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平面镜成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当某人远离平面镜时,则( )
A.他的变小,与人的距离变小
B.他的变小,与人的距离变大
C.他的大小不变,与人的距离变小
D.他的大小不变,与人的距离变大
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3.在一个竖立的平面镜前3m
处站着一个1.7m
高的人,镜子的上下长度是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与的距离是
3m
B.人在镜中的高度为
1m
C.人与的距离是
6m
D.人在镜中的高度为
3.4m
4.如图
所示,小明透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下列有关平面镜成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烛焰的光反射到眼睛发生的是漫反射
B.若平面镜向右平移,则看到的向左平移
C.若蜡烛往下移动,蜡烛的
S'
也向下移动
D.人的眼睛看到的是蜡烛的
S'
所发出的光
5.如图所示为潜水艇的潜望镜结构图。现有一军舰位于S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的位置( )
A.在图中的A处
B.在图中的B处
C.在图中的C处
D.在图中的D处
6.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小球沿桌面水平向平面镜方向运动,下列关于小球在平面镜里所成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实
B.越来越大
C.竖直向下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7.如图所示,小区电梯门内侧的不锈钢墙面可以成。当居民乘坐电梯时,电梯门关闭,电梯到所在楼层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关于居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两侧安全门成的越来越小,直至不成
B.在两侧安全门中都成完整的,两个的位置与原来的位置重合
C.在两侧安全门中各成半个,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
D.在两侧安全门中都成完整的,两个的位置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8.如图所示,M、N两个相互垂直平面镜,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成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法确定
9.如图是鞋店地板上放置的一块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将变小
C.人面镜像将变大
D.镜中的是由于光的反射所形成的
1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将变小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二、填空题
11.平面镜成,与物的大小______,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12.身高170cm的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0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
13.如图所示,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与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的大小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是小猫照镜子的情景,当小猫走近镜子时,以小猫为参照物,它的是______(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它在镜中的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猫主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猫的脸,小猫也能通过镜子看到主人的脸,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15.身高1.6m的人站在高1m的平面镜前2m处,在镜中的高是
______
m。若她向平面镜靠近0.5m
,则她和的距离是
______
m
,的大小
______
(
选填“变大”不变”
“变小”)
16.如图是汽车的后视镜,它是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对光有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17.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彩灯______m;若1小时内湖水上涨了0.3m,则此时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倒影”是______(选填“虚”或“实”),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小红去商场买鞋,当她直立站在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40cm高的试鞋镜前面时,无法看到镜中的鞋的,如图所示,为此,小红向后退几步,则她_______(选填“可能”或“仍不能”)看到镜中的鞋的,为了方便顾客观察新鞋,商场应该将试鞋镜绕底边_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当镜面倾斜放置后。鞋的和鞋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19.如图所示,AB之间的距离为2m,在A点放一个小球,小球大小不计,此时小球在平面镜中的距平面镜______m,
当小球从A向B点移动了1m时,小球和它的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m,小球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20.如图所示,小芳站在竖立的穿衣镜前5m处,她的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m;小芳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3m后,她与镜中的距离为___________m,此过程移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的大小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三、解答题
21.根据平面镜成的特点,在丙图中画出平面镜中物体的。
22.如图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
23.小字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利用平面镜反光使室外太阳光照射到如图的花盆中花上的B处。请你在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2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的特点”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1)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线处画一条线段MN,将薄玻璃板垂直白纸立于MN处;
(2)在玻璃板前放上点燃的蜡烛A,并观察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
(3)用另一张白纸立于玻璃板后,在玻璃板后观察白纸,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白纸都无法在白纸上看到,说明:______;
(4)用一只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立于玻璃板后,并前、后、左、右移动,直到在玻璃板前任意位置看起来蜡烛B都与蜡烛A的重合为止。蜡烛B能与蜡烛A的重合说明:______;
(5)记下蜡烛A、B在白纸上的位置,标为A、B,取下蜡烛和玻璃板;
(6)连接A、B两点,用三角板测量发现线段AB垂直于MN,说明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7)用刻度尺测量A、B到MN的距离情况如图乙,分别为______cm和______cm;
(8)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结束。根据以上步骤回答:
①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②本实验应选择在光线较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进行,这样更容易观察到______(选填“A的”或“B蜡烛”);
③实验中确定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答案
1.D
2.A
3.C
4.C
5.D
6.C
7.B
8.B
9.D
10.D
11.相等
相等
12.等于
虚
13.变小
不变
14.运动的
不变
可逆的
15.1.6
3
不变
16.凸面镜
发散
17.6
2.7
虚
不变
18.仍不能
顺
垂直
19.1
1
不变
20.5
4
0.5
不变
21.
22.
23.
24.平面镜成虚
与物等大
3.60(3.61
3.62均可)
3.65(3.66
3.67均可)
只测一组数据可能有偶然性
暗
A的
等效替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