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就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思想主张具有空想性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革命开始 D.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公民们,拿起武器来!现在的问题是胜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上述号召的发出是在
A.法国大革命时期 B.拿破仑执政时期
C.波拿巴执政时期 D.巴黎公社革命时期
5.巴黎公社的公社委员会主要由工人组成,并规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这说明巴黎公社属于
A.工人阶级政权 B.资产阶级政权
C.农民阶级政权 D.社会主义政权
6.1917年,沙俄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曾经面临的共同危机是 ①经济落后 ②社会矛盾尖锐 ③人民生活困苦 ④对外战争加重人民的痛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武装起义方针的直接原因是
A.沙俄长期封建专制统治 B.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革命
C.俄国政治和经济的落后 D.俄国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①在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 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④布尔什维克党发挥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有关俄国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四月提纲》的发表 ②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10.下列有关苏俄《和平法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期间通过并颁布 B.宣布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C.属于俄国二月革命的产物 D.由人民委员会正式通过的
1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主要标志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B.工兵代表苏维埃宣告成立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D.苏俄人民委员会宣布成立
12.我们说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②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下列有关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三大政策”提出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5.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C.革命果实的丰富性 D.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16.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1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王明推行“左”倾错误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日本加紧发动侵华战争 D.国民党反动派力量强大
18.1935年,遵义会议的最大历史贡献是
A.提出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B.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使中国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D.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
19.下列重大事件与《双十协定》签订直接相关的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皖南事变震惊中外 D.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2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②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③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④三大战役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8分,第23小题16分,共5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持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恩格斯生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
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之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主要思想。
——摘自《列宁选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的思想有什么异同?(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的思想为什么具有上述异同?(12分)
22.简述我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采取的不同政策及其历史依据,并分析其对当时政局的影响。(18分)
2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苏东剧变后,俄罗斯出现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1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C 2.B 3.D 4.D 5.A 6.D 7.B 8.D 9.D 10.A
11.D 12.B 13.C 14.B 15.A 16.C 17.B 18.C 19.D 20.A
二、非选择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8分,第23小题16分,共50分。
21.(1)相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同:圣西门等人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恩格斯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4分)
(2)相同原因: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不同原因:圣西门等人所处的时代,工人阶级尚未觉醒,“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持有的任何政治运动”;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不但要求改变经济地位,而且积极争取获得政治权利。(12分)
22.(1)抗日战争时期:①政策: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进行抗日战争。(2分)②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民党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3分)③影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分)
(2)解放战争时期:①政策:推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分)②依据: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专制独裁的方针,撕毁《双十协定》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挑起全面内战。(5分)③影响: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分)
23.(1)观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它否定了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2分)
(2)理由:经济落后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客观的有利条件;(3分)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要求得到面包和停止战争的要求,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3分)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利益,制定了可行的革命纲领;(2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说明了十月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分)由此可见,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不是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