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课件(23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课件(23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14:4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声声慢(寻寻觅觅)
——乱世中的生命况味
1.比较阅读,理解《声声慢》复杂深沉的情感。
2.品味语言与意象,把握诗境,提高审美能力。
3.
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提升审辩思维能力。




听配乐朗诵,把握感情基调。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朗读讨论:
诗人是怎么来表现其愁情的?





听配乐朗诵,把握感情基调。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哪句写“愁”情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细品词境
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梁绍壬
总言心情之悲伤。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清·陆蓥
yíng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细品词境
★运用叠词的效果:
1.给全词定下了忧愁、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
2.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抒情味,起强调突出作用。
寻寻觅觅
结果
冷冷清清
(若有所失)
(孤寂清冷)
(凄苦无告)
引发
环境
心理
心理
凄凄惨惨戚戚
词人如何运用意象来表现“愁”






风急
北雁
黄花
梧桐
淡酒
细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借酒消愁
寒风急促
漂泊、思乡
容颜憔悴
凄苦悲凉
凄苦悲凉

风急
北雁
黄花
梧桐
淡酒
细雨
借酒消愁
寒风急促
漂泊、思乡
容颜憔悴
凄苦悲凉
凄苦悲凉
诗人有怎样的愁?
赏读愁情
知人论世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京东路提刑李格非之女,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18岁嫁与宰相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李清照避难奔走,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所有收藏也都丧失殆尽。“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生,最后悲苦离世。

夫死
家亡
国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读愁情
“(李清照)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孙氏。时孙氏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旷世孤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组讨论
分组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减字木兰花》《一剪梅》三首词,讨论它们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②。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③。
【注释】①新婚之作。时李清照十八岁。②一枝春:一枝花③比并:唐宋时俗语,相比的意思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元伊世珍:“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时李清照二十岁。
 
 
李清照的一生
分为两段时期
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
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次年,北宋灭亡,夫妻南渡。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
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
居浙江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5年
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②。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③。
【注释】①新婚之作。时李清照十八岁。②一枝春:一枝花③比并:唐宋时俗语,相比的意思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元伊世珍:“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时李清照二十岁。




《如梦令》:少女时的快乐。
《减字木兰花》:新婚时的幸福。
《一剪梅》:离别时的相思之愁。
《声声慢》:晚年时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流离之苦以及曲高和寡的孤独,是对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词作所抒发的愁情都在《声声慢》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可以说《声声慢》包含了生命中不同的况味,在词人个人不幸的命运中又反映了时代的灾难。而且《声声慢》的艺术手法也体现了李清照创作的最高水平。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