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6 20: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向AgNO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Fe。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一定不含AgNO3

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
2.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可能含有Ag+???????????????????????????????????????????B.?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Cu2+?????????????????????????????????????????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3.A、B、C三种金属有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
A+B(NO3)2=A(NO3)2+B;C+B(NO3)2=C(NO3)2+B
;A+H2SO4=ASO4+H2↑;C+H2SO4→不反应,试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B.?A>C>B??????????????????????????????C.?B>C>A??????????????????????????????D.?C>A>B
4.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对金属起到防止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措施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全部
5.下列物质可用相应的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AlCl3??????????????????????????????????B.?FeCl3??????????????????????????????????C.?CuCl2??????????????????????????????????D.?AgCl
6.下列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将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B.?在金属容器的表面涂上一层油漆
C.?不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经常用水清洗自行车链条上的脏物
7.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其中三个,就可以比较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A.?将铁片放人稀盐酸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C.?将铁片放人硝酸银溶液
D.?将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
8.有X、Y、Z三种金属,将X、Y和Z分别浸人盐酸中,只有Y表面逸出气泡;将Z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那么,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B.?X、Z、Y????????????????????????????C.?Y、Z、X????????????????????????????D.?Y、X、Z
9.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
A.?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若金属1是锌,金属2可能是银
C.?此反应可能是Cu+2AgCl=2Ag+CuCl2?????????????D.?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
10.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
)
A.?硫酸铜????????????????????????????????B.?氯化铁????????????????????????????????C.?硫酸锌????????????????????????????????D.?氯化汞
11.有A、B、C三种金属,将C和B浸入稀盐酸中,B溶解而C不溶解,将C浸入A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析出的A,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A>B>C???????????????????????????B.?B>A>C???????????????????????????C.?B>C>A???????????????????????????D.?C>B>A
12.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此类似,碳在高温下,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但与氧化铝不反应。
(1)判断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碳与氧化铜
B.锌与稀硫酸
C.碳与氧化钙
D.银与硫酸铜
1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金属镁是制作烟花的主要成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实验现象为________;
(2)向废液(溶质是AgNO3、Cu(NO3)2)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据此推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全世界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而且世界上每年因腐蚀报废的金属制品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为了延长金属资源的使用年限,怎样保护有限的金属资源?
四、实验探究题
16.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达到防锈的目的。小明想利用实验室的药品和器材来比较铝和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器材及药品】厚度相同的铝片和铬片(表面打磨过)、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剪刀、秒表、注射器若干、具支试管若干、橡胶塞若干、相同气球若干。
(
(
温馨提示:在金属活动性强弱差别不大时,产生气泡的快慢
难以区分)
)。
(1)实验中使用的铝片和铬片表面均用砂纸事先打磨过,其目的是________。
(2)小明利用相关实验器材搭建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步骤。
建议:①每组实验中取用稀盐酸
10ml;②每组实验取用金属片
2
片;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
根据向AgNO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铁再与硝酸银反应及亚铁离子溶液呈浅绿色分析。
【解答】
向AgNO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铁再与硝酸银反应,最终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说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固体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铁,一定不能有铝;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错误;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错误;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Fe,正确;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可能含AgNO3

一定不含Al(NO3)3

错误;
故选B。
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锌的活动性大于铜,能与铜盐反应,银的活动性小于铜,不能与铜盐反应分析。
【解答】A、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Cu(NO3)2溶液中,
锌能与硝酸铜反应,银不能反应,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锌将铜离子全部置换出来,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滤液中一定不含银离子,不符合题意;
B、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不符合题意;
C、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2+
,不符合题意;
D、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锌和银,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解答】根据
A+B(NO3)2=A(NO3)2+B
可知,活动性A>B;
根据
C+B(NO3)2=C(NO3)2+B
可知,活动性C>B;
根据
A+H2SO4=ASO4+H2↑
可知,活动性A>H;
根据
C+H2SO4→不反应
可知,活动性H>C;
那么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H>C>B。
故选B。
4.【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判断。
【解答】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隔绝空气和水分,可以防锈;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增加抗腐蚀性能,可以防锈;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隔绝水分,可以防锈;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可隔绝空气和水分,可以防锈;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分,可以防锈。
那么能对金属起到防止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是①②③④⑤。
故选D。
5.【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分析。
【解答】A、铝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铝,符合题意;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生成氯化铁,不符合题意;
C、铜与盐酸不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铜,不符合题意;
D、银与盐酸不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锈蚀是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以此条件确定防锈的方法是否正确分析。
【解答】A、
将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可防止铁与水接触,防止锈蚀
,不符合题意;
B、
在金属容器的表面涂上一层油漆
,可使金属与氧气和水隔离,防止锈蚀,不符合题意;
C、
铝锅表面有致密氧化铝膜,不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可保护里面的铝再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D、
经常用水清洗自行车链条上的脏物
会使金属与水、氧气充分接触,发生锈蚀,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能否与酸或盐溶液发生反应可证明金属活动性,由此判断各组实验中的结论,确定银、铜、银活动性顺序分析。
【解答】
将铁片放人稀盐酸发生反应,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氢,
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不能反应可证明铜的活动性小于氢,
将铁片放人硝酸银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银,
将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所以由ABD三组实验即可证明铁、铜、银的活动性,C可以不必进行;
故选C。
8.【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活动性大于氢,金属能与盐发生反应时,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分析。
【解答】
将X、Y和Z分别浸人盐酸中,只有Y表面逸出气泡,说明Y的活动性最强;将Z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
,说明Z的活动性大于X,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Y、Z、X

