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平面镜成像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玻璃板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2.平静的湖水中有一座桥孔为半圆形的拱桥,而看到的“桥孔”是圆形的,
如图所示。当水面上升后,则看到的“桥孔”形状可能是( )
A.
B.
C.
D.
3.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像上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D.仍成像,像还在原来位置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m
B.1.2m
C.0.6m
D.2.6m
5.物理老师站在一块固定在墙上,但已经破裂成三块的镜子前面用手机给自己拍了一张自拍照,如图所示。若破裂后三块镜子都在同一平面且相互之间有小缝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块镜子只能各成一部分像
B.每块镜子都能够成完整的像
C.图片左边的手是老师的右手
D.改变观察角度,可以同时看到镜中成三个完整的像
6.为了避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如图乙所示是HUD工作原理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现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观看的时候,能够将车外的景象与竖直呈现的行车数据融合在一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B.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司机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数字“6”,在显示器屏幕上应该是“9”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7.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垂直放置,小华同学在实验时观察到镜中的小球沿水平向左运动,则小华实验过程中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8.在2021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朱鹮》飘逸灵动,静谧梦幻,演员们对朱鹮的演绎惟妙惟肖,宛如一幅流动的画,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演员们动作整齐向前走时,彼此是运动的
B.演员在每块地屏上所成的像都是不完整的
C.舞台上的地屏光滑平整,相当于一个个平面镜
D.我们能从地屏上看到演员们的像,说明光照到地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9.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4时35分
B.5时38分
C.7时25分
D.7时35分
10.如图,小明同学把工作卡倾斜贴着镜子,面向镜子的为卡片的A面,背向镜子的为卡片的B面。保持角度不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里看到是A面的虚像
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C.只有A面可以通过镜面成像,B面不能通过镜面成像
D.卡片远离镜子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11.县城的河岸改造,花溪河岸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
12.小华站在竖直镜前1m处观察自己的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若向后退了1m,此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镜子上移,像的位置____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13.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____(凸/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____像(填“实”或“虚”)。
14.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蜡烛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其目的是找到______所在的“位置”.图乙是实验记录的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平面镜“位置关系”,可以证明线段与直线是______关系.
15.检测视力的时候,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现把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镜子里视力表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为满足检测要求,被测者应距离平面镜_____m。
16.一平面镜直立挂在墙面上,某人身高1.60米,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看到镜中的像以______米/秒的速度向他本人靠近。若某一时刻他距镜面5米,则经过2秒钟以后,他距他的像______米。
17.小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______(选填“左”或“右”)图,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她以1.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_m/s,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小芳身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处,她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_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m。若芳芳以的速度远离镜面,后,像离芳芳的距离是___________m,她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______。
20.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1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2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
(1)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______)
(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车________(选择“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
三、解答题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
B'。
22.如图所示
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平面镜及其位置
23.早晨,旭日东升,阳光照耀在平静的江面上,在江里出现一个清晰的太阳的像,形成江天一色的美妙景观(如图甲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画出摄影师看到太阳在江水中的像的光路图。
24.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
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
B,
竖立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
它跟前面蜡烛
A
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
A
的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
A
和
B
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
如图乙所示。
(1)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
(2)
实验过程中,
应选择___________的环境。(选填“较亮”、“较暗”)。
(3)图甲中,小红为了让旁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将玻璃板在原来位置沿其所在虚线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
动”或“不变”)。
(4)小红将三次实验的位置标记好后,撤掉玻璃板,接下来她的操作是:___________
。
答案
1.B
2.A
3.D
4.C
5.B
6.C
7.D
8.C
9.C
10.C
11.直线传播
反射
12.1
不变
不动
13.凹
虚
14.(虚)像
垂直
15.虚
1.5
16.2
6
17.左
2
3
不变
18.1.64
3
8
不变
19.45°
20.
不变
变大
向后运动
21.
22.
23.
2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较暗
不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