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9世纪中期的俄国:
1、19世纪上半期,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建立了一些资本主义工场,50年代末俄国工场已有2800多家。
全国90%以上的人口是农奴,这些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
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更多劳动力。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没有能力购买商品。
不能提供广阔的市场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中期的俄国:
2、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沙俄从荣耀的顶端跌落到了耻辱的谷底,在这场战争中,沙俄的落后和腐败暴露无遗,从枪到船到路都和英法差了一大截。
既然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当俄国与英法等国较量的时候,谁会赢呢?
地主在毒打农奴
战争导致农奴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反抗运动风起云涌,1858-1860年爆发的暴动和起义总计近290次。
生活条件恶劣的农奴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一方面是对外战争的惨败
另一方面是国内风起云涌的农奴暴动与起义
面对这样的困境,当时的沙皇做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呢?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史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简称1861年改革
(二)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的法令,主要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农奴们真的自由解放了吗?
改革后,在全国地主把农民原先使用土地的1/5割去,全俄每个农民平均分得3.4俄亩的土地。由于土地减少,农民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这样重新受地主的盘剥,这些剥削方式是农奴制的残余。
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奴的生活依然艰苦
对于农奴制改革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改革失败,对农奴来说没有多少好处;有的认为改革很成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但不够全面。
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是否促进了社会发展,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 的 改革;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性质:
积极
作用:
消极
作用:
自上而下
资产阶级性质
为什么这次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全集》
日本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的日本:
你能根据书本上的内容简要的介绍一下19世纪中期的日本的情况吗?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说明: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 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2、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明治天皇执政。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
天皇
将军
大名
中下级武士
士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农
工
商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
工:
商:
无权
掌握实权,采取闭关锁国和镇压人民的政策,维护封建统治
士
效忠将军,无政治权力,有的投资工商业
受封建剥削的主要对象
地位低
地位低,但经济实力强,成为资本家
统治阶级基础,但贫穷,恨主如仇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民、手工业者
傀儡
把持政权
分化
商人、高利贷者
手工工场主、新兴地主
雇佣劳动者
新兴地主
对将军不满,同商
人、新兴地主接近
倒
幕
派
矛盾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名睦仁, 1867 年继承王位 1868 年以《易经》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元年。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项 目 内 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生活
方面
军事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性质:资产阶级的自上而下改革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全国设3府72县,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打破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强国力,废除不平等条约
便于社会革新,培养人才
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作 用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1873 5%
德 1861-1873 3.8%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
经济迅速发展
图为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
——向欧美学习.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
身穿西装的东京学生举办西洋音乐会
1898 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 97% ,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要之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无国民安得有人材?无国民且不成社会。”。
—钱单士厘:《癸卯游行记.归潜记》
材料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积极作用:
如何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消极作用: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本课小结:日、俄的改革之比较
日本 俄国
背景
目的
内容
时间
性质
作用
闭关锁国,国内矛盾重重民族危机严重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起义不断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
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统治
略
略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1868(自由资本主义)
1861(自由资本主义)
找找看: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性质:
方式:
作用:
局限性: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的明治维新让你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件事情?
明治维新前的中国和日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什么两国的维新运动会有不同的结果?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沙俄这些国家主要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时的中国又什么样的变化呢?
练习:
1、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
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
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2、日本人从何时由穿和服改穿洋服 ( )
A大化改新后 B江户幕府时期
C明治维新后 D一战后
3、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日本在对外关系上类似于
同一时期的 ( )
A中国清朝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C
C
A
我会选:
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 ) A、沙皇不喜欢农奴的存在
B、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农奴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D、地主阶级的反对
2、1861年改革中,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 ( ) A、沙皇赏赐的
B、地主分给的
C、政府低价卖的
D、农奴出高价赎买的
B
D
3、19世纪初掌握日本实权的是( ) A、天皇
B、幕府将军
C、大名
D、武士
4、明治维新前的统治阶级包括( ) ①天皇 ②将军 ③大名 ④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B
D
纵观学习过的人类改革历史:
封建社会:中国商秧变法
中古欧洲查理马特改革… …
近代社会: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
现代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 …
你能感受到这些成功的改革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经验吗?对个人成长有哪些指导呢?
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谈一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