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鱼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1.4鱼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5 14:5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4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动物属于淡水鱼类的一组是(

A.
鲢鱼和带鱼
B.
鳙鱼和鲤鱼
C.
青鱼和大黄鱼
D.
草鱼和小黄鱼
2.当鱼损失了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会出现(

A.
只能下沉,不能上浮
B.
只能上浮,不能下沉
C.
游动时身体常常侧翻
D.
不能保持游泳方向、游泳速度减慢
3.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做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A.
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
B.
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
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
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4.鲫鱼的下列特征不与其在水中游泳相适应的是(
)
A.
具有鳍
B.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
C.
身体侧扁,呈梭形,体表有黏液
D.
具有鳃,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5.严寒的冬季,当地人会凿开查干湖的冰面抓鱼,鱼会聚集在冰孔周围的原因是(

A.
鱼具有向光性
B.
冰孔处水温较高
C.
冰孔处氧气较多
D.
冰孔处食物较多
6.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卵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
B.
C.
D.
7.广东省是草鱼的养殖和消费大省,其中与草鱼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

A.
用鳃呼吸
B.
体温不恒定
C.
用鳍游泳
D.
身体呈流线型
8.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

A.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
草鱼、鲢鱼、鲫鱼、鳙鱼
C.
鲢鱼、鲫鱼、鲤鱼、青鱼
D.
青鱼、草鱼、鲤鱼、鲢鱼
9.鱼游泳的动力来自(
)
A.
胸鳍的摆动
B.
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C.
尾鳍的摆动
D.
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10.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B.
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C.
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
D.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1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能呼吸到水中的氧,是因为其具有的呼吸器官是(

A.

B.
皮肤
C.

D.
气管
12.下列哪项和鱼类的水生生活无关(

A.
身体呈流线型
B.
用鳃呼吸
C.
用鳍游泳
D.
体温不恒定
13.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

A.
取食
B.
呼吸
C.
喝水
D.
平衡身体
14.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
把红墨水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红墨水流动的方向是(
)
A.
水由鱼的口流入鳃,
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B.
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C.
水由鳃盖的后缘流入鳃,
然后由口流出
D.
水由鳃盖的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15.关于鱼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鱼类的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脊椎动物
B.
鱼类的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通常左右侧扁,
大多呈流线型
C.
鱼类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D.
鱼类生活在水中,可以通过鳍的划动产生动力来游泳
二、非选择题
16.鱼类是一类终生生活在?
??里。用?
??运动,用??
?呼吸的动物,大多数鱼类的体形为?
??,身体表面有一层?
??,能分泌??
??,保持身体的润滑,有利于在水中游泳。
17.通过对鲫鱼的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
慢慢滴在鲫鱼口的前方,仔细观察,这些墨汁会顺着鲫鱼的???
????流出来;
(2)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
???的作用,???
??鳍能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3)鲫鱼是用????
?呼吸的;
(4)鲫鱼的体表有???
??覆盖。
18.图是鲫鱼外部形态图,请识图作答:
(1)鱼类的身体分为
______、______和尾部三部分。鲫鱼身体两侧有⑦______,能
______。
(2)鲫鱼的运动方式是
______,图中的①是
______;⑥是
______。
(3)鲫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轻轻掀起结构②______,发现鱼鳃的颜色是
______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______。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______。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
______流出。
19.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结合所示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1)此图示表示鱼的鳃盖后缘以前的部分,属于鱼的______部。
(2)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后,发现鱼的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合,则产生的直接效果是______。
(3)鳃的主要部分是[B]______,其中密布______,利于在水中气体交换。
(4)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提示: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当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①选取健康的小鱼两条,放在盛有BTB液的水中,观察BTB的颜色变化。
②预测颜色变化,在鱼鳃盖后的边缘,水会变成______,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背鳍能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协调其他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3.【答案】C
【解析】鲫鱼体表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A正确;鲫鱼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B正确;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C错误;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D正确。
4.【答案】B
【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可见,“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不是鲫鱼在水中游泳相适应的特征。
故选B。
5.【答案】C
【解析】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体表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属于变温动物。鱼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严寒的冬季由于冰覆盖了水面,因此水下氧气少。当人们将冰面凿开时,
冰孔处氧气多,鱼会聚集在此处呼吸,以获得更多的氧。而水温在零度以下才结成冰,冰口处接近大气温度要低于下部的水温。
6.【答案】C
【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纺锤形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但卵生不是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所以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覆盖鳞片,都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7.【答案】B
【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可见体温不恒定不属于草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B
【解析】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答案】D
【解析】略
11.【答案】C
【解析】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12.【答案】D
【解析】略
13.【答案】B
【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因此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呼吸,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口和鳃盖不停地张开与开闭是在进行呼吸,所以红墨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A正确。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略
16.【答案】水

鳃?
纺锤形?
鳞片?
黏液
【解析】略
17.【答案】鳃盖后缘?
平衡


鳞片
【解析】略
18.【答案】头部?
躯干部?
侧线?
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游泳?
背鳍?
腹鳍?
鳃?
鳃盖?
鲜红?
毛细血管?
呼吸?
鳃盖后缘
【解析】解:(1)鱼类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三个部分。鲫鱼身体两侧大多有[⑦]侧线,鲫鱼是近视眼,它在水中依靠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2)鲫鱼在水中用鳍游泳。图中的①是背鳍;⑥是腹鳍。
(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流经鳃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鳃盖后缘流出。轻轻掀起结构②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1)头部;躯干部;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2)游泳;背鳍;腹鳍;
(3)鳃;鳃盖;鲜红;毛细血管;呼吸;鳃盖后缘。
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图中①背鳍,②鳃,③尾鳍,④臀鳍,⑤胸鳍,⑥腹鳍,⑦侧线,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知道鳍的名称和在运动中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答案】头?
保持水在口、鳃和外界进行循环流动?
鳃丝?
毛细血管?
黄色
【解析】解:(1)由图可知,此图示表示鱼的鳃盖后缘以前的部分,属于鱼的头部。
(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是用鳃呼吸,呼吸过程鱼通过张口时水从口中进入通过鳃丝的毛细血管是溶解与水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通过鳃盖后缘流出,这样通过口与鳃盖后缘的交替张合就完成了呼吸,则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保持水在口、鳃和外界进行循环流动。
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具有鳍,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从而能在水中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具有鳃,能呼吸水中的氧气.
(3)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4)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验证的方法:把鱼放在BTB液中,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头;
(2)保持水在口、鳃和外界进行循环流动;
(3)鳃丝;毛细血管;
(4)黄色。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和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