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16: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学之道》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大学之道》是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要思考其学说的现实意义,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
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在学习古代经典散文中提升其语言建构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体会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进修阶梯。
教学难点:
理解“三纲”“八目”的内在关联和“成己达人,内圣外王”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2.文化常识
(1)曾子
(A)了解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B)曾子轶事——啮指痛心
曾参,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后人也以诗颂之:“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C)了解曾子思想
·
修齐治平
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
人为贵
《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2)戴圣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又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3)《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4)《大学》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儿童从事的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小学”相对。
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5)古代学制
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3.
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学”是使人能够完善道德、治国安邦的学问,“小学”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学问。
“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是指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4.写作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嘉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嘉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末节,每件事情都有终结和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义理阐释:
朱熹说:“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关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谓‘明德’,是指人天生具有的‘良知’,它原本可以通晓万理、应对万事,只是由于受到气质禀赋的局限,人欲的扰乱与蒙蔽,有时会昏昧不明;虽然如此,人的‘良知’一直潜行不息,绝不泯灭,所以学问之道,即是使‘良知’彰明,恢复其最初面目,这就是‘明明德’。”王阳明说:“德,即一体之仁,即使是小人之心也一定拥有的。它是根植于天命的秉性而自然灵昭不能掩蔽其光芒的,因此称作‘明德’。……之所以称为‘大人之学’,也只是指去除其私欲的掩盖,使自己能够明彻了解自己美好的‘天性’,从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之自然天性。”孔颖达疏说:“彰显推广自己光明的品德。”
亲民:亲民,朱子说:“既要能够自我弘扬高尚的德行,又应当予以推广影响德化他人,使得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剔除先前所浸染的污迹,以求自新。”朱子认为应作「新民」,而亲与新在古书上是常常通用的。据朱子,新民即使百姓革除旧习,日新其德,去恶从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得以弘扬。与上文“明明德”相吻合!王阳明则主张仍作「亲民」解,亲民即亲爱百姓。他认为〔大学〕所说的「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便是亲民之义。阳明之说虽亦有据,但仍是朱子之解为顺。
朱子对止于至善的注释是:「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即从事大人之学的学者,必须以至善的达成为最终的目的,在对己的明明德及对人的新民上,都要有至乎其极的最合理的实践。王阳明说:“天命之性,纯粹然而最为美好完善,‘灵昭不昧’者,这是其‘至善’的体现,是明德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良知。”
2014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大学》的三纲领,深刻论述了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对此,我们要认真领悟,把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想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义理阐释: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主流。但是,在前进的潮流下,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芜杂,比如诚信的缺失。处于后商业时代的人们,急于聚敛财富,一切唯钱是举,越出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一切随处可见。它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倒退,更是人性的堕落。
《程氏遗书》中说的“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值得我们深加体味。愿我们共勉,一起抵达道德的新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君主,下至百姓,一概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义理阐释:
正人必先正己“格物致知”在儒家的道德观中,“格”的意思是穷尽,“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求一切事物的规律,这叫“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指格除物欲的蒙蔽,推致自己的良知。唯有摒除物欲,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回归本真。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地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呢?从哪里做起呢?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不仅要推究事理,扩充知识,更要摒除物欲,回归本真,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正。
6.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
“至善”的途径。
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7.全文分析
(1)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2)第一段连用五个“后”有何作用?
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从“知止”到“能得”,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
(3)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4)“三纲”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
“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这是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根本要求。“亲民”,有一种解释就是要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美好的品德得以弘扬。“止于至善”,就是要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告诉人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过程。
(5)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7)“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8)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这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这段话强调通是学习知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阐述的是“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将“大学之道”阐述得非常透彻。
8.写作特点
(1)大量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这些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是博学的儒者对思想加工锤炼的精神产品,也是他们艺术思维的智慧结晶。
(2)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
《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清晰,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
六、本课总结
《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附录:《大学之道》基础练习及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
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
2.下列各句中“所以”不表原因的一项是(
)
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诚其意
⑥必先苦其心志
⑦南征北战
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②/③/⑦
4.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
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
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阐述大学宗旨的句子是“     ,     ,      ”。
(2)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节,每件事情都有发端有结束,用《大学之道》中的话说就是“        ,        ”。
(3)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品性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从而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这正如《大学之道》中所言:“    ,     ,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连词,表顺承,译为“就”/连词,表转折,译为“却”。B项,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是,于此/助词,放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C项,代词,译为“……的人”。D项,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C。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①形容词作动词,彰明。②形容词作名词,完善的境界。③④⑤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无私;苦,使……受苦。⑦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
4.答案:B
5.答案:A
解析:《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6.(1)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2)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3)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