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单元复习 习题课件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单元复习 习题课件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6 18: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一部分
章末复习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易错点1: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例1】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平衡量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B.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C.判断天平衡量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D.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
1.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时,在右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并调节游码到某一位置上。当天平出现下列哪些现象时可以进行读数

)
①指针摆动幅度越来越小;②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③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④指针静止在分度盘左端刻度线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学以致用
B
2.托盘天平是常用的质量测量仪器。
(1)使用前,要调节天平平衡,调节的方法是:
a.把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
b.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__________________处;
c.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判断横梁平衡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刻度线
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处
(2)使用已平衡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是:
a.把待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中;
b.估计待测物体质量的大小,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c.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码对应的示数
易错点2:
质量、密度的计算
【例2】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M6-1甲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____________g。
32
(2)没有量筒,用下列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2.4
g;
②如图M6-1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165.2
g;
④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____________kg/m3。
2.5×103
(3)在上述第③步骤中,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了较多的水,对小石块体积的测量值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易错点拨:用水和量筒测量液体或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时,要考虑筒壁会残留液体,对实验造成较大误差,故实验时应尽量避免先测量体积后测量质量。
无影响
3.一只空瓶的质量为250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50
g,而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660
g。求:
(1)空瓶装满水后,瓶子内所装水的质量。
(2)瓶子的容积。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学以致用
解:
(1)水的质量m水=m1-m0=750
g-250
g=500
g。
(2)由
得瓶子的容积

(3)液体的质量m液=m2-m0=660
g-250
g=410
g,
液体的体积V液=V0=500
cm3,
液体的密度
=0.82×103
kg/m3。
答:(1)空瓶装满水后,瓶子内所装水的质量为500
g。
(2)瓶子的容积为500
cm3。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2×103
kg/m3。
易错点3:密度的变与不变
【例3】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杯水倒掉一半,水的密度变为原先的一半
B.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不一定大
D.由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
4.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结成冰后使用(ρ冰=0.9×103
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氧气的质量不变
B.瓶内氧气密度变小了
C.水全部变成冰后,状态变了,总质量也变了
D.密封的水袋变成冰袋,体积变小了
学以致用
B
重点1:天平的使用
重点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前,只能调节平衡螺母;测量中,只能调节游码和加减砝码;调平时,根据指针位置采用“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方式。(2)放置物体与砝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3)加减砝码及游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
重点突破
1.在一次实验中需用天平称取10
g细沙,要求在天平盘内垫一张适当大小的白纸,以下几种称量方案中最佳的一种是

)
A.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白纸,在右盘中加10
g砝码;在纸上加细沙,小心地增减细沙使天平平衡
B.在左盘中放白纸,并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中加10
g砝码;在纸上加细沙,小心地增减细沙使天平平衡
C.
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白纸,并在纸上加细沙;在右盘中加10
g砝码,小心地增减细沙使天平平衡
D.
在右盘中放白纸,并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加10
g砝码;在纸上加细沙,小心地增减细沙使天平平衡
B
2.使用托盘天平时,以下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加减砝码时,可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
C.测量过程中如移动天平需重新调节平衡
D.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左侧对应的质量
A
3.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C
4.现有许多完全相同的零件,要用天平测出每个零件的质量,但手头只有一个100
g砝码。当左盘放400个零件,右盘放这个砝码,天平不能平衡。如果再在右盘上放15个零件,天平恰能平衡。这时可求得每个零件的质量约为

)
A.0.28
g
B.0.26
g
C.0.24
g
D.0.25
g
B
5.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_上,再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____处。然后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样就表示天平_______________了。
水平桌面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平衡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块橡皮泥的质量,操作步骤如下:
a.整理器材;
b.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c.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值,即为橡皮泥的质量;
e.将橡皮泥放在右盘内,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以上步骤中,一个步骤有遗漏,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改正:
(1)有遗漏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错误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______。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将橡皮泥放在左盘内
cbeda
b
e
重点2:
密度的测量
重点分析:(1)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后测体积,以免结果偏大。(2)测液体的密度时,应使用差减法得出液体的体积,以免因体积偏差带来影响。
7.如图M6-2所示,小军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甲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乙是天平调平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石块的质量是54.2
g
C.石块的体积是20
cm3
D.石块的密度是2.71
g/cm3
C
8.小亮为了测出一个玻璃容器的质量和某种液体的密度,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四次实验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在实验中小亮忘记记录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及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D
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5
12
V3
25
玻璃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g
29
34.6
37
m4
A.玻璃容器的质量为30
g
B.液体的密度为1.0×103
kg/m3
C.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20cm3
D.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45
g
9.小军在上山游玩时捡到了一块矿石,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完成了对矿石密度的测量。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M6-3甲所示,应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把矿石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__盘,然后向另一托盘加减砝码,当加减最小的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再移动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记下矿石的质量为m。


