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材分析】
纵向:本课所指向的春秋战国上承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深受夏商周文化的影响;下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为其奠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基础。
横向:东西方并存着几个文明古国,这一历史阶段正是它们形成发展起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时期;而春秋战国则是华夏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时期。
定向: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变”,围绕着这个主题,本课教材分别从政治、民族关系、经济、思想等方面叙述了这一时期的发展表现。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原因、措施及影响,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时空观念:学生通过对春秋战国形势图的解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疆域的变化,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
史料实证:学生通过对春秋战国相关史料的阅读和理解,提取出有用的历史信息。
历史解释: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正确评价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
家国情怀:学生加强自身对于华夏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施教对象是高一学生,是他们高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二节课,基本学情如下:
知识水平:
学生在初中对这一部分知识已有初步了解,较为熟悉本课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但是,对于历史对象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思维能力:
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能够对历史概念做出简要阐述,对因果关系做出初步分析;但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更擅长和趋向对图像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对文字资料尤其是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无法提起兴趣,也较难建立起认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措施
难点:百家争鸣的意义
导入语:通过多媒体展示“周郑交质”的历史故事
郑武公、郑庄公原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但是日渐衰微的周王室为了防止郑庄公独揽朝政,选择分权给虢公。郑庄公不满,为了证明互信,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为诸侯国国君的郑国公交换了人质,但是这一手段并没有产生效果。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郑国对此表示怨恨,两次派人收割了东周王畿内的作物,双方关系急剧恶化。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
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左传·桓公五年》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郑伯为何敢于武力抗衡周王?这说明什么?
(2)郑伯为何拒绝乘胜追击周王?这说明什么?
一、观象:社会之变
1.政治之变:王室衰微,列国纷争——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1))春秋时期(因孔子所编《春秋》得名):BC770—BC476年
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前722-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叫春秋时期。
A.春秋五霸: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霸,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
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这些霸主得以整合联盟内诸国的力量,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讨伐反对力量。
出示教材插图:从中能够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主要都是边疆地区的国家,因为边境地区的生存竞争压力更大,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也最高,实力反而强大起来;
讲述:不仅仅春秋是这样,战国也一样。战国七雄也主要是边地的秦、齐、楚更强一些。
思考: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条件有哪些?
条件:靠海,生产渔盐;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扩充疆界。方式: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
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B.时代特点:争霸各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
列国争霸,大抵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本质上讲,是诸侯争当周王的代替者,争当中心或中央。而霸主制度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免了无中心(中央)后的大混乱。争霸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形态由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功能、结构,转变为完整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血缘组织的残余,转变为领土国家。
【思维拓展】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如何评价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为主:有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促进了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华夏认同的观念)
据《春秋》所记,自鲁隐公到哀公的240多年,列国间爆发的大小战争约有480余次,朝聘会盟也有四百几十次。孟子云:“春秋无义战”,论其实质,都是大国霸主对弱小国家的侵占、掠夺和兼并。经过齐、晋、楚、秦等大国轮番的争霸战争之后,处于大国周围的许多小国相继被灭:齐国兼灭了30余国,成为东方的大国;晋国兼灭了20余国,成为中原的大国;楚国兼灭的国家最多,达到40余个,成为南方的大国;秦向西兼灭10余国,成为西方的大国。其他鲁、宋、吴、越等,也各灭数国。春秋初的140余个诸侯国,到春秋末,仅留下齐、楚、晋、秦、越、燕等数个强国,以及宋、鲁、郑、卫、蔡等小国。大国的称霸和兼并,拓展了中国的疆域,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战国时期:自汉刘向编《战国策》后,才作为时代名称BC475—BC221年
西汉成帝时,刘向进行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取名《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A.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B.时代特点:兼并,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
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军队数量扩张,军事行动范围扩大,由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春秋时代战争“文质彬彬”的色彩荡然无存。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
总结:从政治形势上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变化有两方面:一是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二是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人国吞并。
过渡:有的同学可能马上想到的就是“乱”,的确,春秋战国时期,是众所周知的乱世。但仅仅用“乱”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时期,不仅有政治上的动荡带来的乱世,更有经济上的发展、民族间的融合和思想文化的繁荣。
2.民族之变:华夏认同,同源共祖—从攘夷到融夷
引导学生从教材地图插图的对比中的差异分析民族关系的变化:
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比春秋时期要少;春秋时期的晋国、吴国、宋国、卫国、鲁国、巴国消失了,战国时期多了赵、魏、韩三个国家。
战国时期修建了长城:有些少数民族都在长城以外。从春秋到战国,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民族消失了。
秦国都城从雍变为咸阳(从西往东),越国战国都城在吴(从南往北)。
华夏认同包含了血缘认同,也就是同为炎黄子孙,还有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
华夏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政治共同体。至迟从西周开始,华夏已形成拥有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
华和夏最初是分开的且原意不同,二者含义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至西周春秋时期,二者含义趋同。春秋时期,华、夏连称,出现了“华夏”一词。华夏含义因特定原因而发生变化。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
华夏早期民族观念中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具有一致性。血缘是夷狄认同华夏的重要依据之一;较之于血缘,文化的意义更为重要。而在文化和血缘背后,政治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它能够影响夷狄对血缘和文化的认识,进而影响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
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
华夏意识的拓展与延续
春秋(前770~前476)时,夷夏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宗族氏族,非民族)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战国时,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是当时强大的华夏诸侯国。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当时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分布区域北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等广大地区。这一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你认为“华夏”
的民族含义是什么?
