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6 14: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自主学习
1、了解老子生活的年代、创立的学派及思想主张。
2、了解孔子生活的年代、创立的学派、主要思想主张和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3、了解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学派及其思想主张。
温故知新
回忆春秋时期的三大变化是什么?
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人物扫描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朴素辩证的思想
老子“满齿不存,舌头犹在”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道德经》书影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著作
生活年代:
春秋后期楚国人
顺应自然,朴素辩证思想。
创立学派:
道家
主要著作:
《道德经》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知识
归纳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出生
明志
教学
从政
周游
修订
逝世
前551
前479
(73岁)
15岁
37—50岁
51岁
55—68岁
68岁
悲苦的少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孔子的一生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孔子的思想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
研读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具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发自内心的仁德和友爱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孔子的思想

孔子说,“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论语》
材料
研读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什么?
就是用来规范、调节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各种关系的。
每个人的行为规范
原文大意:要以礼义作为人际关系的纲纪。用它来摆正君臣,笃厚父子,和睦兄弟,和谐夫妻。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孔子的思想
材料
研读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
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以德治国
原文大意: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治理国家,如果只是专注于政治措施的引导与司法刑罚的规范,那么人民表现的
将只是避免自己犯罪受罚,但却缺乏基于羞耻心的
反躬自省的能力。
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专注于道德教化的引导与教育礼仪的规范,那么人民表现的
将不只是
比较强的羞耻心,而且是反躬自省与改过自新的能力。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孔子的思想
反对苛政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1.孔子的思想
思考
探究
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说孔子的思想主张各诸侯国为什么不予采纳?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2.孔子的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
学生
孟懿子
南宫敬叔
端木赐
颜回
冉雍
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鲁国贵族
富商
“居陋巷”
“贱人之子”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2.孔子的教育成就
2、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为政》
请说出上述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2.孔子的教育成就
3、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诗经》
《尚书》
《春秋》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2.孔子的教育成就
4、他的言论被弟子编成了《论语》。
《论语》书影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3.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西汉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兼容"与"发展"特性,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3.影响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3.影响




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
韩国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
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3.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第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生活年代:
教育成就:
影响:
知识
归纳
春秋后期鲁国人
“仁”(核心思想)、“礼”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课本39-40页①②③
④他的言论被弟子编成了《论语》。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相关史事:“诸子”的“子”,是先秦时期的一带尊称。春秋前期,一般称卿、大夫为“子到春秋末期,由于学者著书立说和讲学之风兴起,人们便用“子”来尊称著名的者和老师。到战国时期,“子”便成为对般学者的尊称了。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讨论
探究
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
经济大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大动荡:各诸侯国林立纷争,诸侯争霸。
社会大变革:各诸侯国改革变法,旧有制度逐步消亡,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
文化大繁荣: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士。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学说
兼爱、非攻、节俭、贤人治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荀子
孟子
《荀子》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
研读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影响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百家
争鸣
在我们的校园里时不时会看到这样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随手乱扔食品包装袋、校园内骑车、追打、上课做小动作·····请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校风、班风建设提出你的看法。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感悟
探究
诸子百家中哪些思想主张对我们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自强
平等
真实
公正
正义
仁爱
博爱
自由
公平
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江西省·1)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代表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2020·广东省·2)“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A】
【C】
中考真题演练
3.(2020·辽宁营口·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4.(2020·湖南邵阳·2)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B】
【D】
中考真题演练
5.(2020·四川达州·14)习总书记提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加强反腐斗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哪些治国理念?
①仁政
②无为而治
③兼爱非攻
④法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2020·甘肃兰州·3)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D】
【A】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