁殖特点( 10 ) 打比方 (共50张PPT)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王晓雨
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吉祥物:费沃斯和雅典娜兄妹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吉祥物“Izzy”伊奇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吉祥物“Cobi”科比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吉祥物“Hodori”虎多里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吉祥物sam鹰.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一只名叫misha(米莎)的俄罗斯熊 。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针鼹“米利”、笑翠鸟“奥利”和鸭嘴兽“悉德”
这是什么动物?
这又是什么动物呢?
请比较
针鼹又名刺食蚁兽, 是世界现存两种最原始的既是哺乳动物又是卵生动物(另一个是鸭嘴兽)之一,存在至今至少八千万年。
针鼹科现存的有2属3种,即针鼹和两种原针鼹,总量约30万只 。目前针鼹已是濒临绝种的动物。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2.能说出针鼹的特征。
3.理解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习本文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关注稀有动物的生存状况,提高保护动物的自觉性。
课前检测
蛰 伏 ( ) 吮吸( )
灌木林 ( ) 粗糙( )
掘 洞( ) 黏液 ( )
空 凹( ) 蚁巢( )
繁 殖( ) 蜷成( )
zhé
shǔn
guàn
cāo
jué
nián
āo
zhí
cháo
quán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蛰 伏:
招摇过市:
果 腹:
喙 :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
不动。
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吃饱肚子。
鸟兽的嘴。
王晓雨,澳大利亚华人作家。代表作《珍奇动物写真》,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于2001年2月出版。他于1988年去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文学作者,王晓雨在异乡依旧笔耕不辍,现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华文作家协会主席、大洋洲文学艺术联会主席。
导学一:走近作者
(1)本文的说明的事物是什么?
(2)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
针鼹
珍奇、稀有
请把文章的题目读几遍,思考:
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拟出小标题
第一部分:(第1段)珍奇的足迹
第二部分:(2—5段)珍奇的技能
第三部分: (6—9段)珍奇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第10段)珍奇的繁殖方式
导学二——自学提纲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2、作者是抓住针鼹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征象、标志。要求划出重点词句,概括。)
3、 找一找,作者在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请画出例句,举例说明。
1、我们为什么说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可由“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五分硬币上刻有它的形象”“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等词句中知道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
第一段可以看出
2、作者是抓住针鼹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的?
从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三方面具体说明。 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10段写针鼹的繁殖特点。
小结文章的结构:
引出说明
事物的主体
阐述说明对象
珍奇、稀有
(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
(外形特长)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体
形
较
小
浑
身
长
刺
卵
生
有
临
时
育
儿
袋
冬
季
蛰
伏
食
蚁
为
主
哺
乳
善
于
掘
土
锐
利
爪
子
还 能 游泳
3、作者在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作比较
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
列数字
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打比方
鸭嘴兽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逻辑顺序
(由概括到具体)
导学三:写法分析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1.紧紧抓住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珍奇”。
2.条理清楚,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作详细介绍。
3.恰当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这种陌生的小动物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4.语言简洁生动。
1988年至1995年初,青海已发现的猎杀、收购、贩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有上百起。
被盗猎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雪豹60只、白唇鹿83头、马鹿118头、野牦牛200多头、藏羚羊1800余只,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0多只。查获的雪豹皮42张、鹿茸180公斤、
麝香3万多公斤、鹿蹄筋及黄羊、岩羊蹄筋660公斤、藏羚羊皮2800张。
野生动物生存现状令人担忧
这些数字仅仅是已破案被查获的。
环保界人士认为,未破案未查获的要远远高出上述统计。
青海省是我国野生动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现有鸟类292种,兽类110种,这些鸟兽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就有67种。
尤为难得的是,由于世界第三极的地理环境的独特,不少珍稀动物如野驴、野牦牛、白唇鹿、雪豹、藏羚羊、金钱豹、黑颈鹤和盘羊等,均为世界稀有之物。
奈何冰雪高原的界限竟限不住盗猎者的脚步与子弹!
青海野生动物办公室的资料说:
青海高原野生动物资源已遭到毁灭性破坏。雪豹、马鹿等已罕见踪影,藏羚羊、野牦牛则将在三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它们将不再与冰雪和人类一起进入新世纪。格尔木市野牛沟一带,白唇鹿、马鹿的种群数量十年间下降了近90%以上。青海湖地区曾经到处可见的野驴、盘羊、藏羚羊已经基本绝迹。
我国野生动物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
我国猎杀野生动物的状况一年比一年严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35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405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200种已基本绝迹。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同样呈下降趋势,有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或濒危状态。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野马、豚鹿、叶猴、冠麻鸭等10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灭绝或基本绝迹。另外大熊猫、金丝猴、等二十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仅用了50年,商业捕鱼就把全球海洋里90%的金枪鱼等捕捞干净了。大型海鱼只剩10%!海洋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场浩劫。
城市和工业废水排放的 剧增导致赤潮的发生!
海水的污染造成大批鱼类的死亡!!!
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们应该爱护自然、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珍惜和保护野生动植物!
链接生活
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有奖征集有关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词,欢迎你来参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