游码
(3)接下来,他按照如图M6-3乙所示的步骤进行了矿石体积的测量: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B.把小石块浸没在烧杯中的水中,水面上升,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C.取出小石块
D.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4)计算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用本题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0.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M6-4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___________g。
27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M6-4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__________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________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0
2.7
偏小
11.某学校实验小组想知道菜籽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籽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1)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
g,然后将适量菜籽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M6-5甲所示,则烧杯和菜籽油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
61.8
g
(2)将烧杯中的菜籽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M6-5乙所示,菜籽油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3)根据测量的数据,所测菜籽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4)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籽油漂浮在水面上,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籽油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1×103
烧杯中的菜籽油无法全部倒入量筒中,杯壁上会有残留,
使测量菜籽油的体积偏小,导致计算的密度偏大
重点3:密度的应用
重点分析:熟记水在0~4
℃时反常膨胀,高于4
℃才会热胀冷缩。
12.密度知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品包装选择密度较小的泡沫塑料
B.勘探队员通过采集样品的密度等信息确定矿藏种类及经济价值
C.用密度较小的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D.测量牛奶、酒精等物质的密度是检验其产品好坏的重要参数
C
13.农村中常用盐水选种子,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颜色
14.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传递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祥云”火炬的质量是985__________,火炬外壳采用__________较小的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显得轻盈高贵。
C
g
密度
15.气体受热会膨胀,家庭里安装空调,一般把空调的风口安装在房间里靠近天花板的位置,这是因为房间的空气遇到冷气后,密度变____________,从而向下运动,而房间内的其他空气由于温度较大,密度较____________而上升。(均填“大”或“小”)


1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冰的体积变大还是变小?
在物理小组进行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的体积当然是变小的.”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但事实上冰会浮在水面上,所以体积应变大。”
到底谁对谁错呢?小刚提出了通过实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小药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吗?”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法,他们立即动手实验。他们在小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
(1)从小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2)这个实验经历了:A.猜想与假说;B.设计实验;C.归纳结论;D.进行实验;E.提出问题。小明他们采取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请举出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ABDC
水结冰体积变大,能把盛满水的容器撑破。例:冬天室外水管中充满水,若结冰后,水管会被撑裂。
重点4:密度的计算
重点分析:求解混合物体的密度,关键是把混合物的质量及体积,分别等于所含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处理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密度公式。
17.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
g/cm3,水的密度为1
g/cm3,则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
A.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为5∶4
B.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4∶5
C.最多能装1
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
kg的水
D.最多能装1
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
kg的酒精
D
18.在实验室里用助沉法测量蜡块的密度,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0。只放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的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内水面所示体积为V2,蜡块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由得出
B.由得出
C.由得出
D.由得出
C
19.如图M6-6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
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D
20.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椰子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所示。杯子两次“装满”的目的是使被测量的椰子油和水的____________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椰子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体积
0.84×103
21.一个空烧杯的质量是200
g,装满水后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700
g。将烧杯里的水倒出,先在烧杯内装入一些金属颗粒,称出烧杯和金属的总质量为740
g,然后向烧杯中倒水,装满后,称出烧杯、水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
180
g,如图M6-7所示。求:
(1)烧杯内金属颗粒的质量。
(2)烧杯内金属颗粒的体积。
(3)烧杯内金属颗粒的密度。
解:(1)金属粒的质量m金=m总2-m瓶=740
g-200
g=540
g。
(2)空瓶所装水的质量m水=m总1-m瓶=700
g-200
g=500
g。
空瓶容积
=500
cm3。
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
水的质量m水′=m总3-m总2=1
180
g-740
g=440
g,
水的体积
=440
cm3,
金属粒的体积V金=V容-V水′=500
cm3-440
cm3=60
cm3。
(3)金属粒的密度
=9
g/cm3。
答:(1)烧杯内金属颗粒的质量为540
g。
(2)烧杯内金属颗粒的体积60
cm3。
(3)烧杯内金属颗粒的密度为9
g/cm3。