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既有国家认同的背景,也有同一地域(“中”
原)、同一心理(“大”
邦)、同一文化(“雅”
)交融之民族共同体认同之意。
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有何作用?促进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发展;
促进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
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
融入方式:1.内迁融入华夏(接受农耕、礼仪);2.被兼并融入华夏(秦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3.主动认同华夏(如楚国、吴、越);4.统治者改革推动
华夏文明先进性:生产力(农耕文明);文化优越(礼乐);制度优势(分封、宗法制)
二、辩因:为何会变—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之变:从井田到小农
①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使农业生产由集体共同经营发展为个别零细经营,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是中国农业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它的直接后果是土地的私有化,以及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合作探究】春秋时期首先变革田制的原因?
周制,
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兵。然而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那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各国统治者为争霸权、求生存、略财富而纷纷扩军。……野中15—65岁之人都是要服役的。
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任,
那么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人治理了。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制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应付战争的需要,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
②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冶铁业成主要的生产部门。
③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晚周时期工商业无疑有了相当的发展,虽然象其他许多情况那样,无法精确地估量所发生的情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不同的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有固定价值的金属货币,在公元前5和4世纪更是如此。(据说秦的通货最早在公元前336年发行。)这类钱币显然便于商业交易,虽然某些象谷物和布那样的商品,特别在大宗交易中继续用作交换媒介。
2.变法运动: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第一阶段:春秋时期,以变革田制为主,触及到经济基础——井田制
前680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就是土地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田地数量或亩产多少,分等纳税;
前645年,晋国“作爰田”:即改变原先井田的疆界,增加农田面积,承认农夫在井田以外开垦的荒地为合法之田。
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春秋战国之际,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根据土地面积和质量征收赋税的制度,井田制度仅在局部地区残存。
第二阶段:战国时期,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变革上层上层建筑
战国变法运动是各国在兼并战争压力下,实现大一统的必然要求。……各国变法,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为增强国家集权能力、提高国家的资源汲取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加强君主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改革的主题和高潮,它以打击旧贵族抵制分裂叛逆势力为核心。……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变法改革最核心的差异在于是否以君主集权为旨归。
3.商鞅变法:
一场运动的成功与否,是与主持者个人的智慧与品质是离不开的,而与此同时,也受制于特定环境之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那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春秋转国,看看商鞅到底处在怎样的政治环境下实现变法的?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
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
居五年,秦人富强
。
——《史记.商君列传》
秦地处偏僻,与西戎长期交往,沾上了不少西戎风气,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袭着游牧时代一个帐篷为一家的风俗……是以诸国皆以“戎狄”相称。为了改变此局面,商鞅强制推行小家庭制,“二男以上不分异,倍其赋”。
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时期:政治上得到了国家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经济上成为了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扶持的小圈子,生产积极性高涨,朝夕艰苦劳作,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
②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行政管理上推广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制定秦律、实行什伍户籍制度和连坐法
。
郡在春秋时已产生,但是规模要小于县,到战国后,郡县对比才发生明显变化,超过了郡,县逐渐变成郡的下属。
通过推行县制,秦国建立起垂直的官吏行政系统,把原有通过分封获得的贵族封地变成了由国君直接管辖下的县,显然,这样做,会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
县制使分封制下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有利于秦国将全部力量汇聚在一起,从而使从前弱小落后的秦国在战国争雄中脱颖而出。这种政治制度即使在当时整个世界而言,也堪称一项创举。
③提高作战能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二十级爵,即以代古者贵族五等封爵之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商鞅推行“军功爵”制度,只要在战场上杀敌有功,就可以论功行赏,获得相应的财产及爵位。不难想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商鞅变法通过“军功爵”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励平民建立军功,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军功爵制度对旧贵族的特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现在,无论你的身份如何尊贵,只有通过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才有可能获取官位,从而剥夺和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
④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商鞅变法特点:
从内容看:以农战和法治为核心内容
从程度看:变法措施最全面,变革最彻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瓦解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确立了封建制度和生产关系。涉及范围广;改革力度大;加强了权力的集中,举国体制更能适应战争状态;
从作用看: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统一),对后世也产生深远影响。
【课堂探究】阅读教材第11页,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商鞅变法有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
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三、思策:如何应变?——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三教九流的来源。
“百家”是泛指,虚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
1.形成原因:
