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5 14: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镜长度越长,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
B.
细准焦螺旋可以微小范围升降镜筒
C.
反光镜的作用是放大物像
D.
物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
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以下结构必须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是(

A.
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B.
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
C.
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
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3.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丙
4.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
较大的光圈?
?较小的光圈?
?反光镜的平面?
?反光镜的凹面
A.
B.
C.
D.
5.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暗时用平面反光镜
B.
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
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6.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清晰
D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A.
A
B.
B
C.
C
D.
D
7.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B.
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利用直射太阳光作为光源来进行观察
C.
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8.如图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
B.
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
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
上升镜筒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
9.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看到镂刻的内容,现在有一台显微镜,它有5、10两个目镜,有10、45两个物镜,
这台显微镜观察微雕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
A.
50、225
B.
100、450
C.
50、450
D.
150、675
10.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达成目的操作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调节光线强弱
转动转换器
B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使物像更清晰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D
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到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B.
操作时先放置玻片标本,再对光
C.
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
D.
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1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
视野变亮
B.
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被观察物体的倒像
C.
对光时,不能将直射阳光作为光源
D.
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13.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观察到的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
①→②→③→④
B.
⑤→③→②→④
C.
⑤→①→②→④
D.
⑤→④→②→③
14.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
B.
视野过暗时,应调节②和③,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
C.
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观察
D.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15.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下列关于显微镜对光和观察操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取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住镜臂,
一手托住镜座
B.
当光线较亮时,应选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进行对光
C.
对光完成后,能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D.
看到物像后,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二、非选择题
16.显微镜的相应结构:
(1)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______.
(2)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______.
(3)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______.
(4)把玻片放上[
]_____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
]______的中央。
(5)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倍镜,再用______倍镜观察。
(6)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______或______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7)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______方向移动.
17.考考你的实验操作能力:显微镜的发明为我们揭开了生物体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会使用显微镜吗?请填空。
(1)欲使显微镜亮度增强,应调节的部件是______和______。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你会发现视野亮度______,细胞的数目______。
(3)在观察过程中,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被移走,那么你判定污点可能是在______上。
(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放大图形是______。
(5)如果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偏在右上方,为移至视野中央,解决的办法应是将载玻片向______移动。
(6)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如遇镜头很脏,应用______擦拭干净。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A错误。细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升降镜筒,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B正确。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不能放大物像,C错误。物镜的作用是放大物像,D错误。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进入人眼的路径。反光镜把光线反射到通光孔,然后到达物镜、镜筒、目镜,最后到达眼睛.
【解答】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先通过通光孔,再通过物镜、镜筒、目镜,这样观察者就能看到比较明亮的视野.因此,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使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直线上.
故选A。??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本题应仔细阅读题意,逐一击破.如先判断物镜和目镜,再根据题意选用组合,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解答】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又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丙、丁有螺纹为物镜,物镜越短放大的倍数越小,所以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长目镜甲和短物镜丁。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析】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小光圈进光量少;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如果视野太亮,应选小光圈和平面镜。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解题关键是熟记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解答】
A.光线暗时用凹面反光镜,A错误;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有利于光线通过,B正确;
C.用擦镜纸擦拭镜头,C错误;
D.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解题关键是熟记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
A、遮光器上的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反光镜反射光线,故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A符合。
B、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符合。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C符合。
D、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右下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右下方移动装片。D不符合。
故选D。??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解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解答】
A.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小,A正确;
B.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应该用大光圈或凹面镜,太阳光太强不能用直射太阳光作为光源,B错误;
C.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正确;
D.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物像越大,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是将实物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左右均相反,用显微镜观察“上”字时,看到的物像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和损伤镜头,
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2毫米处停止;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强,可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若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9.【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这台显微镜最小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最小放大倍数的乘积,即50倍。这台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最大放大倍数的乘积,即450倍。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解题关键是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解答】
A.显微镜遮光器上的光圈能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反光镜反射光线,故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不符合题意;
B.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有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因此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不符合题意;
C.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细准焦螺旋,因此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象更加清晰,不符合题意;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光线偏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故A错误;?
B.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所以,对光时不放玻片标本,故B错误;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故C正确;
D.当镜筒下降时,为避免物镜压到载玻片,眼睛应该看物镜,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
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
视野变暗。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理解掌握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
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图示。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⑤】移动装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④】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观察到的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②→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熟记实验的方法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解答】
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
B.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若视野过暗,应调节②遮光器和③反光镜会使视野变亮,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B错误;
C.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C正确;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物镜压碎装片,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当光线较亮时,应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进行对光。
16.【答案】F
?
粗准焦螺旋
?
C
?
物镜
?
H
?
镜臂
?
I
?
载物台
?
G
?
通光孔
?

?

?
调节光圈
?
反光镜
?
左上
【解析】解:(1)F粗准焦螺旋比较粗,升降镜筒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比较细,升降镜筒的范围小;
(2)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2~4个物镜镜头,最接近玻片标本。
(3)取显微镜时,我们要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H镜臂。
(4)载物台是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
(5)使用显微镜应做到: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
(6)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光圈和反光镜。
(7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角移动玻片,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
故答案为:(1)F;粗准焦螺旋;
(2)C;物镜;
(3)H;镜臂;
(4)I;载物台;G;通光空;
(5)低;高;
(6)调节光圈;反光镜;
(7)左上。
显微镜结构如图分别是:A镜筒,B转换器,C物镜,D遮光器,E反光镜,F粗准焦螺旋,H镜臂,I载物台,结合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怎样操作使用显微镜来分析解答。
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结构以及使用。
17.【答案】遮光器;反光镜;变暗;减少;物镜;p;右上方;擦镜纸
【解析】解:(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根据光线的强弱选用,遮光器上的小孔称为光圈,能够控制进入镜筒的光量。反光镜有两个面,分别称为平面镜和凹面镜,根据光线的强弱选用;因此,欲使显微镜亮度增强,应调节的部件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你会发现视野亮度变暗,细胞的数目减少;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在观察过程中,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被移走,那么你判定污点可能是在物镜上;
(4)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简便方法写纸上到过来看。“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
(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
(6)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如遇镜头很脏,应用擦镜纸擦拭干净。
故答案为:(1)遮光器;反光镜;
(2)变暗; 减少;
(3)物镜;
(4)p;
(5)右上方; 擦镜纸。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放大倍数与物像数目、视野亮度之间的关系,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等,据此分析。
显微镜的有关知识是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要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应用。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