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
1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光合作用
2
光合作用的概念
几百千克~几吨
几克~几十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的根是一张嘴,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是通过根吸收土壤汁得到的”。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植物增加的重量
土壤减少的重量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用柳树苗做实验。他在一个装有90千克土壤(测干土的质量)的花盆里栽种了2.5千克的柳树苗,定期给柳树苗浇纯净的雨水,不供给其它任何物质,5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的质量只减少了不到100克(测干土的质量)。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黑尔斯在重复海尔蒙特的实验时做了进一步量化,他推断空气被植物吸收并被用于制造其生长所需要的原料物质。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设计的实验。
A组
B组
C组
D组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A组
C组
形成对照:A组和C组
单一变量:绿色植物
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污浊的空气。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形成对照:B组和D组
单一变量:绿色植物
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动物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
B组
D组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英国化学家
普利斯特利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瑞典化学家
舍勒
化学家们发现了氧气(oxygen),不仅在化学研究领域是革命性突破,而且促进了生物领域对光合作用的深入认识。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够更新空气,而且也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才有这种作用。
1779年,他出版了《植物实验:发现植物在阳光下净化空气的巨大能力以及夜间和阴天对这种能力的破坏》,奠定了之后光合作用研究的基础。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瑞士牧师塞内比尔通过实验确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他在1782年提出,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会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804年,瑞士科学家索绪尔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后质量增加大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的质量差,由此推断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865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等有机物。
暗处理——光照——酒精脱色——漂洗——碘蒸气处理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883年,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尔曼开创了利用微生物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新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水—H2O
二氧化碳—CO2
氧气—O2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标记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二氧化碳—CO2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启示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理论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应该是别人可以重复的。
科学结论的得出依靠科学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科学不依赖权威。
技术对科学发展有推动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
氧气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储存能量)
例题: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一切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下进行
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拓展练习
例题:阳光充足时,水绵会成团飘浮在水面上,原因是( )
A.?光合作用增强,释放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增强,释放了较多的氧气
C.?光合作用减弱,释放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减弱,释放了较多的氧气
B
拓展练习
例题:关于植物的光合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制造有机物
B.
能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C.
能释放出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使用
D.
能产生氧气
拓展练习
C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