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堂检测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堂检测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6 14: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
A.μm
B.
C.
D.
2.某同学测出物体A的长度为1.25米,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3.以下单位中不是时间单位的是(  )
A.秒
B.分
C.天
D.光年
4.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成年男子的鞋子长度约为42
B.携带新冠肺炎的飞沫直径约为7μm
C.小李身高1.72
D.物理课本宽度182
5.两人同时去测某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7.30dm和0.728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B.后面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C.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D.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不同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3.9mm、24.0mm、24.0mm,若以cm
为单位记录最终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9cm
B.2.397cm
C.2.40cm
D.2.4cm
7.以下几个长度测量中对测量工具选择不妥的是(  )
A.测人身高可选分度值为1cm、长度为3m的皮卷尺与教学用三角板配合测量
B.测量运动员跳远成绩可选择分度值为1cm、长度为30m的皮卷尺
C.测量窗子玻璃长度可选分度值为1mm、长度为2m的钢卷尺
D.用车床加工精密零件时,可选择分度值为1cm、长度为10m的皮卷尺测量
8.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B.C.
D.
9.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5.7m=5.7×100cm=5.7×102cm
B.5.7m=5.7m×100cm=5.7×102cm
C.5.7m=5.7m×100=5.7×10?cm
D.5.7m=5.7×100=5.7×10?cm
10.如图所示的两把刻度尺具有相同的(  )
A.长度
B.误差
C.分度值
D.测量范围
二、填空题
1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______、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12.在实验室中,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______(填写一种即可)。
13.上八年级的王靖同学今年14岁了,身高约175______;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他平时戴口罩的长度约175______。(均填合适的单位)
14.如图是一只秒表,此时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__
s。
15.站台上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当甲车开动时,坐在乙车内的小聪以______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向西运动;爱学习的小聪坐在行驶的车内看到如图所示的一道物理题,请你帮他回答: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
16.如图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测量工具。图中测定橡皮的长度,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__________,橡皮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17.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估算“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如图所示为“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长为______cm,此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______(只填序号)。
A.1.6m
B.1.75m
C.1.85m
D.1.95m
1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一木块的宽,请指出它在测量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19.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航天主题纪念币,面值为10元,材质为双色铜合金,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
mm,测得纪念币的直径为______
cm。
20.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用刻度尺测得这20圈的总宽度为______,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
三、解答题
21.(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c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丙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2.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1)你同意_______同学的观点;
(2)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在实验中所测量的数据,现请你填写测量结果:图中这段铅笔的长度应是________。
答案
1.C
2.B
3.D
4.B
5.A
6.C
7.D
8.D
9.A
10.C
11.量程
1.70
12.停表
13.cm
mm
14.337.5
15.甲

2.80
16.B
2.50
17.25.10
B
18.刻度尺没有放正,这样测量不准确
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
19.1
2.50
20.5.00cm
0.25cm
21.1mm
3.15
1.85
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
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22.小丽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使用更精密的仪器
5.3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