故选:C。
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解答】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锌的活动性大于银,能与银盐发生置换反应,若金属1是锌,金属2可能是银
,符合题意;
C、氯化银为沉淀,铜不与氯化银反应,不符合题意;
D、铁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镁反应,加硫酸镁溶液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分析,注意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亚铁盐。
【解答】A、铜与硫酸不能发生反应,硫酸铜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制得,不符合题意;
B、铁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但生成的是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不符合题意;
C、锌与硫酸能发生反应,硫酸锌能由金属与酸反应制得,符合题意;
D、汞与盐酸不能发生反应,氯化汞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制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能与酸反应则说明活动性大于氢,不能则说明活动性小于氢,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解答】
将C和B浸入稀盐酸中,B溶解而C不溶解,说明B的活动性大于C,将C浸入A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析出的A,说明C的活动性大于A,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B>C>A

故选C。
1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能否与酸或盐溶液反应,从而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
【解答】A、银和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只有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只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最强,不能证明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B、银和铜都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只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最强,不能证明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C、银和铜都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只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最强,不能证明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的活动性大于银,可证明三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
(1)Al>C>Fe
(2)A,B
【解析】【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1)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说明碳比铁活泼,但与氧化铝不反应,说明铝比碳活泼,因此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Al>C>Fe。
(2)A.铁比铜活泼,碳比铁活泼,因此碳的活泼性大于铜,那么在高温下,碳能置换出氧化铜中的铜,发生置换反应,故A正确;
B.锌的活泼性大于氢,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钙比铝活泼,铝比碳活泼,那么钙的活泼性大于碳,因此碳不能和氧化钙反应,故C错误;
D.银不如铜活泼,不能和硫酸铜反应,故D错误。
故选AB。
?
14.【答案】
(1)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Zn2+,Cu2+
【解析】【分析】(1)根据镁燃烧现象分析;
(2)根据锌的活动性大于银和铜,铜盐溶液呈蓝色分析。
【解答】(1)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向
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
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说明反应后硝酸铜有剩余,则锌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可能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所以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硫酸锌和硫酸铜,可能有硝酸银,阳离子一定存在
Zn2+,Cu2+

故答案为:(1)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
Zn2+,Cu2+

三、解答题
15.【答案】
防止金属锈蚀;废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解析】【解答】可从两方面保护金属资源:(1)节约利用,即防止金属锈蚀,废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2)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故答案为:防止金属锈蚀;废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金属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每年全球锈蚀的钢铁要占钢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保护金属资源应从两方面着眼:(1)节约利用,(2)寻找代用品.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去除金属片表面的氧化膜,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2)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用剪刀剪取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片若干;
③各取2片铝片和锌片分别加入气密性良好的具支试管中;
④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10毫升10%的稀盐酸,同时迅速全部压入具支试管,并固定活塞;
⑤每隔相同时间(反应仍在进行),比较两组实验中的气球大小;
⑥重复上述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表面氧化膜对实验的干扰分析;
(2)根据比较金属活动性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快慢来完成分析。
【解答】(1)金属表面有氧化膜,干扰实验的进行,所以实验中使用的铝片和铬片表面均用砂纸事先打磨过,其目的是去除金属片表面的氧化膜,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2)要比较
铝和铬活动性强弱,由题意可知是利用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快慢完成,所以在进行实验前需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装药品时要先装固体再装液体,且注意药品的用量,保证对比实验的变量唯一性,然后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
去除金属片表面的氧化膜,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2)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用剪刀剪取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片若干;
③各取2片铝片和锌片分别加入气密性良好的具支试管中;
④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10毫升10%的稀盐酸,同时迅速全部压入具支试管,并固定活塞;
⑤每隔相同时间(反应仍在进行),比较两组实验中的气球大小;
⑥重复上述实验,得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