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图中秒表显示的是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
C.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可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
D.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9m/s
2.如图所示是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3.《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从全程看,乌龟的平均速度更大
C.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D.以乌龟为参照物,睡中的兔子是静止的
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的是(
)
A.甲通过得路程为米,乙通过的路程为米
B.甲通过的路程为米的同时,乙通过的路程为米
C.甲在半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千米,乙在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千米
D.甲的速度为千米/时,乙的速度为米/秒
5.某同学在跑1000米中,共用时200秒.测得第100秒末的速度为4米/秒,第20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8米/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100秒内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4米/秒
B.在后100秒内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8米/秒
C.在本次1000米跑步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6米/秒
D.在本次1000米跑步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5米/秒
6.一辆做直线运动的玩具汽车运动了8S,前3S内运动了10m,后5S的速度为6m/s,则该汽车在这8S内的平均速度为
A.6m/s
B.3.33m/s
C.5m/s
D.1.25m/s
7.一个沿竖直方向下落的物体,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体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t3时段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0~t2时段内的平均速度等于t2~t3时段内的平均速度
C.物体在0?t3时段内一直做加速运动
D.物体在t2~t3时段内的平均速度是0~t1时段内平均速度的4倍
8.甲乙两人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匀速跑步前进,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的位置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A.
B.
C.
D.
9.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虎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老虎追赶羚羊时的平均速度比羚羊快
C.羚羊急转弯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D.羚羊被捕捉时速度与老虎一样快
10.A、B两位同学骑自行车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行走,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A同学比B同学迟3s才开始运动
B.A同学的速度为2m/s,B同学速度为1m/s
C.第5s时两人同时到达同一地点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1.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上,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是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2.7km,则=_____km/h=_____m/s,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
12.某高速路段推行区间测速,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通过5km的测速区,用时200s,其平均速度为_____km/h,合_____m/s。
13.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从点冲上斜面,用照相机每隔拍摄一次,记录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由点冲向点的过程中,速度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球在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14.下表为南通开往南京的D5538次动车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南通
泰州
江都
扬州
南京
到站时刻
18:40
19:00
19:20
20:10
发车时刻
17:35
18:42
19:02
19:22
路程/km
0
118
183
279
(1)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是_______min,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
(2)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则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应为_______km.
(3)若列车以108km/h的速度通过长为4744m的大桥,列车全长244m,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_______s.
15.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2-4s内处于______,其0-6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1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小球在运动中的频闪摄影,频闪摄影时间间隔为0.02s,则物体在B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三、实验题
17.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
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个位置时显示的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如果甲小车到达
C
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速度偏_____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并且底部用金属片挡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小车在
AB
段运动的路程
SAB是_______dm,在
B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VBC是_______m/s;在
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VAC是______m/s,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选填“是”或者“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
AC
偏_______。(填“大”或“小”)
(5)如果某同学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6)在某次练习测量时间的实验过程中,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s。
四、计算题
18.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时间
﹣﹣﹣
10:54
14:38
16:32
发车时间
08:22
10:56
14:14
﹣﹣﹣
(1)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_____;
(2)求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_______;
(3)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
①该大桥的长__________.
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_________.
③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C
7.D
8.D
9.B
10.C
11.54
15
平均速度是15m/s
12.90
25
13.减小
0.4
14.155
108
154
150
15.静止状态
2.5
16.2
17.
秒表(停表)
刻度尺
小/慢
时间
4.00
0.5
0.3
不是
大
不正确
337.5
18.3h42min
150km/h
1800m
48s
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