①经济:铁、牛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分封、宗法礼乐制崩溃;政治分裂,战争不断,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权威,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文化: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④阶级:“士”阶层与新型地主阶级活跃。
“士”是最低级的贵族,有自己的食田,但主要靠自己的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用易中天的话来说,“一般地说,士都能接受比较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教育条件不一定最好,学习积极性却可能最高。因为他们有身份无地位,有义务无职务,有事业无产业。唯一的出路,是为更高级的贵族服务,换取俸禄或食田”。在诸侯争霸的背景下,诸侯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往往选贤任能,“士”就受到诸侯们的欢迎和重用。而那些地位更高的贵族由于养尊处优,往往不学无术,反而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过渡:上一子目了解了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下面让我们走进“九流十家”,领略圣贤风采。
2.主要流派及其代表:
①儒家:创始、奠基→继承、发展→丰富、完备
“儒”的含义,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注: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以儒”。孔子起初就是主持丧葬礼仪的儒士,但是孔子有敢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
A.孔子:创始、奠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BC551——BC479)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伦理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有等级差别的爱);内在的修养,是自律。
从仁字的结构不难看出,二人,说明只要有两人就会有人际关系。它要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秩序。这里的爱人是有等差的,也就是以自我为圆心,因为血缘亲疏,等级高低的不同,而爱的程度由深到浅。
根据“仁”的字形含义,分析“仁”的含义是什么?所有人都应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其实孔子的“仁者爱人”还包含着二个递进的层次。
“仁”的两个层次:
“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仁”的第一个层次以家庭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第二层以社会为关节点,维系人际关系的爱;
总之,这里的仁显然指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孔子意识到仅仅强制维护礼节、仪式一类的行为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没有来自内心的道德追求和自我约束,那么礼和乐就只不过是徒具形式,也就只能礼崩乐坏了。
礼:周礼(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外在的约束,是他律;仁强调道德自修——内在修养、礼强调社会治理——实际功用
政治思想:克已复礼、为政以德。为政之德重在“礼”,强调的是社会秩序和为政的规范性;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克己复礼要恢复西周时的礼,带有一定的保守性。
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孔子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分剥削榨,而主张惠民、富民。他还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但同时他也承认,社会政治制度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损益行局部的修正或改良。
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主张因材施教
开创私学倡导仁、义、礼、智、信、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教育贡献:整理六经
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一生坎坷,其生“不知其父”,其“少也贱”,壮年为鲁司寇而被黜,周游列国曾畏于匡,厄于宋,绝粮于陈蔡,被隐者讥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鄙人”,诚然,孔子是人,
但他好学敏求、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教导学生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但他明知其不要为而为之,14的周游列国,急急惶惶如丧家之犬。由于仕途失意,55岁的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这时的孔子像一只丧家犬。可他坚持了十四年,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那份坚持和执着生的感动。
孔子一生未能飞黄腾达,但是他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伟大人格却得到广泛的认同。他所创立的儒学包含着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孔子真正伟大之处。
生前的孔子却十分落魄,死后的孔子倍享殊荣。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在古代“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而今孔子学院也在海外纷纷落户,成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代言人。
思维拓展: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
学生可能肯定它也可能否定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必要的引导,指出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有保守之处;
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非常重视每个人的责任,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这样,天下便会仁爱和睦。孔子关于个人责任的主张,后人把它阐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么完整而远大的人生理想,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孟子:继承、发展——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亚圣)——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整理成《孟子》,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
政治思想:
“仁政”(核心)
延续了孔子的道统,认为尧舜禹三代是最理想的社会,大力倡导当时的诸侯王们效法先王,主张施行“仁政”(思想核心)。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价值观:性善论,
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
道德伦理: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时期,无论是国际兼并战争还是国内争权夺利,都不再也不需要从礼那里寻求支持,规范性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正当性的根据。国富兵强的实力、武力征服的实效才是普遍的信仰。孟子面临的治道问题主要是一统天下的大势与统一天下的方式之间的矛盾,为政的公正性,即方式的公正性决定着统一天下目标的实现。因此以民利为标准的义成为社会秩序和为政行为正当性的根据。
C.荀子:丰富、完备——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先秦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到了战国末期,儒家又出现了另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就是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政治思想:
君舟民水(民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伦理思想:性恶论,礼法并用、王霸并重(法表礼里)
唯物论:剔除天命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发展有客观规律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评价: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并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还解释了仁政的合理性——那就是人性本善。在孟子看来,人类像是迷途的羔羊,只要帮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就可以了。孟子将自己的方案称之为王道。
