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周口市·八年级期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都反对清朝统治
B.都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C.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D.都要求实行民主,反对专制
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给下列一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3.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多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4.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科学与民主是检验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言一行的惟一准绳,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重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文不值也”。该文章的发表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5.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学
6.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运动时期
7.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陈独秀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这有利于北京大学
培养更多的科举考试人才
B.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C.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学府
D.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培养人才
8.(2021·安徽淮南市·八年级期末)胡适在《文学改良当议》中提到“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由此可见,他主张
A.平等自由
B.文学革命
C.尊孔复古
D.君主立宪
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科学与民主是检验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言一行的惟一准绳,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重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文不值也”。该文章的发表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10.(2021·河南南阳市·八年级期中)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文化启蒙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12.(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这里“新的启蒙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2021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以下列人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主张改造国民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他们高举的口号是
A.救亡图存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与科学
14.(2021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图是胡适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四年秋季第三号的封面。该期发行于
A.1911年
B.1915年
C.1924年
D.1931年
15.(2020年湖南湘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材料题
16.(2021·云南临沧市·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要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于是,19世纪70年代他们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从18%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的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了自强运动的强化…尽管维新变法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分别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维新变法运动的?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作者所认定的“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指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什么运动?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认识。
17.(2021年浙江丽水中考真题)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先声)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
(1)材料说明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时代先锋)
纵观陈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在站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
(2)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时代巨变)
中共百年重要会议(部分)
(3)依据年代尺上四次会议的内容和作用,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周口市·八年级期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都反对清朝统治
B.都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C.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D.都要求实行民主,反对专制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不是共同点,排除。故选C。
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给下列一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答案】B
【解析】题干中4幅图片分别是江南制造总局、康有为、孙中山和《青年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组图片分别对应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因此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不断深入的探索历程,B正确;题干中4副图片都不是直接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A排除;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与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有关,题干没有体现,C排除;中华民族崛起之路应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D排除。故选B。
3.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多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新青年》为主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BC和“科学”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4.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科学与民主是检验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言一行的惟一准绳,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重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文不值也”。该文章的发表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故A符合题意;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5.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胡适陈独秀”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民主和科学。随着近代化探索的深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启蒙,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达到救治中国的目标。于是,1915年陈独秀、胡适等受过西方教育洗礼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了“提倡民主、反对科学;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6.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考查点:新文化运动。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心里眷恋帝制”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帝制已经被推翻了。“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说明思想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在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D正确;ABC时期帝制尚未被推翻,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7.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陈独秀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这有利于北京大学
培养更多的科举考试人才
B.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C.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学府
D.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培养人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采取“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方针,鼓励新思想占领旧思想的阵地,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A项错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京师大学堂,C项错误。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培养人才,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8.(2021·安徽淮南市·八年级期末)胡适在《文学改良当议》中提到“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由此可见,他主张
A.平等自由
B.文学革命
C.尊孔复古
D.君主立宪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可知,胡适主张文学革命,故B正确;平等自由是政治角度,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A项;尊孔复古是袁世凯的主张,故排除C项;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故排除D项。故选B。
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科学与民主是检验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言一行的惟一准绳,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重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文不值也”。该文章的发表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故A符合题意;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21·河南南阳市·八年级期中)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详解】考查点:新文化运动。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心里眷恋帝制”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帝制已经被推翻了。“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说明思想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在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D正确;ABC时期帝制尚未被推翻,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1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文化启蒙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等,向尊孔复古的封建礼教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C正确;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A排除;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排除;三民主义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D排除;故选C。
12.(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这里“新的启蒙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可知该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结合所学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故选C;戊戌变法在1898年,排除A;辛亥革命领导者没有陈独秀,排除B;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
13.(2021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以下列人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主张改造国民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他们高举的口号是
A.救亡图存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与科学
【答案】D
【详解】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故选D;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共同目标,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排除AB;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在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排除C。
14.(2021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图是胡适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四年秋季第三号的封面。该期发行于
A.1911年
B.1915年
C.1924年
D.1931年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中“民国四年”这一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纪年换算成为公元纪年,需要加1911,所以民国四年等于公元1915年,故选B;其他三个选项中的时间均换算错误,故排除ACD。
15.(2020年湖南湘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答案】A
【解析】考查点: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解题思路:由“《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可知,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中指出“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深刻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因此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选项A符合题意;陈独秀倡导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B排除;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提倡文学革命,C排除;鲁迅的文学作品,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D排除。故选A。
材料题
16.(2021·云南临沧市·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要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于是,19世纪70年代他们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从18%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的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了自强运动的强化…尽管维新变法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分别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维新变法运动的?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作者所认定的“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指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什么运动?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认识。
【答案】(1)洋务运动;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思想启蒙的作用。
(3)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4)由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他们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2)据材料二“……尽管维新变法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可知,材料二评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据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结合所学可知,“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作者所认定的“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指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批判封建道德礼教,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开放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材料二反映的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据此可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是由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17.(2021年浙江丽水中考真题)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先声)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
(1)材料说明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时代先锋)
纵观陈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在站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
(2)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时代巨变)
中共百年重要会议(部分)
(3)依据年代尺上四次会议的内容和作用,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答案】(1)由民主科学转向马克思主义。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号召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等。
(3)示例:观点: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
阐释: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确定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对建立新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综上所述,无论是七届二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亦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
【详解】
(1)据材料“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十月革命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
(2)据材料“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结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加以说明;据材料“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结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史实加以说明。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回答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如选取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可知,两次会议都作出了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的决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提供了保证,据此可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对建立新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最后总结,正确的抉择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