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在玉米田中,影响玉米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田鼠?
⑤空气?
⑥玉米螟
A.
①⑤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⑥
2.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B.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C.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矿物质等
D.
生物因素是指以某种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
3.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环境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该实验方案中应分别为(
)
A.
25、干燥土壤
B.
25、湿润土壤
C.
10、干燥十壤
D.
30、湿润土壤
4.在稻田里,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阳光杂草水分土壤田鼠空气
蝗虫蚜虫
A.
B.
C.
D.
5.春天的田野,花开遍地,蜜蜂、蝴蝶翩翩飞舞。对于一只蜜蜂来说,它的环境是(
)
①阳光?
②空气?
③温度?
④其他蜜蜂?
⑤花?
⑥蝴蝶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
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
实验结论是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
可以用一只鼠妇完成实验
D.
在一个盒子里进行,不用设置对照实验
8.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包括(
?
)
A.
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素
C.
生存空间
D.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9.对生活在庐山的一株杨梅树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
A.
山上的鸟、昆虫等动物、其他不是杨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
B.
阳光、水、土壤、空气等因素
C.
A和B的总和
D.
A和B的总和、其他的杨梅树
10.下列有关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因素不仅能影响生物的生活,还能影响生物的分布
B.
阔叶林和针叶林在海拔上的分布,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C.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11.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B.
生物因素是指以该种生物为食的所有其他生物
C.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矿物质等
D.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12.如图,泰山迎客松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的地理性标志,
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名录。泰山迎客松已有500余岁的树龄。下列不属于泰山迎客松生存的基本条件的是(
)
???????
A.
阳光、空气
B.
水分、温度
C.
与之生活的其他生物
D.
人工定期补充营养液
13.由于干旱引发虫灾,导致棉花严重减产。这一现象说明棉花生长(
?
)
A.
受生物因素的影响
B.
既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C.
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D.
既不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也不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14.下列关于生物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物的生活不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C.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15.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
A.
⑤⑥③②①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④③②①⑥⑤
D.
①③②④⑥⑤
二、填空题
16.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空气等,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1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_关系;在生态因素中,“草”属于影响“豆苗”生长的__________因素。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_的表面和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6个基本步骤:提出问题、________、制定计划、_______、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18.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有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1)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______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_______法。
(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干土
4
4
3
3
2
2
2
1
湿土
6
6
7
7
8
8
8
9
①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②作出的假设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③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________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因此,根据鼠妇本身生活环境,本实验设置的光照条件是________(填“明亮”或“黑暗”)。
④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土壤的潮湿程度________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_(填“湿润”或“干燥”)的环境中。
(3)光照强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光照强度属于影响鼠妇的生活的________因素(填“生物”或“非生物”)。在自然界中还有________因素(填“生物”或“非生物”)会影响鼠妇生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解答】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田间的杂草、蝗虫、田鼠、玉米螟属于影响玉米生活的生物因素;玉米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水、空气(二氧化碳),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属于非生物因素。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因素的概念,解题关键是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及组成。
【解答】
生态因素是指能够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A.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A不符合题意;
B.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B不符合题意;
C.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等,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因素不仅是指以某种生物为食的所有其他生物,还包括影响其生活和分布的任何其他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小强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土壤等。因此表中应分别为25,湿润土壤。
4.【答案】C
【解析】在稻田里,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
而杂草、田鼠、蝗虫、蚜虫属于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解答】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春天的田野,花开遍地,蜜蜂、蝴蝶翩翩飞舞”对于蜜蜂来说,阳光、空气、温度是影响它的非生物因素;其它蜜蜂、蝴蝶、花是影响蜜蜂的生物因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水分,不是光照;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
另一侧是干土,
上面盖上木板,
实验变量是水分,
不是光照;C实验装置内是湿土,D实验装置内是干土,都在一侧上面盖上木板,另一侧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都是光照,但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装置内放上干土会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C实验装置更科学。
7.【答案】A
【解析】鼠妇在阴暗的环境条件下分布的数量多于光照的环境条件下分布的数量,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做实验用的生物样本数量要适当,数量过少有偶然性,误差较大,所以实验时不可以用一只鼠妇完成实验;设置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8.【答案】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9.【答案】D
【解析】
A、山上的鸟、昆虫等动物、其他不是杨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没有涉及到同种生物其它杨梅树和非生物因素对杨梅树的影响,故A错误。
B、阳光、水、土壤、空气等因素,没有涉及到生物因素的影响.故B错误。
C、A和B的总和包括非生物因素和杨梅树以外生物的影响,没有涉及到其他的杨梅树对杨梅树的影响.故C错误。
D、A和B的总和+其他的杨梅树包括了所有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解答】
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不仅能影响生物的生活,还能影响生物的分布,A正确;
B、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B正确;
C、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C错误;
D、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2.【答案】D
【解析】生物圈中的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相似的,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还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以及与之生活有关的其他生物等。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解答】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棉花的生长既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干旱属于非生物因素,害虫属于生物因素。因此由于干旱引发虫灾,导致棉花减产,这一现象说明棉花生长既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解答】
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A错误;
B.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会影响生物,B正确;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C错误;
D.生物生活的环境部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错误。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方面来切入。
解答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解答】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给花浇水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⑥水、施肥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①营养物质(无机盐)、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内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②空气;把花放在阳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③阳光;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④适宜的温度;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⑤一定生存空间。
故选B。??
16.【答案】光
水
生物的生活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17.【答案】?(1)竞争;生物?
(2)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大部?
(3)作出假设;实施计划
【解析】
(1)【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理解掌握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草和豆苗都是生物,它们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因此“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在生态因素中,“草”属于影响“豆苗”生长的生物因素。
故答案为:竞争;生物?
(2)【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圈的范围,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掌握生物圈的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
故答案为: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大部
(3)【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故答案为:作出假设;实施计划??
18.【答案】(1)调查;观察
(2)③土壤的潮湿程度;不同;相同;黑暗
④会;湿润
(3)非生物;生物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掌握探究实验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
(1)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因此,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调查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观察法。
(2)③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探究实验中的变量就是要探究的问题中的条件。本实验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因此,根据鼠妇本身生活环境,本实验设置的光照条件是黑暗。
④由于实验进行到最后,湿土中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干土中的鼠妇。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属于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属于影响鼠妇的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在自然界中还有生物因素会影响鼠妇生活。
故答案为:
(1)调查;观察
???
(2)③土壤的潮湿程度;不同;相同;黑暗
④会;湿润?????
(3)非生物;生物??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