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回忆我的母亲 第1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1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6 11:2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八年级

7.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请大家欣赏阎维文的《母亲》听后说说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歌曲欣赏: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7.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线索。
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朱德同志故居
朱德故居纪念园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
 
文体常识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是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它可以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它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描写一个生活侧面,灵活多样,格式不一。
写作回忆录要努力做到“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录作者的经历和思想;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经历,而且要以个人经历为主线,串联起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映社会某一时段的历史面目;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主要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944年2月1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逝世,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为《回忆我的母亲》。
写作背景
1、速读课文,标示段序,圈点出需要积累的词语,并说说对文章内容的初步体会。
溺(
)死
佃(
)农
劳碌(
)
私塾(

周济(
)
不辍(
)
迁徙(
)
外甥(
)
祖籍(
)
横蛮(

妯娌(
)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宽厚仁慈:
东挪西借:
周济:
diàn


shú

chuò

shēnɡ
zhóu

自主学习

hèng
mán
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到处向人家借钱。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2、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
自主学习
时间顺序
母亲经历的事情
作者小时候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1895—1900
退佃、搬家和天灾;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1905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1908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1919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大革命(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抗战以后(1937)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逝世前一年(1943)
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3、
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请据此理清结构层次并归纳段意。
自主学习
(一)
(二)
(三)
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的回忆。
详尽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的美德(对“很多事情”的具体回忆)。
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在前文具体叙述的许多事情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怀念)。
(1)
(2-13)
(14-17)
2-13段是回忆往事。
4、课文回忆部分部分又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自主学习
(一)
(二)
叙述在贫苦的家境里母亲所表现出的高贵品质。
突破家庭的范围,从更广阔的背景写出母亲的平凡和伟大。
(2-7)
(8-13)
5、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1)本段交代写作缘由、点明主旨的句子分别是哪一句?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
基调。
(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1.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