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传祥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传祥的感人事迹和精神。
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3、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学习时传祥的精神。
[教学重点]
目标1、3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屏幕上显示的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要“寻找”的主人公“时传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是北京市的一位普通的掏粪工人,然而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孙德宏的这篇文章——《寻找时传祥》,去探寻时传祥的生前身后。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
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
《寻找时传祥》是《工人日报》在1994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重访精神高原”就是报道五、六十年代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发掘这些劳模身上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
三、明确教学目标
三、展示目标
1、了解时传祥的感人事迹和精神。
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3、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学习时传祥的精神。
四、字词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偌大 ( ) 诚挚 ( ) 黯然 ( )
答案:ruo,zhi,a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人海茫茫:形容人群数量庞大,像汪洋大海一样。
人事沧桑: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记忆犹新: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的事物的印象依然新鲜。
五、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后思考:
四、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时传祥的精神可以用哪四个词语概括?
正直、敬业、实在、本分
六、分析课文
第二部分选取哪些事例来表现时传祥的精神的?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他哪方面的精神?
(1)20世纪50年代,他一天掏粪的总重量有五吨。
(2)他掏了十七八年粪。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
(3)为耿大爷家修厕所。
(4)运粪改用汽车后,他带领工友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
敬业、实在
2、第三部分选取哪些事例表现时传祥的精神?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他哪方面的精神?
(1)五六十年代,他回乡把村里的大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2)不信刘主席是坏人,暗地里为刘主席敬酒。
(3)听说刘主席逝世的消息,精神失常了。
正直、本分
3、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齐读后思考。
第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历史背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环境背景。
4、文章题目是《寻找时传祥》,为什么要寻找时传祥呢?寻找时传祥有什么现实意义呢?默读第二部分前四段。
读完后,请学生看几幅现代社会中一些青年盲目追星的图片:
5、
同学们,读了课文前四段,又看了这几幅图片,你认为当今需不需要时传祥精神?为什么?
教师总结并教育学生:
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倾斜,对劳模漠然,对正直、敬业、实在精神鄙视。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问题促使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思考。这也正是作者写此文的目的,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希望同学们要发扬时传祥的精神。
七、品味语言
时传祥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然而,作者在这篇通讯中并没有大声疾呼,他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将自己激动的情感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叙述之中,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同学们用从“ ”中,我可以体会到 的感情这一句式回答。
以下答案供参考:
(1)三十六年前,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握了一次手。
二十六年前,另一个人连真名也不能说地去了;这一个人后来知道了,精神便有些失常,不久便也去了。
他们死于同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
从这一句可以读出作者对那场空前浩劫的愤慨之情
(2)惊讶中便有些激动,接着,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知道吗,那时咱北京也有一种‘热’,那叫‘义务掏粪热’!”
从中可以读出人们对时传祥的夸赞,对时传祥精神的渴盼。
教师总结:
“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文章通篇语言都十分平实,十分朴素,透过字里行间,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是热烈而且鲜明的,那即是——呼唤人们认识时传祥,学习时传祥的精神
八、拓展延伸
时传祥虽然去世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仍然被一些人继承了下来,同学们睁开大眼找一找,在我们的社会或身边哪些人具有时传祥精神?
学生如一时想不起来,教师可举以下事例:
王顺友,一位独自在大凉山马班邮路上行走20年的全国邮政劳动模范 ;徐虎,一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李素丽,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售票员的职责书写到了极致,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九、反馈练习
1、填空
《寻找时传祥》是一篇________,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________”系列报道中的一篇。三十六年前,一个北京掏粪工人( )与共和国的主席( )握了一次手。作者写作本文是希望人们像时传祥那样____、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人物通讯,重访精神高原,时传祥,刘少奇,
正直,敬业、实在、本分
2、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
这表明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不少人迷失了方向,已严重地影响了一些学生。
(2)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这表明心存善良的人们仍呼唤时传祥精神,但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滑落显得很无奈。
十、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并查找资料为时传祥写一篇300字的小传。(共25张PPT)
寻找时传祥
孙德宏
身背粪桶手推车,
走街串巷掏厕所。
莫云衣裳沾污秽,
却道灵魂脱俗恶。
行业虽改光阴过,
穷且益坚志不堕。
革命工作无贵贱,
留给后人细思索。
时传祥,1915年生。山东人,1933年到北平当掏粪工人。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崇文区清洁二分队掏粪工,班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平均每天掏粪90桶,高出队友20%。他的“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崇高精神,受到全社会的尊重。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与国家主席刘少奇合影留念。“文革”其间,遭受迫害,遣回原籍。1973年周恩来总理得知他患病后,派人接回北京治疗,两年后不幸病逝。生前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6月30日北京市总工会、市环卫局和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委联合举行大会为其昭雪平反。1995年7月荣获首界“中国雷锋”的荣誉称号。
简介“时传祥”
解放前,背粪谋生,挨打挨骂挨饿。
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掏粪、背粪。
1959年10月,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领导接见。
1964年,他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与刘少奇握过手,也成了“工贼”。
1971年,因病被遣送回山东农村老家。 1975年5月19日逝世,享年60岁。
、检查预习。
诚挚 黯然
人海茫茫 人事沧桑
zhì
àn
máng
cāng sāng
1.文章中的字词都认识了吗?
这是一篇怎样文体的文章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
一、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值得 报道的人物。
二、必须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刻画人物。
三、要用具体的、生动、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题目点明和交代了本文的写作 ,文章回顾了时传祥的解放后和文革前的 。
记叙“文革”对 ,通过调查表现现在社会对 反应。
对象
时传祥的摧残和打击
时传祥及其精神的
光辉事迹
旧社会
五六十年代
文革期间
时势造英雄;社会失良知
(成也刘少奇,败也刘少奇)
挨打、挨骂、挨饿(受歧视)
尊重、赞扬、推崇(成英雄)
工贼、挨批、遣送(被摧毁)
时传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敬 业
实 在
正 直
本 分
时传祥精神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课文通过哪些典型的事例表现时传祥的敬业、 实在,正直、本分?
(请同学们找出1-2个事例说明)
敬业、实在:
一是通过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砖、清厕的事例。
二是通过运粪改用汽车后,他带领工友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正直、本分:
一是通过时传祥家人的话。
二是通过“有身份人士”的话,以及时传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写的。
时传祥已去世二十多年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找时传祥”
“寻找”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 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地做人; 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 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岗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了。
这篇通讯以叙述的方式,介绍了劳动模范时传祥的感人事迹,表现了他敬业、实在、正直、本分的性格特点。号召人们学习时传祥勤奋劳动、正直为人的精神,学习时传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思维拓展
(1)时传祥的这些做人的品质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你们认为今天还要有哪些做人的品质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只要存在社会分工,行业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也仍然会有苦、累、脏的工作,因此,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
优秀品质:诚实、守信、谦虚、有礼貌、坚强、勇敢、坚持不懈、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爱国、爱人民……
(2)我们的身边有时传祥这样的人吗?
颁奖辞: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王顺友
颁奖词: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拓展二 说一说
请大家谈谈我们身边的“时传祥”
白芳礼如今93岁生病卧床
曾靠蹬三轮车支教15年捐38万元。
无论酷暑严寒为了支教,白芳礼
和他的三轮车始终行进在路上
新时代教师楷模:(敬业奉献)
阮文发单腿跃人生
土族山乡孺子牛刘让贤
老师寄语
感谢时传祥精神,让我们找回做人的良知; 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奉献;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期待、温馨与关爱!伸出我们的一双手,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献出我们的一份爱,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