而荀子则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荀子认为人性是本恶的,所以需要用礼法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但既然人性是本恶的,你又如何指望人们会遵守礼法呢?荀子开出的药方就是不仅要通过道德教育去养成,还要通过严刑厚赏来迫诱。这样,荀子的礼与法家的法就有了一个根本的相同点,那就是人们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是如此的接受,他的学生中出了一个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和一个辅佐秦始皇实行法家政策的李斯,就容易理解了。也因此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这样,由春秋到战国,由孔孟到荀子,儒家思想逐步经历了产生、发展到丰富完善的过程,逐渐积淀成为影响我国长远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道家:老庄之学——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精神自由
A.老子: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是老聃,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与后世庄子并称老庄。
儒家强调道德的教化,主张有为,而道家学派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主张是无为。
老子是这样解释社会失序人心混乱的,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既然如此,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就是顺应自然,统治者只需摆个样子,一切由人民自便,不加干涉,就如同大自然对于万物一样即可天下太平。老子将这一方案称之为“无为而治”。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那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朴素的唯物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指出“道法自然”。
《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有一种浑然而成的东西,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它寂寂无声而又广阔无形,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究竟叫它什么名字才好,只好叫它为“道”,我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所以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人也是伟大的。天地间有这四大,而人是其中的一个。在这四大之中,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
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精华:朴素的辩证法
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B.庄子: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很多诸侯曾经派人以相的高位来邀请他,但都遭到了庄子的拒绝。对庄子来讲,精神的自由才是最可贵的东西。隐士的三重境界: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师生互动:同学们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谁能跟大家讲述一下?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是的,其实“庄周梦蝶”是庄子借由其故事所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其探讨的哲学课题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即“齐物论”观点(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③法家:韩非子集大成,同时也是当时韩国的贵族。
开山鼻祖:战国初期李悝《法经》,战国中期演化为法家三派:法(商鞅)、术(申不害)、势(慎到)
讲述法家时结合上节课“商鞅变法内容”与同学们一同梳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思想主张: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影响:
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过渡:在春秋战国哪个年代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阶层,他们衣食简单,生活俭朴,学习大禹刻苦朴素的精神。这个派别,同学们知道是哪一个吗?
④墨家:新兴小农和手工业者阶层代表
《墨子》一书是巨子墨子讲学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墨家的代表人物正是墨子。他不同于法家,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因而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葬”。
通过墨子与韩非子的对比,再一次暗示学生春秋战国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不同利益共同体所想不同。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思维拓展:如何理解兼爱?
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墨子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著名社会学家和民主人士费孝通曾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来总结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差序格局”一词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问题探究】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走向瓦解,大量的小生产者——平民阶层应运而生。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者中产生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共鸣:相同之处都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旨在扭转社会混乱的状况,为统治者设计治国平天下的方案。
3.历史意义:
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我们看儒家关心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仁爱、和谐、自强的文化理念;道家关注人生给我们留下了自由、真实的人生追求。法家关注国家给我们留下了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而墨家关怀社会给我们留下了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百家争鸣即互相吸收又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被称为轴心时代,而这些传统文化又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形成了今天我们非常熟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的文化兼容并包,多元一体。
课后小结:
在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怀着对社会的关爱,从不同角度作出了不同的思想解释,它们的思想此后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部分。诸子百家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提出的治国方案各异,但治理社会、安定人心的思想倾向和根本宗旨却是一致的。我们在日后的历史和当今的现实中会发现,每当人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就会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去寻求帮助。他们的思想,已经成为后人的精神家园。
以易中天的名言结束本课的学习: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
或者说,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了解这些,你们将受用终生。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教学反思】
在历史学习和认知过程中,让学生在历史解释的教学引导下,实现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理清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盘根错节的历史进程中,认识到历史的本质:上层建筑随生产力的发展因时而变。由此形成的能力无疑是稳定的、持久的、可迁移的,也是史学核心素养所定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鉴于此,本课以“乱——变——治”为主线,将整课内容进行梳理整合,逻辑清晰,线索明显;充分考虑学情,在初中所学知识上进行深化,深挖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变动的内在联系;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